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余噸平台的出海,沒想到在周邊掀起了核潛艇熱?

黑狗安德 2024-05-05 12:17:26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維模式,在某大國的8萬余噸的電磁彈射平台公開首航之後,應該立即在全球掀起一股爭相建造大型航空主戰艦艇,尤其是電磁彈射超級平台的熱潮。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除了部分國家例如婆羅多繼續嘴炮隆隆之外,真正下決心進行原樣複制與追趕的,居然只有一個火雞國。其他對此有想法的多個地區強國,反倒突然對核潛艇項目超級熱衷了起來!比如東亞的半島與四島方面,都公開表示願意入股所謂的奧庫斯核潛艇計劃。那麽作爲一貫的、紙面上的長期競爭對手,爲何不同樣大力發展電磁彈射的航空平台,卻另辟蹊徑式的去追求原本毫無基礎的核潛艇項目?難道是他們內部也産生了所謂航M派與核潛艇派的大爭論,並且最終潛艇派獲得了壓倒性的理論優勢與現實支持?

問題顯然沒有那麽簡單。平心而論,並不是這些二三流國力的傳統競爭對手,不希望在航空作戰平台上全面競爭;而是8萬余噸電磁平台的橫空出世,已經給予其不論在基本技術還是戰略自信上,堪稱毀滅性猛烈一擊。已經徹底無法望其項背;只能全面放棄這個傳統賽道,以求在核潛艇這類新賽道上進行不對等的抗衡;妄圖用田忌賽馬的模式,來恢複純粹幻想出來的本地區甚至是全球戰略實力的“再平衡”而已。簡單來說,當東方大國剛剛發展出2個6萬級的滑躍平台的時代,超級大國的2大東亞仆從國,還存在一定的幻想因素。認爲自家的出雲級與日向級等,一旦經過充分的升級改造,再配備上全隱身的F35B系列,理論上仍然可以與2艘無法滿載起飛3代非隱身艦載機的滑躍平台全面抗衡。

說不定因爲可以發動隱身偷襲,還能獲得一定的海戰優勢。但是在8萬余噸的平台完全建成並公開測試,與之配套的正規隱身艦載機與海盤子預警機都已經全面到位之後;對比超級大國的尼米茲級甚至福特級都不落下風;至于出雲、日向之流,則立即成了不值一提的蝦兵蟹將。而以其日益下滑的綜合國力,再想從3萬噸級出頭,一步跨越到8萬噸級以上,無異于癡人說夢。即使平台本身可以人工焊接出來,但是配套的電磁彈射與攔阻機構上哪裏去落實?就算是美國海軍本身還在對此愁眉不展呢!競爭一旦到了尾燈都看不到的地步,自然就幻想可以換道超車。未來用潛艇把所有3大平台,甚至今後更多的平台全面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就是最簡單又最直接的想法。問題是常規潛艇根本追不上;

以30節以上高速突防的大艦隊,于是就把未來的全部希望,都放在可能獲得的核潛艇上。問題是奧庫斯計劃的擴容真的那麽容易?即使超級大國爲了全球競爭願意公開放水。無核國家裝備了核潛艇,就能萬事大吉嗎?其實核潛艇的造價早就水漲船高,綜合成本已經不亞于6萬噸級的正規航空平台。況且海狼級與弗吉尼亞級本身的技術優勢也已經逐步喪失。最近幾年,海狼級在亞太海域莫名其妙的挨了黑磚,就是水下實力此消彼長的直接體現。超級大國及其鷹犬,再掙紮,也是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終極宿命!

23 阅读:2044
评论列表
  • 予楓 24
    2024-05-05 19:23

    常規動力的潛艇現在主力是039G,嘿嘿,都已經到G級改進了,說明國家對潛艇發展沒有放松。沒必要與核潛艇比,就是動力方面的區別。

    iNsane 回覆:
    淺海還是常規潛艇好使 加個aip也就足夠了
  • 2024-05-05 14:05

    包括大型新型水面艦,航空飛行設備都能公開或半公開的報道,但是中國水下反潛能力,幾乎沒有露面報道過,誰也不知道反潛實力如何?之前只有一個團的直升機部隊,還都是輕小的直九系列,勉強擁有直升機反潛力量,後續進口十余架卡28稍微補齊一些,固定翼反潛機更是最近幾年才擁有,所以就是瞅准了中國反潛水平還是薄弱環節來的。

  • 2024-05-05 13:48

    和蘇聯海軍大力發展潛艇最後也最多是個不落下風一個道理

黑狗安德

簡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