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再度南下和孫權爆發濡須口之戰,甘甯夜襲曹營滅敵銳氣

史海撷英 2024-05-08 09:58:22

建安十八年(213年) ,曹操決定再次親率大軍東征孫吳。此時距赤壁之戰結束已經過去了4年多。彼時曹操已經基本平定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遂又將征服者的目光掃向地處長江下遊的江東。

經過充分的准備,已經逐漸走出慘敗赤壁陰影的曹操再統大軍水陸俱進,攻打孫吳,欲一雪前恥。而彼時已遷都建邺(今南京)的孫權也在整軍備戰,並做好了充分的戰前准備,早已沒有了當初赤壁鏖兵時的倉促與惶恐。

孫權麾下重將呂蒙事先已經得知曹操將再次大舉攻伐江東的消息,遂建議孫權在濡須水口(今安徽無爲縣城以北)兩岸夯築城寨,以阻抗曹軍。孫權采納呂蒙之策,于是下令在巢湖出水口夾岸大興土木,修建營寨,取名濡須塢。“權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爲?’呂蒙曰:‘兵有利鈍,戰無百勝,如有邂逅,敵步騎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權曰:‘善。’遂作之。”

濡須口位于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濡須塢地勢險峻,是曹軍東下的必經之路,孫權在此修築城寨、塢堡,非常恰當,等于一把扼住了曹操的咽喉。

當年正月,曹操親自統率大軍誓師東征。曹軍步、騎號稱40萬,浩浩蕩蕩直撲濡須口而來,聲勢駭人。孫權率水陸7萬人進駐濡須塢,抵禦曹軍。曹軍的兵力數盡管有所誇大,但仍是吳軍的3倍有余,孫權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可謂衆寡懸殊。但曹軍遠道而來,後勤保障較爲困難,且山遙水遠,糧草轉輸非常麻煩,而且曹軍來自北方,將士皆不習水戰;而孫權父兄三代經營江東,甚得江東父老擁戴,又是本土作戰,且備戰已久,兵精糧足,後勤有保障,兵員補充迅速。如此一比,鹿死誰手,尚難預料。

濡須口之戰,以占有絕對優勢的曹操回撤而告終,卻讓人始料未及。

史載,曹操率數十萬大軍開至濡須口,岸上旌旗蔽日,刀槍林立,人喊馬嘶,帳連數十裏,河中戰船如雲,船帆一眼望不到邊,曹軍傾巢而來, 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甘甯劫營

二更時刻,夜已深,曹軍前鋒因連日奔波,非常疲憊,均縮在營帳裏昏昏睡去,其守衛也已松懈,疏忽大意的曹軍先頭部隊做夢也沒想到,吳軍猛將甘甯竟敢僅帶百余名騎士前來偷襲踹營。“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權率衆七萬應之,使甯領三千人爲前部督。權密敕甯,使夜入魏軍。甯乃選手下健兒百余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逾壘入營,斬得數十級。北軍驚駭鼓噪,舉火如星,甯已還入營,作鼓吹,稱萬歲。因夜見權,權喜曰:‘足以驚駭老子否?聊以觀卿膽耳。’即賜絹千疋,刀百口。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停住月余,北軍便退。”

曹操這次攻伐江東是有備而來,並在輿論上大造聲勢,宣傳曹軍大兵壓境,孫權必敗,對江東士氣産生了一定影響,在此之前,曹軍勢如破竹,好幾次挫敗吳軍,贏得了數次勝利,江東軍民人心惶惶,士氣愈發低落。甘甯以小博大,率百余突擊隊員夜襲曹營,斬殺千余敵軍先鋒, 又能全身而退,大獲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日益渙散的士氣,將士們受其感召,皆一掃頹廢,人人奮勇爭先,拼死阻抗曹軍。“曹公出濡須,襲從權赴之,使襲督五樓船住濡須口。夜卒暴風,五樓船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襲出。襲怒曰:‘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複言此者斬!’于是莫敢幹。其夜船敗,襲死。權改服臨殡,供給甚厚。”

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率40萬大軍在濡須口與孫權的7萬吳軍僵持了1個多月,反複鏖戰數次,均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大軍遠征,每日消耗巨大,糧草難以爲繼,面對吳軍的堅決抵抗,曹操進退兩難,一籌莫展。

面對不利困境,曹操逐漸萌生退意。史載,“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曹操

既是死敵,又惺惺相惜

曹操見吳軍軍容頗盛,且森嚴壁壘,衆志成城,攻打一月竟毫無進展,而江東士氣似乎益發高漲,逐漸氣餒,心生退意,曹軍久戰疲憊,發起主動進攻的次數也日漸減少。孫權觀察到曹軍的變化,兵者凶器也,他也不想長期和曹操這麽耗下去,“權爲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孫權話裏有話,言外之意是,江東大軍精于水戰,很快就能如魚得水,大展所長,這群“旱鴨子”還不快滾回北方去?難道還要待在這裏等著挨收拾嗎?

曹操這句話似有兩層含義,一是他也意識到春季河水暴漲對己不利,退軍確實是明智之舉,二是他認可孫權“足下不死,孤不得安”這句話,覺得自己就是孫權最強勁的對手,也是他最大的威脅。曹操雖自負,但也有自知之明,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況下,撤軍是唯一正確選擇。隨後,他主動率軍北歸。

濡須口之戰,是曹、孫兩個老對手之間的第二次較量,曹操親率40萬大軍來襲,接連攻破孫權在長江西岸構建的營寨,孫權損兵折將,喪師失地,就連吳軍重將、江西都督公孫陽都被曹軍擒獲做了俘虜。“十八年春正月,進軍濡須口,攻破權江西營,獲權都督公孫陽,乃引軍還。”隨後孤勇者甘甯率百余死士偷襲曹軍前鋒,一舉扭轉頹勢,使曹操大軍被阻抗在濡須塢下長達月余,再也進不了一步,最後铩羽而歸。呂蒙深謀遠慮,孫權臨機決斷,董襲忠勇殉國,甘甯奇襲之勇,都在濡須之戰中一一凸顯,江東彈丸之地,卻人才濟濟,英雄輩出,曹操要想在短期內速戰速決拿下東吳絕無可能。

1 阅读:34
评论列表
  • momo 8
    2024-05-08 10:02

    孫十萬:是我指揮甘興霸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