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始召集盟友,26國海軍集結太平洋,沖著中國來勢洶洶

14號觀察室 2024-05-10 17:54:55

美國正在全球動員盟友,將矛頭直指中國。最新消息顯示,26個國家將參與今年夏天在夏威夷及其周邊地區舉行的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RIMPAC)。這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足以令人震撼。

此次大規模軍演凸顯了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美國及其盟友對此的嚴重擔憂。參與國不僅包括傳統的亞太國家,也包括歐洲國家如德國、英國、法國等。這反映出歐洲國家也加入了遏制中國的行列。

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爲在印太地區的頭號威脅和挑戰。通過這場代號爲"合作夥伴:整合和准備"的大規模軍演,美國試圖向中國傳遞這樣一個信號:美國正在團結盟友的力量,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這種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加劇中美兩國在地緣政治、軍事、經濟等多個領域的緊張對峙。中國不可能袖手旁觀,必將作出反應,亞太地區的局勢恐將更加動蕩不安。

這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規模之大,參與國家之多,反映出美國正在印太地區加大力度遏制中國的做法。美國意圖團結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更多盟友,在軍事力量上形成共同對抗中國的合圍之勢。

其實早年環太平洋軍演分爲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國際聯合人道主義搜救與反恐演習,另一部分是美國與親密盟友在太平洋海域進行的表演性演習,互相交流作戰經驗,早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海軍還派出過戰艦編隊參加環太軍演,與美日英法海軍共同演習。

而2018年之後,美國以中國幹擾南海自由航行等理由,取消了對中國海軍的邀請,注意是取消了邀請中國海軍,中國此前參加環太軍演都是受邀參與,而不是主動申請。

說回來,近年來,歐洲國家在印太事務上的參與度持續加深。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中國的不斷崛起和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引發了歐洲國家的警惕。中國被視爲潛在的威脅和挑戰,歐洲國家希望通過加大在該地區的存在感來平衡中國力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國家認識到了與印太地區建立更緊密聯系的必要性。他們認爲,印太地區的安全形勢直接關系到歐洲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必須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來應對全球性挑戰。

美國一直在努力將歐洲和印太盟友聯系起來,形成更廣泛的戰線。美國將印太和大西洋地區視爲緊密相連的整體,希望歐洲和亞洲國家能夠共同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

此外,歐洲國家也有自身在印太地區的利益考量。他們希望捍衛在該地區的經貿利益,維護重要的海上通道,並確保能源和供應鏈安全等。

環太平洋軍演再次凸顯了中國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遏制和圍堵。美歐兩大陣營正在努力整合力量,形成遏華的聯盟。這使得中美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對抗和較量將進一步加劇。

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環太平洋聯合軍演,無疑將進一步加劇中美兩國在印太地區的緊張對峙。中國很可能會作出相應的反制措施,進一步催化該地區的軍事對峙和外交沖突。

中國將加大軍事實力的投放和部署,提高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感。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在南海、東海等地區加大軍事活動,鞏固在這些爭議海域的影響力。

中國可能會加強同地區其他國家的軍事聯盟,擴大朋友圈。近年來中國已在東盟、上合組織等多邊機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這次面對美國的軍事圍堵,中國可能會進一步拉攏俄羅斯等傳統盟友,形成更強大的反制力量。

中國還可能在經濟和外交層面作出反擊。比如限制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關鍵資源和産品出口,幹擾它們在華經貿活動等。在外交上,中國可能會聯合其他新興大國,在國際舞台上遏制美國的影響力。

台灣問題極有可能因此進一步升溫。美國可能會借機增加對台軍售,中國則可能加大軍事施壓,讓台海局勢更加劍拔弩張。

這場大規模軍演將加劇中美在印太地區的緊張對峙和軍備競賽,影響將波及整個地區乃至全球。保持戰略定力,管控風險,避免出現軍事對抗才是當務之急。否則,長期積累的矛盾有可能一觸即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2 阅读:142
评论列表

14號觀察室

簡介:品味熱血軍事 感觸大國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