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熱門款到手後,要求專櫃退貨搭售的腕表

線理至 2024-04-01 02:52:47

經常在專櫃買勞力士的朋友肯定知道,熱門款需要搭售。

想要一只金迪,通常需要同時買下幾只其他品牌。而這些搭售的腕表,正常的邏輯,要麽是自留,要麽是轉售。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等熱門款到手後再把這些搭售的腕表退還給專櫃。

張三,哈爾濱某家勞力士經銷商的VIP,雙方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春節前,他和銷售談妥了一只綠金迪,條件是搭售另一個品牌的兩塊高價款。

按照常規流程,談妥後,你可以一次性付清全款,也可以先支付搭售款再支付綠金迪。然而,張三這一次卻只支付了綠金迪的零售價。

一般情況下,在收到客人只有綠金迪的轉賬後,如果搭售款的總價和綠金迪的價格差不多,銷售往往會回複收到某某品牌表的款項,如果兩者的價格有偏差,銷售則會回複金額有出入,多退少補。

但因爲張三是老客戶,所以銷售並沒有多想。

結果,轉完賬後的張三直接給銷售上了一課。

他以錢款已打爲由到店要求提表。“綠金迪的錢我已經打過去了,你們也收了,我來拿表,另外那兩塊我不要了”。

店裏肯定不會同意。

于是,張三委托律師給北京勞服發律師函,投訴這家門店在進行搭售行爲,與此同時,又去了門店所在地的工商舉報。

說來也是巧,張三投訴的時間正好是趕上哈爾濱火爆網絡的時候,或許是出于維護城市形象的考慮,工商出面做了和事佬,“既然人家錢都給了,東西就給人家吧”,門店因此有了同意給綠金迪的苗頭,在工商的撮合下約了張三見面和談。

本來事情到這裏,張三只要見好就收便能成爲最大的贏家。一塊綠金迪白賺三十萬。

可不知道怎麽回事,和談當天,張三全程低頭玩手機一句話沒說,他帶來的律師卻提出:“我們可以很大度的不要這只綠金迪,但需要將之前在這家門店搭售了的還在手沒有售出的腕表全部退掉,否則不接受調解。”

驚爲天人啊臥槽。

不只是門店,工商都被幹傻了,搖頭表示自己無能爲力,建議張三去找其他部門。和談自然也是不歡而散,事情回到了僵持的狀態。

張三想著給門店時間去考慮退款之前的所有搭售款。門店堅持不同意,並且也不願意再給綠金迪,想著反正你綠金迪的貨款已經打了,錢在我賬面上,你愛放多久放多久。

大概又僵持了十幾天,張三見事情沒有任何轉機,無奈之下找到門店要回了綠金迪的貨款。

事實上,這並不是張三第一次這麽幹。

以前他在南京的一個商場也有過類似的操作。不是勞力士,是另外一家品牌。先套取銷售搭售的聊天記錄,再用聊天記錄要求銷售退款曾經搭售的所有腕表。

然後?然後他被品牌方起訴敲詐勒索。

無獨有偶。南方的某座城市前不久也上演了出要求退還勞力士搭售款的戲碼。

只不過,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張三,是王某,據傳是武漢達翡表店。

王某提了總計60萬左右的腕表到店要求退款,給出的理由是表款有問題。但很有趣的是,這些表都還是全新未使用的狀態,戴都沒戴過,怎麽就知道有問題了呢。

其實就是因爲虧錢了。王某要求退款的有兩個品牌,其中的A品牌,當時的成本折算下來差不多是零售價的5折,但隨著勞力士行情的不斷下跌,A的行情也是一跌再跌,5折出都是虧本,更何況5折很難出。

門店給出了個解決方案,讓王某去找第二輕工業協會出具一份該表有問題需要退換的報告。協會是存在的,報告理論上協會也是可以出的,唯一的問題在于:現在出具這份報告需要消費者和品牌方同時到場。

權衡之下,王某決定給A品牌發郵件。在郵件中,王某聲稱自己當初之所以會購買,並非是因爲喜歡,而是因爲被捆綁銷售。結果,品牌方查了查消費記錄,發現王某在兩年時間裏消費了近一千萬。

這就很尴尬了。

說是說不喜歡,買卻買了近千萬。

眼見投訴不成,王某又玩出了個新招。

門店報警後的第二天,一行幾個人到店裏靜坐,算是無聲的抗議,想借此逼迫門店妥協。

誰曾想,門店選擇了硬鋼。店家表示:只要不影響正常營業,坐就坐呗,反正平常也有客人逛累了會進來坐會休息會。相比之下,王某這行人還自帶了幹糧,不需要我們提供水。

更精彩的是。

江湖傳聞,張三和王某是合作夥伴,一個人負責開拓北方市場,一個人負責開拓南方市場。

那麽,問題來了,有沒有人曾經成功退款?

是有的。在蘇州的一家香港經銷商。這件事情當時在圈子裏面很火,張三之所以會去退多少也是受了它的影響。

但是,那個表商之所以能在蘇州的這家香港經銷商成功退款,雖然是只退了部分,最主要是因爲經銷商高層牽扯其中。

論壇之前也有銷售爆料,高層把熱門款扣下不讓銷售賣,直接出給表商大家分錢。有把柄在別人手上,表商來要求退款的時候,爲了穩住自己的位置不讓事情鬧大,當然只能選擇退款,反正犧牲的也只是公司利益。

不然你以爲大學沒畢業的喬布斯是富豪,所以沒讀完大學的都能成爲富豪?

至于王某爲什麽在看到張三失敗了後依舊會選擇去退款。

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在王某看來,有蘇州的成功案例在,你張三退不掉是你能力問題。

另一方面,退不成功沒有損失,但萬一退成功了,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額外收入。A品牌四十萬的表按照現在行情20萬售賣只是保本,還沒算持有成本等,如果能成功退掉,拿回零售價的40萬,不就等于盈利20萬。

最後,我想說的是,隨著經濟下行生意越來越難做,鍾表市場的牛鬼蛇神會越來越多,也一定會冒出更多類似退搭售款這種以往根本不會想到的事情。

你曾經認識的講原則有信譽的朋友,可能會突然變得沒有道德底線。

你曾經認爲無論如何都不會這樣的事情,可能會變成未來的常態。

請務必凡事多一分小心。

0 阅读:1

線理至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