Tiktok哪裏威脅到了美國?以至于要被強搶?

時光回聲 2024-03-29 12:04:35

如果有人問起,是什麽在推動世界發展,你會想到的是肯定是科技,亦或者是不斷開化的思想,我告訴你另一個視角,是媒介。當去中心化的Tik tok(外國版抖音)把猶太財閥操控了數十年的大衆媒體整得摸不著頭腦的時候,美國政府最終還是對Tik tok下了死手。3月13日,美國國會衆議院通過了Tik tok的剝離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出售Tik Tok,否則將會在全美禁用Tik Tok。

爲什麽從特朗普時代到拜登時代,曆經兩任總統對這樣一個短視頻平台圍追堵截?答案是它撬動美式自由的根基,在這種所謂自由之中,凡是維護美國利益的,無論是否正派,都可以被視作是自由的,而一旦觸到但美國的逆鱗,任何自由在美國都將走不通。經曆這次事件,人們會發現,美國從來就不是什麽自由的燈塔,而披著資本主義社會領銜者外皮的強盜,就像西方過去幾百年那樣。

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特朗普政府不以爲意,認爲只不過是一場流感罷了,美國經曆過太多了,直到他們發現,某個社交媒體平台上充斥著新冠病毒所引起的大量人員傷亡視頻之後,他們坐不住了,因爲不論是YouTube還是ins,從來就沒有哪個媒體平台可以如此不受控制地大批量展示美國國內負面新聞,氣急敗壞的特朗普開始籌劃禁用Tik Tok,但是那一年他們沒有成功,僅僅是把Tik Tok上的美國用戶數據強制轉移到了甲骨文公司。

而如今,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指責拜登政府意圖封禁Tik Tok是“很危險的”,因爲涉及到“言論自由”。在時光看來,此舉不過是競選前的逢場作戲,目的就像開頭說的那樣,只要符合自己利益,這些美國政客就把言論自由變自己的武器,這樣那些失望的tiktok用戶便會對特朗普傾向于保持支持的態度,。而假設特朗普在24年大選中獲勝後,勢必會手起刀落推動落實tiktok法案,並把具有如此影響力的媒體平台轉移到願意支持共和黨的企業手中。而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最終他們都會對tiktok下手,原因很簡單,tiktok“違規了”。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發動的慘無人道的屠殺,這種行徑令世人都爲之震驚,並且對猶太人紛紛表示同情,而猶太人在納粹恐怖的宣傳機器中,意識到了大衆媒體的重要性,開始逐漸操控西方世界主流媒體,並且在隨後的幾十年內把猶太人宣傳成受害者、聰明人、優秀民族的形象。如果十年前,你去線下書店,你會發現書店裏面隨處可以找到《猶太人是這樣教育孩子的》《爲什麽猶太人是最聰明的民族》之類的書籍,此類書籍給猶太人塑造了一層苦難且輝煌的形象,正如被猶太財閥操控的西方主流媒體那樣,世界上所有人的對猶太人的形象都是正面的,盡管在一個世紀以前,世界上到處都充斥著反猶情緒。

在傳播學領域有一個經典的理論叫聚光燈理論,指的是大衆媒體能夠有意無意地聚焦某一事件,而在這一事件的周圍,或許都只是一片灰暗的領域。在猶太財團的操控之下下,西方大多數主流媒體都傾向于猶太人立場,任何反猶的言論都將被視作是反人類,任何猶太人對巴勒斯坦人民做出的卑劣行徑都將被美化成一種正義的形象。然而,隨著巴以沖突的爆發,猶太利益集團發現他們做不到以往的那種輿論操縱了,因爲強調言論自由的Tik Tok允許任何自由的信息在平台上發布,霎時間,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的暴行在Tik Tok上瘋傳,人們憤怒猶太人對巴勒斯坦民衆做著當年希特勒對猶太人做的事情,而猶太人苦心經營了數十年的形象在這一刻悄然崩塌。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再是那個苦難、自強且聰明的民族,而是一個做出極端種族滅絕行爲的施暴者。

在中國人民剛吃完元宵的第二天,隸屬于美國空軍情報偵查組的一“名追逐自由,反對壓迫”的美國軍人亞倫·布什內爾獨自走到以色列駐美使館門前,高喊著“我將不會再參與種族滅絕”,點燃身上的燃料,高呼“解放巴勒斯坦”,40多秒後,這位勇敢向霸權世界做出反抗的自由鬥士,最終倒在了火焰之中。在YouTube中,許多媒體評價亞倫的行爲是精神錯亂,僅有少數人在評論區表示支持亞倫。而在去中心化的Tik Tok中,卻絕大多數帖子都在稱呼亞倫爲“英雄”。僅僅一周後,美國國會衆議院禁忌通過強制搶奪Tik Tok的法案,要求中國企業字節跳動在165天內剝離旗下短視頻社交應用Tik Tok的業務,否則將在全美禁止Tik Tok。

面對此等行爲,Tik Tok通過在應用界面號召美國用戶電話質問國會,並“告訴他們Tik Tok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麽”,雖然國會接到了上千個質疑電話,但是這點力量仍然無濟于事,只要等共和黨治下的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Tik Tok就基本無法挽回了。

對比一下現實,會讓人覺得很諷刺。當比爾蓋茨、馬斯克、庫克等美國企業家參加中國行之時,線下的畫面往往是一群中國人和他們友好的打招呼,他們會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因爲大家尊重與欣賞他們給世界帶來的改變,感歎能夠親眼目睹這位對世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的企業家。相比之下,Tik 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卻被到美國國會團團圍住,顯得十分難堪。這就是美國所謂的自由市場嗎?

當我們參考類似的曆史,會突然醒悟發現,原來不僅是中國企業,美國當年對法國阿爾斯通和日本科技企業都是這麽做的,原來美國所謂的自由主義市場竟然僅僅只是美國人的市場,世界上的任何國家和企業,都必須存活在美國利益至上的霸權邏輯下。而如今,全世界再次目睹美國對他國企業強取豪奪的行爲,卻又感慨在類似事件上的無能爲力。

最後,我們進行一次設問,Tik Tok如今只剩下賣掉業務或退出美國兩條路可以走了嗎?不,除了這兩條路,實際上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依靠共和黨的勢力,利用特朗普政治集團爲Tik Tok臨危續命,這一點,實際上已經初見端倪了,前文講到,特朗普接受媒體采訪時,成Facebook比Tik Tok要更值得關注,且封禁Tik Tok涉及到“言論自由”,這意味著共和黨治下的參議院未必會讓拜登政府如此順利。但無論如何,美國參政兩黨一起對Tik Tok下手是遲早的事,對于字節而言,轉讓是不可能的,最下策無非就是退出美國應用商店,進而在美國轉至“地下”。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 2024-03-29 13:20

    阿爾斯通也沒威脅美國啊。美國當年也強買了啊。美國根本就沒有變過。單純企業貪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