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新年首只産品“離場”,2024公募市場能否擺脫“清盤魔咒”?

野馬財經 2024-02-24 13:42:17

作者 | 姚悅

編輯|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近日,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基金)又清算了一只“迷你基”。而去年一年建信基金共清盤了8只基金。

建信基金的狀況也折射了整個公募基金的行業現象,在基金産品“過萬”時代,基金清盤從個別案例成爲普遍性行業現象。2023年年內清盤基金數量達260只,創下近五年新高水平。

公募基金爲何被“清盤魔咒”籠罩?頻頻清盤影響如何?2024年清盤壓力又能否減緩?

1成立兩年虧損0.29億,智能電動汽車指數産品清盤

2月23日,建信基金發布了旗下産品——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的剩余財産分配公告。公告稱,該産品將在2月28日發放應分配的剩余財産,合計約2062.43萬元。

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成立于2021年7月15日,據天天基金網,該基金成立規模爲2.37億元,截至1月30日,基金規模僅剩0.21億元。

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僅在成立當年盈利,之後一直虧損。據Wind數據,該基金2021年盈利0.05億元;2022年虧損0.23億元。2023年,上半年虧損0.01億元,三季度虧損0.07億元,四季度虧損0.03億元,據此推算2023年全年虧損0.11億元。成立以來,合計虧損0.29億元。

截至2023年末,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的前十重倉股分別爲甯德時代、比亞迪、立訊精密、彙川技術、長城汽車、韋爾股份、三花智控、科大訊飛、億緯锂能、天齊锂業。

相較于2023年三季度,只對甯德時代增持了9.04%,對其余九只股票進行了不同幅度的減持,最少減持1.84%,最多減持6.5%。而甯德時代自上市以來,在2021年底左右,其股價處于頂峰階段,之後開始下跌至今。截至2月23日收盤,甯德時代每股報160.5元,相較高點381.36元/股,已經跌去57.91%。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指出,2023年,新能源板塊整體表現較差,除了受到行業競爭格局惡化、基本面的影響外,估值相對較高、市場悲觀預期等都對該板塊的表現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由此,新能源主題基金或者重倉新能源板塊的基金業績表現相對落後。

圖源:罐頭圖庫

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的基金經理爲任職回報43.59%的龔佳佳。據天天基金網,其目前在管的8只産品(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全部爲指數基金。目前,8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全部爲負,建信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近一年收益-41.27%,同類排名2123/2165。

圖源:天天基金網

據wind數據,2023年,建信基金共清盤了8只“迷你基”産品,累計清算規模約爲3.3億元。

具體包括,建信中證飲料ETF、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國ETF、建信中證滬港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ETF、建信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建信湖北省地方政府債指數、建信量化事件驅動股票、建信豐裕多策略混合(LOF),以及建信鑫瑞回報靈活配置混合。

此外,據Wind數據(只算初始基金),建信基金旗下共有162只基金,當前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你基”有22只。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建信基金的在管規模爲7324.97億元,相比2022年底的7805.92億元,縮水了480.95億元。

不過,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建信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爲7312.39億元,四季度與三季度相比,規模增長了12.58億元。

2年內已有32只基金清盤

建信基金的清盤狀況也折射出了某種行業現象。

1月3日,海富通基金旗下的海富通惠增一年定開混合終止運作,基金進入清算程序,爲2024年首只進入清算程序的公募基金。截至2月23日,年內已有32只基金清盤。

值得一提的是,僅2月23日,就有包括中銀證券成長領航、天弘龍頭家電、天弘中證滬港深物聯網ETF、國泰合益、東方創新醫療、創金合信鑫祥、國投瑞銀安泰等7只基金發布了資産淨值連續低于5000萬的提示性公告。

而據Wind數據,截至2023年末,2023年年內清盤基金數量達260只,創下近五年新高水平。

從産品類型來分,2023年,權益類基金清盤數量占比近半,其中靈活配置型基金依舊是清盤主力。此外,清盤基金中不乏衆多指數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清盤數量接近50只。

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晨星股票研究(下稱:晨星)統計了曆史上所有清盤基金的存活期發現,大多數基金在它們的生命早期就關閉,在這些樣本中約有85%的基金甚至沒有活到它們的第五個年頭。成爲基金清盤的“五年魔咒”。

晨星認爲,部分原因是市場整體相對低迷,導致基金産品面臨贖回和淨值下跌的雙重壓力,最終不少産品因此清盤。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也表示,國內外大環境複雜資本市場表現不佳,基金産品大多數表現較差,基金淨值下降明顯且普遍,投資者趨于審慎,基金份額贖回加速進一步增加了基金淨值壓力,隨著市場情緒持續低迷時長的拉鋸,形成惡性循環,由此持續導致部分基金規模觸及清盤線。

針對基金清盤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廖鶴凱認爲要一分爲二來看,正面影響是在市場下行周期更能現出基理人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市場自由競爭優勝劣汰,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但是大面積清盤也會給很多投資者帶來較大的損失,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導致更多投資者逐步遠離這個市場,導致市場行情持續低迷,行業發展明顯受限。

圖源:罐頭圖庫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認爲,隨著2024環境回暖,基金清盤壓力會有所減緩。

廖鶴凱表示,2024年資本市場經曆一月份的大幅度充分調整,已經完成底部確認,在農曆新年後市場開始大幅拉升,資者信心開始恢複且這趨勢在監管層的持續大力支持下是可持續的,市場開始有了賺錢效應,公募基金清盤壓力將大幅降低,基金發行將進入一個較好的時期。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亦表示,隨著2024年衆多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A股行情開始出現調整,有利于基金修複業績表現,因此公募基金清盤的現象或會有所減少。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還表示,基金清盤壓力會有所減緩,但最重要考驗基金的資産配置能力與風控意識。

你認爲基金清盤有什麽影響?歡迎留言評論。

0 阅读:54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