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晴天,似雨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青梅侃事 2024-05-21 11:00:59

《如晴天,似雨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彼此是孤獨裏最晴朗的天空,是最大的慰藉同時也是最深的憂傷。

淡淡的憂愁是蒙蒙細雨,雖然看不到太陽,但因爲會憧憬清空而充滿了希望,就像詩意的遠方。

電影《如晴天,似雨天》是2015年由弗蘭克·威利執導,莉頓·梅斯特和朱利安·夏特金主演的美國文藝片,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富家子弟、音樂神童和一個貧窮的有音樂夢想的姑娘的故事。

影片中兩個人一起經曆夢想、成長與愛,兩個人孤獨的靈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

電影以自己獨特的主題表達方式,展開了情感的平行與相交的線索,情感隨線索的推進而逐漸深入,也隨著線索的推進而深化主題。

情感天空主題推進文藝療愈平行與相交

《如晴天,似雨天》是美國很受歡迎的影片,被稱爲療愈文藝片,影片通過保姆和富家子弟一個夏天的相處,展示了成人的世界與孩子的世界的交融與平行。

對于成人來說,夢想與現實總是被隔離開來的,而在孩子的世界裏夢想與現實可以是一體的。借助孩子的力量與純淨的情感,成人可以重拾夢想;借助成人的力量孩子能夠把靈魂的孤獨驅趕。

《如晴天,似雨天》的故事及主題表達方式

故事梗概。《如晴天,似雨天》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娓娓道來。富家子弟雷吉,聰穎聰慧,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在前一任保姆突然辭職的情況下,雷吉的媽媽聘請了年輕的女孩埃蓮諾做兒子的保姆,故事由此展開。

年輕的女孩來到雷吉家,看到的是雷吉拉大提琴自己創作的曲目《如晴天,似雨天》,埃蓮諾被這如癡如醉的琴聲感染,從心靈深處喜歡上了這個富家子弟。

在相互陪伴的過程中,兩個人一起成長,一起追尋夢想,一起感受愛的曆程,影片在兩個人兩地合奏《如晴天,似雨天》的曲目中結束。

主題表達方式。美國電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好萊塢式的驚喜高潮,把矛盾層層疊高,最後以最激烈的矛盾沖突把電影推向高潮。

而《如晴天,似雨天》卻一反常態以平淡的敘述作爲主題表達方式,娓娓道來,一次相遇和一場別離,以平淡無奇的故事打破了情感的固有定義,把愛情、親情、友情、知己情的邊界模糊化,把世俗、階層、年齡的隔離帶拆除,以故事發展爲線索,以精神深度爲內核進行主題的表達,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世俗劃分中兩個世界的人。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靠近,彼此取暖得到了心靈慰藉,營造了一個形式上波瀾不驚、內心世界卻倒海翻江的氛圍,平靜地相遇,平靜地相處,平靜地分別,孕育了最純淨的情感,喚醒了夢想,培植了愛的情愫,推動兩個人在以後的日子裏,以這份純淨的愛爲動力,追尋夢想,成就未來。

《如晴天,似雨天》夢想、成長與愛的推進

夢想的推進。《如晴天,似雨天》在夢想的描述上和整個風格一致,通過娓娓道來的方式向觀衆展示了每個人都有夢想,對夢想的追逐是一種幸福。

心懷音樂夢想的埃蓮諾面對殘酷的現實讓夢想永遠地停留在夢想上,而雷吉以默默無語的實際行動告訴她要追逐自己的夢想。當埃蓮諾收到雷吉的快遞後,她懷揣著的夢想終于隨著她吹出的《如晴天,似雨天》的憂傷樂曲而飛升,並環繞在她生活的天空,夢想推進到了最高峰。

成長的推進。在《如晴天,似雨天》關于成長的推進同樣是緩緩發生的。雷吉的成長是在他與埃蓮諾的更好相處後,自覺地加速自己的成長,而埃蓮諾也在陪伴中內心世界強大起來。

她沒有被自己和雷吉的情感所羁絆,在兩個人情感逐漸升溫的時刻選擇離開,她不再懼怕外面世界的風雨,而是勇敢面對一人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愛的推進。《如晴天,似雨天》描述了一份日漸深刻、澄澈透明、毫無雜質的愛。埃蓮諾並沒有因爲自己是雷吉的保姆而鈕怩,自然而然把對方當成了自己最親最愛的人,這是互相體貼的關愛。

成熟穩定高冷的雷吉,卻在埃蓮諾即將離開時,淚流滿面地說“真的很難相信我和你只相處了幾個月,感覺我們像是認識了一輩子,可不可以不離開,我以爲你可以陪我長大”,這無疑就是愛的表達。

埃蓮諾的話語“生活中有些人和你相遇,一起分享生命中的一段時光,然後匆匆離開,或許再無交集,但他對你的影響卻一直留存下來,讓你成爲現在的你。”同樣是愛的表達,是更深層次的愛,是面對現實與理性的愛,是從感性向理性推進的愛。

夢想、成長與愛的共同推進。《如晴天,似雨天》把夢想、成長與愛交織在一起,共同向前推進,夢想在愛中得到複蘇,最後得到放飛,成長伴隨愛,搭乘夢想,促進兩個人的共同成長,爲夢想插上了翅膀。

電影在夢想、成長與愛的三條線索齊頭並進,又各自清晰向前,在各自的延展中,交叉遞進式提升,又在交叉中升華,靜靜地成長、相愛、喚醒夢想。

在共同推進中,走向高潮,在結尾中夢想放飛。兩人更理性而成熟,愛升華到靈魂的高度,把回憶當成生命裏最晴朗的天空,把思念當成生命裏最傷感的雨季。

《如晴天,似雨天》線索分析

《如晴天,似雨天》線索非常清晰明了,主線索是圍繞雷吉與埃蓮諾兩個人相處的時間推進而展開的,兩條次要線索一個是圍繞埃蓮諾的生活展開的,一個是圍繞雷吉的生活展開的。

主線索隨時間的推移,把兩個人逐漸加深的情感和不斷成長向前推進。

主線表述是層層遞進,由相見→相知→相互關心→相愛→分離,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到最後的分離。

埃蓮諾的生活同樣也是由忍受→逃離→掙紮→碰撞→分離,是雷吉的鼓勵和愛激勵她勇敢地走向與原來生活分離的道路。

雷吉在孤獨中接受現實,又與自己的生活呈現一種抗爭性的排斥,無法勇敢地分離和孤獨。到目前爲止,他生命裏最大的創傷就是與埃蓮諾的分離,正像埃蓮諾所說的:

“生活中有些人和你相遇,一起分享生命中的一段時光,然後匆匆離開,或許再無交集,但他對你的影響卻一直留存下來,讓你成爲現在的你。”

開放式結尾的留白意義

《如晴天,似雨天》結尾是兩人在不同的地方,合奏樂曲中結束,他們以後會見面嗎?未來的關系怎樣?埃蓮諾的夢想會實現嗎?

雷吉會在以後的生活裏給埃蓮諾更多經濟上的援助嗎?雷吉長大後會選擇音樂嗎?

電影把這些問題都以留白的形式給了觀衆,讓觀衆有充分的想象力,可以把電影所表述的故事即看成是愛的序曲,也可看成是愛的插曲,還可以看成是愛的片尾曲。

開放式結尾留白的意義在于給人們更多的思考,關于孤獨的思考,成長的思考,愛的思考,夢想的思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思考,夢想與現實的思考,夢想與行動的思考,原生態家庭的思考。這些思考沒有答案,要自己去尋找答案。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一個思考的結果和要探索的答案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社會階層、經濟階層、知識結構、家庭出身、生活經曆等因素決定了答案的結果,但思考的本身就是電影的社會意義所在,因此電影一直以來都被認爲是治愈型文藝片。

《如晴天,似雨天》帶給社會的思考與啓示

《如晴天,似雨天》之所以被稱爲“治愈性文藝片”是因爲它療愈了兩顆孤獨的心,帶給社會以深深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想成爲富有的人,而富有的人也同樣有自己內心的孤獨無法掙脫。

高智商與學識的淵博是孤獨的,富有的孤獨是缺乏饑餓感的孤獨,高智商與學識淵博的孤獨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而貧窮的孤獨,是掙紮與無助的孤獨,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孤獨。

富家子弟雷吉與貧寒大女孩埃蓮諾相同的孤獨是來自家庭的孤獨,富家子弟雖然錦衣玉食,卻有一個冷漠而乖張的母親。

母親不關心他的內心世界,情感的寄托,是孤獨的,而對于保姆埃蓮諾,在幼小的心裏把她當成知己和愛人,對她照顧,給她做飯,送她代表夢想的樂器,爲她的離去而痛哭流涕。

埃蓮諾來自家庭的孤獨,從小是母親的背叛、父親的酗酒、叔叔的刻薄,在一個充滿了冷漠和肮髒的家裏,她一直是孤獨的,一直想逃離,最後找到了會彈吉他的男友,卻發現依然無法釋懷內心的孤獨而又無法面對現實的殘酷而分手。

最後與雷吉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便成就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孤獨合並升華。

結語

《如晴天,似雨天》以治愈文藝片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關于夢想、成長與愛的故事,最後以開放式的結尾帶給人深深地思考。

電影的社會意義在于給人們展示了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是無法代替一份來自親人的陪伴與關懷,家庭中的相親相愛是社會最基本的杜絕孤獨的方式,每一個人原生態家庭所帶來的影響都是一生一世的。

這些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並對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對家庭的責任的思考,讓愛與陪伴成爲家庭的主旋律,才能夠解除人靈魂孤獨的根源,讓每一個孩子都身心健康地成長是每一個家庭的首要任務。

0 阅读:16

青梅侃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