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換帥,80後張凱成爲了校長,年僅44歲,最開始是一名講師

飛魚談教育 2024-05-16 16:28:31

5月,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煙台大學幾所高校迎來集體換帥。

在魏志強、楊赟、張凱、盧國強、郝曙光等幾位新的高校領導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青島理工大學的新校長張凱,與其他幾人相比,他更加年輕,出生于1980年的他是標准的80後,今年才44歲,可謂年輕有爲。

曾經,高校的領導都還是以60後或70後爲主,沒想到如今都有80後當上大學校長了,挑起了高校的大梁,時間過得可真快。

雖然青島理工大學不是985,也不是211,但這所高校是山東省屬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計劃”建設單位,是很多山東考生心儀的大學之一。

能夠在這所高校當老師,需要一定的學曆和教育背景,能夠成爲這所高校的校長,更說明張凱有很多過人之處,有很強的實力和工作能力。

先看看張凱的教育經曆,張凱是四川南充人,2002年,他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獲得本科學位,2005年和2008年,又在母校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211高校,張凱高考能考入這所大學,高考成績應該是相當優異,本碩博連讀並順利畢業,也足以說明他不僅有天賦,還有很強的科研動手能力。

博士畢業之後,張凱並沒有止步,于2007-2008年赴美國深造,在塔爾薩大學A.C.Reynolds教授課題組博士聯合培養。

2008年,張凱從美國返回國內,並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石油工程學院擔任講師,2010年升爲副教授,2015年又評上了教授。

2021年,他被任命爲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今年5月,再次獲得提拔,成爲了青島理工大學的校長。

令人欽佩的是,張凱不僅職場順利,從講師一路做到了大學校長。

一直從事智能油田開發理論與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負責並參與多個重大課題項目的他,在科研領域也碩果累累。

發表了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70余篇,獲省部級獎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編寫著作2部,其科研成果,爲國家開采油氣資源做出了貢獻。

而且,作爲教授、博士生導師,工作多年也培養了衆多優秀學生,想必已是桃李滿天下。

張凱作爲一名80後,能夠成爲青島理工大學的校長。

說明他的個人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認可,這次提拔他,也是希望他帶領青島理工取得更好的教學成績和科研成果,帶領高校實現發展。

客觀地說,有學曆又有能力,就應該獲得提拔重用,而且,40多歲正處于事業上升期,思維活躍,與學生之間的年齡相差不算大,能夠更有效地溝通和管理,高校管理隊伍年輕化,對學校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張凱成爲大學校長,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我覺得,稱得上是一個普通人逆襲的經曆,非常勵志,鼓舞人心,讓人期待。

一方面,他最開始只是211大學的講師,誰能想到,過了16年之後,他能一躍成爲大學校長,扛起帶領一所高校向前邁進的責任。

當然了,職務升遷的背後,也是無數的汗水和努力,從講師到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再到副校長、校長,不管哪一步都很不容易,看起來是一份耀眼的成長經曆,但背後是無數的付出,以及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

另一方面,張凱不是一個普通的管理者,他還是一名教授,衆多的科研成果和論文成果說明,他在學術領域是一位行家,有這樣的學者型校長帶領青島理工,青島理工在科研領域的表現令人期待,或許會擁有更多高質量的論文和發展。

此外,張凱出國留學返回國內發展,家國情懷同樣讓人稱贊,發表100余篇論文,也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或許,正是家國情懷,理想和個人前程結合在一起,讓自己不斷在科研領域攀登高峰,在職場上獲得重用。

這種情懷,這種奮鬥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欣賞和支持,也堪稱青年學生的榜樣。

0 阅读:352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7:07

    還是有貴人提攜,不然這樣的211畢業出來能做到學院院長就很厲害啦!

  • 2024-05-17 20:16

    100多篇?每個月都有發表?啥腦袋?

飛魚談教育

簡介:分享教育熱點資訊、學生的趣味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