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警惕老騙術新“馬甲”!起底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套路

李旭團隊 2024-03-18 14:44:39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批投資項目:中央數字貨幣、數字經濟養老……怎麽樣,看著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如果再有人告訴你,“這項目的資金主要來自國家,屬于國家機密,千萬不要告訴外人,只要投資將來就是幾百上千倍的回報”。對于這類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您會相信嗎?其實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的老把戲,有關權威機構和媒體多次嚴查和曝光。可爲什麽屢屢又能沉渣泛起呢?這些所謂投資項目到底換了什麽樣的馬甲與話術?有哪些新套路呢?

福建漳州市的林師傅幾年前從一個朋友那得到信息,有個投資項目很不錯,回報率非常高。出于好奇,林師傅進入了一個叫做“盛世中華”的投資群。群裏推介的是一個數字化貨幣項目,搞得還很神秘,每個身份證號只能買一單,最少一百元就能起步,最多只讓投1000元,半年就能有50倍的回報。林師傅心動了,用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證一共投了5000元。

林師傅:“(推薦人宣稱)張健董事長給國家投資了數字化貨幣,投資規模挺大的,返還得也快、也高,所以我投進了幾千塊錢。”

這裏提到的張健董事長曾經從事非法傳銷,其操控的五行幣傳銷組織涉案金額達十幾個億。就在林師傅投資不久,張健因傳銷罪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不過,林師傅的推薦人江某連卻這樣告訴林師傅,盛世中華是個國家秘密項目,張健被捕判刑,其實是國家下的一盤大棋。

國家下了盤大棋,把這個張健董事長給假裝抓起來——這樣的劇本可真是充滿了想象力。而林師傅竟然也信了。在進入項目群以後,江某連主動添加林師傅爲好友,爲他解答問題,成了林師傅的上線。

高額回報、國家出面保護,這些說法讓林師傅對這個項目充滿了期待。可等了大半年,投入的5000元也沒見到一分回報。等林師傅去追問時,江某連說,這個項目是秘密進行的,要等上市以後才有回報,還要求林師傅爲國家繼續作貢獻,繼續投入。于是林師傅又陸續投入了兩萬多元。可三四年過去了,不僅回報沒有,本錢一分也要不回來,最終,林師傅選擇了報案。

經警方調查,這起詐騙案件組織者爲邢某忠等三人,都曾是張健傳銷組織的骨幹。他們發現國家秘密投資項目這類話術很容易騙取老年人的信任,是個來錢快的門路,于是三個人另起爐竈,編造了這個國家數字化貨幣項目進行詐騙。本來並沒有多大把握,沒想到上當受騙的人還很多。

警方介紹,“盛世中華”項目屬于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這種詐騙手法始于20世紀80年代,詐騙分子通常打著國家、民族旗號,通過僞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編造國家相關政策等手段,虛構項目,實施詐騙。

近些年,此類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又有了不少新花樣,呈現出新特點。詐騙分子也知道緊跟社會熱點,編造一些涉及慈善、扶貧、養老、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項目名稱,並利用新型網絡社交工具來拉人頭。不過換湯不換藥,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 陳士渠:“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不斷升級,融合了電信網絡詐騙的一些犯罪手法。一是幕後金主藏匿境外,遙控指揮境內代理人推廣實施詐騙項目,近期出現的雲數貿、智天金融、智能制造、中國制造等,新型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項目的幕後團夥及窩點均藏匿境外;二是通過微信群、QQ群等網絡群組或者騰訊會議、釘釘會議等渠道發展下線,推廣項目培訓洗腦像病毒一樣,在短時間內形成裂變式擴散;三是開發虛假項目APP,利用人工智能換臉和音視頻剪輯等技術,僞造與國家領導人合影圖片或講話音視頻,對詐騙項目進行包裝造勢。”

2023年5月,漳州市公安局對“盛世中華”項目詐騙案收網,抓獲17名骨幹成員,涉案總金額超過2億,受害人涉及全國多地,共一萬多人。調查顯示,這個詐騙團夥組織嚴密,共有五級代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在線下拉人,拿到相應獎勵。各級代理一共能分得20%的抽成,還能根據業績拿到相應獎勵,不過大部分資金都被三個幕後組織者獲得。

這類新型民族資産詐騙還存在一些共同特點,比如參與人數多,單個項目參與人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人。涉案金額大,雖然每一筆投資不多,但幕後金主獲利巨大。另外,項目時間短,從開始推廣到最後封盤,一般只有2到3個月時間,原來的項目結束後,詐騙團夥就會啓動新項目。

在吉林省,另一起民族資産詐騙單筆詐騙金額就只有不到30塊錢,但幾個月內受騙人數多達五萬人。2023年9月,吉林省磐石市公安局得到線索,當地居民董某雨及其家庭成員涉嫌參與了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教導員 康亮:“通過購買股權書的群衆了解到,這是一個投資29.9元就能獲得110萬元回報的項目。”

這份股權書聽起來可真是挺唬人,上面宣稱,這是國家“十四五”項目之一,叫做數字經濟養老企業戰略。投資人只需要花29.9元買下這份股權書,就可以在一年內獲得110萬的高額回報。投入29.9元,一年內就能變成110萬,足足翻了36000倍,這個天上掉的餡餅實在是太大了。不過雖然荒唐,依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相信。

磐石警方調查發現,董某雨網店銷售的股權書實際發貨地是在山東省煙台市,警方隨即趕到了煙台。董某雨、吳某龍和另外一個團夥參與者劉某香同樣是發現這樣的詐騙名目能快速賺錢,于是共同編造了這個“十四五數字經濟養老”項目進行詐騙。不過,這樣像天方夜譚的賺錢神話,爲什麽總是有人相信,並花錢購買呢?這背後,詐騙分子也花了很多心思。

犯罪嫌疑人 董某雨:“我們需要有一個依托,讓更多的人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吸引更多的人去購買合同,就在網上扒了一些紅頭文件,進行了拼接然後虛擬一些事實。”

這個所謂的國務院辦公廳紅頭文件,就是這個詐騙團夥合成的虛假文件。連文件的名稱都是有著明顯錯誤的語句,然而,依然騙過了很多人。詐騙分子還在文件中杜撰出了數字經濟中央決策部這樣子虛烏有的部門,劉某香給自己安了個名頭——國務院數字經濟中央決策部部長,還僞造了自己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通過微信群、QQ群、視頻頁面等大肆宣傳。

爲了讓投資者更沉浸在這個虛假的語境中,詐騙組織者煞有介事地要求大家遵守各種嚴格的規定。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偵查大隊三中隊中隊長馮致赫:“實際是他們精心設計的話術,就是爲了更具有迷惑性顯得更真實,他們打出了國家的感情牌,要求參與者不能購買國外的産品,只能購買國貨,這樣的話更能迷惑大批的老年人。”

52歲的陳女士就是被這種說法迷惑,在朋友推薦下,花29.9元買了一份股權書。不過,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到期後,承諾的110萬元一分錢沒有見到,陳女士問過幾次,上線就說等一等,直到警方介入,陳女士和很多受騙者一樣才知道這是一個騙局,不過她並沒有選擇報警。29.9元這個投資金額,正是詐騙人員經過精心考慮而設定的。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 盧紹彬:“因爲很多被害人認爲 29.9數額比較小,即使被騙不會選擇報警;另外,犯罪嫌疑人認爲他們的詐騙單獨金額只有29.9,公安機關可能不會深入追查這個事。”

爲了讓受害人不要去報案,詐騙分子還編造出“要爲國家嚴格保守秘密”這樣的話術,而許多受害者竟然也真的相信了,甚至在警方找上門來,也不願意承認參與過投資。

警方介紹,此類詐騙案件中,上當受騙的以中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上人群爲主。他們的信息相對封閉,並且渴望有社交活動,因此更容易被誘騙上當。

從2023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批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團夥,共破獲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團夥180余個,涉案金額15億元,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已經部署2024年的全年專項行動,堅決打擊民族資産詐騙犯罪。公安機關同時提示,民衆特別是中老年人要增強防騙意識。

國家項目、國家機密、國務院紅頭文件,不法分子造假毫無底線,無所不用其極,但千變萬變,不論這些人怎麽換馬甲、編話術、造概念,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就是讓你掏錢。像節目裏的這幾起案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次投入的金額比較少,這會讓不少人失去警惕,認爲就算是被騙了,也騙不了幾個錢。但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才讓不法分子屢屢得逞。對于這類犯罪,一方面相關部門和平台、企業要加大打擊和防範力度,另一方面,公衆自身也要提高識別能力,不要有僥幸心理。還是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卻很可能有陷阱。

[此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並不代表本平台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0 阅读:0

李旭團隊

簡介:民間知名人士創辦,旨在宣傳、預防、曝光各類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