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發出一指示,韓先楚當衆反對:這豈不是鼓勵怕死?

今人說古 2024-05-14 19:35:21

韓先楚有個“韓大膽”的外號。江青曾說軍中有兩霸,一是許世友,二是韓先楚。後有人問許世友,你覺得軍中衆將,誰的膽子最大?許世友不假思索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韓先楚。”還補充了一句,“老韓膽子大如雞蛋”。韓先楚的大膽,是有曆史原因的。

韓先楚1913年出生在湖北黃安,讀過幾年私塾,因家裏實在揭不開鍋,辍學打工。他在少年時期就接觸到革命思想。黃麻起義時他在鄉農民協會中,保護農民的利益,發動更多的農民參加農協。

韓先楚還參加過“洋氣”的反帝大同盟,在1930年擔任鄉蘇維埃的土地委員,並于這年加入農民武裝。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一路幹到師長的位置。他沖鋒陷陣,奮勇殺敵,參與開辟鄂豫皖蘇區、保護鄂豫皖蘇區和協助紅25軍長征。數次敵軍追來,都是他奮不顧身地帶隊阻擊,掩護大部隊離開。

抵達陝北後,韓先楚在陝甘蘇區的反“圍剿”中,一場戰鬥也沒落下。他成名于獨樹鎮戰鬥,後于葛牌鎮戰鬥負重傷。

韓先楚首次抗命,是1935年他率部路過定邊。敵人有一支騎兵營守在那,仰仗著城池地利,多番挑釁。韓先楚繞著這座定邊城,騎馬騎了一圈,說敵人畏懼我們,只要攻城就可輕松拿下。

部隊准備攻城時,當時是韓先楚上級的上級的上級,彭德懷來電,命令道:不要管定邊,繼續往前走。

韓先楚不聽,繼續下令攻城。定邊城被韓先楚輕而易舉地拿下,損失不大,繳獲還頗豐——大量物資、700余匹馬,大大彌補了韓先楚部機動性不足的問題。

見仗打得如此輕松,彭德懷高興了,也發來賀電:“你們機動靈活,攻克定邊,慶祝勝利。”

相比較韓先楚的大膽,其實更讓人羨慕的是他的“福氣”。1935年2月,紅25軍撤出大別山,轉移到陝西藍田縣。陝軍聞訊趕來,連長韓先楚帶頭沖鋒,打著打著成孤兵。他大喊著“繳槍不殺”,殊不知周圍只有他一個紅軍,敵軍卻有三十幾個。

本在狼狽逃竄的敵人見狀,反手就是一槍,韓先楚的左臂中彈,當場倒下,昏迷過去。敵人要沖過來斬草除根時,戰友們趕來了。這一槍,直接把韓先楚的左手幹報廢。

還有一仗,也是在陝西,攻打土豪組織的民團守軍。韓先楚舉著望遠鏡在一堆麥稭旁觀察敵情,敵人一槍打過來,正中頭部。韓先楚應聲倒下,血如泉湧,頭腫得巨大,活像一血色怪人。

大家都覺著沒救了,准備把他就地掩埋。可就是因爲耽誤了那麽一會,韓先楚的手動了,被人發現後立即送去救治。醫治韓先楚的軍醫,直呼他福大命大、爹娘保佑,說他個子再高一點,華佗再世也救不了。

從大別山到陝北,從長白山到海南島,最後到朝鮮半島,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倒下,卻始終沒有一顆子彈,奪走他的生命。1947年春,攻打某地,一天時間,韓先楚身邊的作戰參謀、警衛員,全部陣亡,他自己卻毫發無傷。

其實韓先楚也怕死過,長征路上一次手榴彈沒丟好,滾到他身邊,他鬼使神差地伸手去拿,本該爆炸的手榴彈,卻沒在他手上爆炸。這種感覺,無論過了多少年他都記得:當時他絕望地閉眼,就等死亡的降臨。

經曆過這事以後,韓先楚再沒怕過死,遇到什麽危險,都跟別人說:“我命大。”確實命大,不然也不能活到和平年代,爲國家發展做新貢獻。

更危險的是,韓先楚好幾次冒犯上級和做“錯事”;在那種的環境,他都沒被當成“反革命”殺害。若是這樣被自己人抓了,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正是因爲有著這樣一段革命經曆,韓先楚對死亡有著獨特見解,爲人處世也跟大部分人不一樣:說話做事,百無禁忌,只求真實。

1961年,軍委在廣州開會,審定軍隊條令。其中有一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韓先楚認爲十分不妥,應該調換順序。有不少與會同志則認爲,這是毛主席的原話,不宜顛倒。韓先楚不服,表示“‘保存自己’在前,不是鼓勵怕死嗎?不是避開危險嗎?這樣如何做得到積極消滅敵人”。

據說主持此次會議的葉劍英,采納了韓先楚這一意見,進行了修改。韓先楚建國後不是沒有遭遇過政治危機,多次“大禍臨頭”,但他就是能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一部分是因爲大家都知道這位上將的爲人,另一部分是玄之又玄的“運氣”。

12 阅读:2161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4:01

    韓有大功于國家!不是他,海南現在不知道在誰手裏

  • 2024-05-20 20:33

    偉人的愛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