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趕到超越,中國汽車的“大航海”才剛剛開始

車秀小咖 2024-01-29 11:18:14

1953年,中國汽車工業發轫于長春,如果那時你要問“中國汽車”代表著什麽,可能答案離不開“困難挑戰”、“模仿學習”這樣的詞。

70年後,經曆過“一路生花”的奇迹2023,若再問同樣的問題,“中國汽車”四個字已經有了專屬自己的全新含義。從追趕到超越,中國車企現如今已經勢不可當。

從抗拒到真香,新能源驚豔所有人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突破了3000萬輛大關。令人驚喜的,不僅僅是數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背後結構曲線的變化。這個變化,藏著時代的脈搏。

曆數近幾年的銷量增長,新能源汽車是背後巨大的拉動力量。

新車上市的節奏可以說最直觀的展現了行業的變化,從中也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燃油車平均4年推出一款新車,新能源汽車平均只需要18個月。燃油車4年一中改8年一換代,新能源車持續收集市場反饋,上市半年到一年如果銷量表現不佳,就會立馬根據意見“回爐重造”,我們在2023年已經見過無數“改款堪比換代”的新能源車型,其強大的執行力讓傳統油車車企汗顔。

在技術和營銷的雙重碾壓下,燃油車體系正在面臨全線崩塌。2020年全年有59款燃油車新品,到2023年這個數字對半打折,降到了27款。幾乎每個細分市場,電車都成爲了更新、更好的選擇。

以比亞迪爲例,每推出一款新車幾乎就意味著一個細分市場的顛覆。手握自研三電核心技術的絕對優勢在敢于“油電同價”的魄力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一款“998”的秦PLUS DM-i掀翻的不僅僅是同級新能源對手的桌子,甚至連同價位油車都殺的片甲不留。在推動消費者新能源認知以及提升新能源車滲透率上,比亞迪絕對能記頭功。

百花齊放,屬于中國品牌的“黃金時代”

“中國汽車”僅僅代表著能源革命嗎?

—— 不止于此。

放眼市場,2023年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年度份額達到了52%,也就是說,每賣出100輛新車,就有52輛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的強勢已經成爲了過去,屬于中國品牌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而在乘用車零售銷量前十中,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長城等中國品牌占據五個席位,在批發銷量前十中,自主品牌更是妥妥的火力壓制,不僅占據六個席位,幾個碩果僅存的合資車企都只能靠邊站。

以燃油車爲主的合資品牌,過去尚能倨傲于品牌優勢、技術積澱,如今國産汽車越來越好看、越來越好開,也自然越來越好賣,合資車企光環褪去,開始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銷量是最直接的證明。2023年,多數合資車企陷入了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尴尬境地。

上汽大衆下滑了1%,東風本田下滑了4.9%,廣汽豐田下滑了7.3%,而上汽通用、東風日産還有廣汽本田都下滑了兩位數,一汽豐田僅增長0.3%,北京現代微增2.8%。悅達起亞看似表現突出,實際上國內只賣了8萬多台,半數産品都轉銷海外。

更有不少合資品牌,像廣汽三菱、廣汽讴歌、東風雷諾,面對慘淡的銷量,被迫退出中國市場。昔日的“老大哥”東風標致雪鐵龍、北京現代雖仍幸存,但也岌岌可危。

合資品牌在中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光,而中國品牌不僅獲得了國人的心,更成爲了世界的冠軍。

2023年,比亞迪成爲首個進入全球汽車銷量前十的中國自主品牌,位居第九,並且以302萬的銷量超過特斯拉,成爲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是最早開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記住“BYD”。

如果說新能源和價格讓中國汽車進入大衆視野,那智能化科技的加持,讓中國汽車進入高端行列。

如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幾乎是中國汽車的標配,剛剛結束的比亞迪夢想日,雖說主題是“夢想”,但在現場看到的卻是一個個已經落地成型的“現實”。在科技平權的理念下,“易四方”這樣的黑科技,讓中國汽車的高端“有裏有面”,敢于賣百萬價格的比亞迪,不需要抱任何巨頭的大腿。

在2023年多個展會上,海外車企的全球負責人們開始俯身了解中國汽車。同樣是2023年,大衆、Stellantis等海外優秀車企向自主品牌抛出橄榄枝,以技術共研、産品共創等方式,期待借助中國汽車的優勢,豐富自身的産業鏈。接下來,這樣的“反向合資”只會更多。

風起東方,中國汽車“大航海”剛剛開始

2023年正值中國汽車工業70華誕,也正是這一年,中國躍升全球第一汽車産銷大國,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第一。中國汽車出口量也在這一年首次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出口國,越來越多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品牌車企,比如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都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

比亞迪作爲全球新能源銷冠,已經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400座城市,旗下的高端車型仰望、方程豹也將在今年出口歐洲。新能源豪華越野這個過往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組合,將被重新定義,世界將重新認識中國汽車的價值百萬的科技實力。

面對龐大的海外市場需求,比亞迪的首艘汽車運輸滾裝船EXPLORE NO.1也在近日啓航,裝載著5449輛新能源汽車,向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進發,打破運力緊張的局面,開啓了中國汽車大航海的新篇章。

更多自主品牌車企正加快國際化進程,以投資建廠、品牌收購、合資合作、國際營銷體系建設等方式,持續推進海外市場本土化發展。

曆經70載,中國汽車工業堅持創新、踏浪前行,新能源大航海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

結語

回到開頭,如今再問,2023年的中國汽車代表著什麽,代表著能源革命,代表著自主創新,代表著“中國汽車”四個字本身就自有份量。在新的智能車賽道下,中國汽車正在集體成爲國際上真正的“造車新勢力”,成爲國際市場的硬通貨。再過十年,“中國汽車”又將增添哪些新含義?讓我們拭目以待。

0 阅读:0

車秀小咖

簡介:這裏是車的小咖秀,試駕評測、車界趣聞精彩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