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出HomeAPI平台,智能家居要翻開新篇章

三易生活 2024-05-20 19:44:11

在不久前舉行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主題演講上,AI顯然是毋庸置疑的主角,甚至Android都成了配角,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這場活動的演講稿裏總共提到了120次AI。不過谷歌並非“All in AI”,還在同一時間爲智能家居設備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利好,5月16日他們推出了旗下的智能家庭Home API平台。

根據谷歌方面的說法,基于Matter協議打造的Home API可以訪問任何Matter設備或谷歌Home設備,這也是其繼此前關閉Nest智能家居平台後,在開放智能家居平台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谷歌Home和Nest産品負責人Anish Kattukaran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第一批使用Home API的應用將在秋季發布到Google Play Store和App Stores。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使用Home API的應用都需要安裝Google Home Hub,以便在本地控制Matter設備。爲此,谷歌宣布推出Home runtime運行庫,讓支持Google TV的設備,例如Chromecast、Nest Hub(第二代)、Nest Hub Max、谷歌Wifi都能作爲谷歌Home智能家庭的控制中樞。

簡單來說,有了全新的Home API,任何一個開發者都能讓自己的App使用用戶家中支持Matter協議的智能家居設備。比如谷歌Home工程總監Matt Van Der Staay在博文中就舉例到,一款健身應用可以通過打開用戶家中的智能風扇,讓用戶在健身時保持涼爽。但以往這一操作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爲常規的健身App幾乎不可能獲取用戶智能家居設備的信息。

谷歌的Home AP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爲智能家居設備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以往由于第三方App是不可能基于智能家居設備的能力來設計相關功能,比如Keep這款App就只能獲得自家設備的數據,絕無可能接入小米的智能家居設備,畢竟後者的使用權限在米家App。因此智能家居産品與基于智能手機開發的海量App在沒有Home API之前,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

谷歌推出Home API的原因,實際上就是爲Matter協議站台。由于曆史原因,有相當多用戶家中的智能設備基本都是“萬國牌”,以至于許多朋友在體驗到科技爲生活帶來改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不便。而爲了控制從環境傳感器、門鎖、窗簾、燈光、空調、冰箱在內的一系列智能設備,用戶往往需要安裝多個不同的App,每一個來分別對應不同的智能家居生態。

爲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態,爲了兼容ZigBee、Thread、藍牙、WiFi等不同的通信協議,蘋果、三星、谷歌、亞馬遜等巨頭共同參與制定了基于IP的標准化連接協議matter,以實現跨平台的連接、控制、數據共享,就好像USB Type-C可以同時兼顧數據傳輸、充電一樣。

然而遺憾的是,被視爲智能家居生態大一統希望的matter自2022年上線以來,普及速度不僅談不上快,更是幾乎只能用日拱一卒來形容。

除了推動matter協議的蘋果、三星、谷歌、亞馬遜之外,傳統家電廠商對此幾乎可以說是興趣缺缺。因爲對于蘋果、谷歌而言,智能家居是他們打造一個包羅萬象平台的一部分,是將用戶圈在自家生態內的抓手。考慮到智能手機的通用性,如果是iOS的用戶,又豈有不用Apple Home的理由,如果是Android用戶,Google Home必然就是第一選擇。

反觀飛利浦、西門子等傳統廠商,由于沒有生態的加持,貿然支持matter就意味著將主導權完全交給蘋果、谷歌等廠商,甚至會使得自己成爲後者的“打工仔”。如此一來,matter協議的普及也就陷入了僵局。這時候想要發揮matter協議的魅力,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參與,顯然就得另辟蹊徑。

毫無疑問,Home API就屬于是“奇招”。對于中小型智能家居廠商來說,他們最大的難題就是由于開發實力有限,自家的産品在功能上往往會稍遜一籌。這時候Home API的出現,就讓智能家居設備可以從傳統的App處“借力”,從而實現合作共贏。而Android/iOS生態積累了十余年的海量App資源,更是讓這變成了一個極富誘惑力的選項。

一旦大量中小智能家居設備企業都加入了matter,類似飛利浦、西門子這樣的頭部企業如果不想被孤立,自然也就只有順勢加入。如此一來,matter顯然就距離成功更近了。

0 阅读:2

三易生活

簡介:專注IT,最快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