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把"放量上漲"與"縮量上漲"搞清楚了,你離財富自由就不遠了

王志剛 2024-04-24 09:15:20

真正的幹貨,都是看一遍似懂非懂,過幾年再看又有新的感受。

很多人對成交量不理解,或者對成交量進行想當然的解讀。歸根結底可能還是不知道什麽是成交量?買方和賣方成交後,才會有成交量。買的人覺得未來價格會上漲,賣的人覺得未來價格會下跌,所以才能形成交易。如果所有人對未來看法都一致,就不會有成交量。

比如在10元的價位上,成交量是100手,也就是多方買了100手,空方賣出了100手。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多空雙方在10元這個價位産生了分歧。成交量的本質,就是多空雙方的分歧。

成交量越大,多空雙方的分歧也就越大。但是,成交量的大小取決于多空雙方中力量小的那一方。比如在10元這個價位上有200手多方,有100手空方,最終成交量體現爲100手。

股票長期成交量減少,就是股票走勢開始低迷的信號,如果在大盤縮量的狀態下出現的話,這個信號就越強。股票上漲可以通過大的成交量或成交量逐漸放大來確認其走勢;股票成交量情況是股票對大衆的吸引程度真實反應,當大衆看好某個股票時,股票就會有很多人買入,持有該股票的人會持股待漲,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同理,如果大衆對該股票不看好,持股的人會賣出,空倉的人不會買入,從而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

我們先看幾種常見的情形:無量漲停:多空雙方分歧小,持有者(潛在的空方)不願意賣出,多方占絕對優勢。上漲趨勢中,成交量很溫和,沒有放量:空方不願意賣出,多空分歧較小,未來繼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大。股市中,股票的持有者是潛在的空方,而現金持有者是潛在的多方。因爲你持有股票的話,你唯一能對股價産生影響的行爲就是賣出,不管你看空還是看多。反之,現金持有者對股價産生影響的行爲只有買入。上漲趨勢中,成交量急劇放大:隨著價格擡升,多空分歧劇烈,越來越多的持有者在賣出股票。雖然多方暫時獲勝,但也許股價只是強弩之末。下跌趨勢中,成交量萎縮:買方不足,而並不是賣方無力。多空分歧小,未來繼續下跌可能性大。下跌趨勢的末期,出現放量:多空分歧加大,可能下跌趨勢即將結束。特別注意的是,下跌初期放量並不意味著將要上漲。

成交量是輔助判斷。我反而覺得,最近新高附近的縮量,恰恰說明很多人不敢買了,是好事曆史新高附近,往往賣出盤都比較多,大家都有落袋爲安的心態。在這個位置成交量不大,說明賣出的人不多,都持股待漲;而又橫盤不動,說明敢買的也不多,不然早被買上去了。比如2019年12月的創業板指就是這樣,新高附近橫盤無量,大家都不敢買。反而是這種漲得更好

看成交量的時候,我們還要關注誰和誰發生了分歧?我們需要站在特立獨行的機構一方,而不是隨波逐流的散戶那邊。要分辨誰和誰發生了分歧,最簡單的就是看分歧發生的位置。

比如,在一輪下跌趨勢的初期,此時成交量很大是壞事,因爲墨守成規的大多是散戶。但如果下跌趨勢已經形成,此時市場出現分歧,即成交量變大,大多是好事。因爲心灰意冷的散戶從來不會帶領趨勢的改變。

股諺有雲:市場走壞時,地量是地獄;市場走好時,地量是天堂;市場震蕩時,先縮到地量再放量是向好的信號。當你准備介入某只股票的時候,此時該股票劇烈放量,可能代表著多空雙方分歧巨大。我們可以等一等,等成交量縮小,多空對戰有結果(股價選擇方向)再順勢而爲。分析成交量的意義不大。行情好,賺錢效應強,大家就會頻繁交易;行情不好,賺錢效應弱,大家連股票軟件都不想看。

賺錢的時候,大家情緒高,每天恨不得都買賣幾筆;虧錢的時候,大家情緒低,軟件都不想打開,只想躺平裝死。這也是牛市成交量高,熊市成交量低的背後邏輯。

還有種情況,從宏觀角度看,牛市的成交量遠大于熊市,不是因爲多空雙方對牛市的分歧大,而是行情好的時候,賺錢效應顯著,大衆更願意頻繁買賣。大家可以看下自己賬戶,是不是大部分交易都發生在行情好的時候?下跌的時候,初期可能還有點買賣,後期大多數人都趴著不動了,哪裏還有成交量呢?

如果說股市有什麽規律的話,最本質的應該是多數人會虧損。所以,與其請教別人怎麽賺錢,不如看他們是怎麽虧損的,畢竟大多數人都會虧。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觀察大多數人,看他們在想什麽,在做什麽。如果你想的做的和他們一樣,你的結果也就是和他們一樣。大多數人的投資行爲,有何共性特點呢?第一點,截斷盈利,賺一點就落袋,讓虧損奔跑。假如有100位投資者,在10元買入了某股票,一個月後該股票漲到11元,很可能70位投資者就會選擇落袋爲安。但如果該股票一個月後跌到9元,可能賣出的只有30位。這也是牛市成交量不斷放大,而熊市成交量持續低迷的原因。牛市時,大家賺一點就跑,然後又去買其他股票,交易熱情高,恨不得十分鍾看一次賬戶;熊市時,大家對虧損的不斷增加無動于衷,都幻想著反彈後落袋爲安,最後不得不臥倒裝死,股票賬戶密碼都忘了,成交量肯定沒多少。結果是,大多數人永遠是在多次小賺,最後一次大虧。

“感覺”不靠譜,要根據固定的策略信號。再者,現在是震蕩市,就是不斷小虧的時候。輕倉試錯,之所以去試錯,而不是等大家都覺得上升趨勢來了再做,就是想有點成本優勢。另外,你碰到的是震蕩行情,真正的大趨勢面前,晚買一點是沒有關系的。

前段時間有個笑話,問:平時不炒股的親戚開始問股票了,這是見頂的信號嗎?答:還沒有,見頂是他給你推薦股票。

其實,每一輪牛市中,很多老手的收益都不如新手,特別是經曆過熊市的老手。

爲什麽?因爲新手敢加杠杆,敢重倉長拿,敢越跌越買。這樣幹,可以對很多次,但只要錯一次,就徹底輸了。更重要的是,新手不是在底部就這麽激進,而是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漲,他們才慢慢變得越來越激進。即股價的上漲,會改變人的主觀情緒。

牛市中,大多數人都會賺錢;熊市中,大多數人都會虧錢。一輪牛熊後,最終賺錢的是少數人。在牛市比收益,沒有意義,因爲你不知道收益背後冒了多大的風險。哪怕是巴菲特,在瘋狂的牛市,也難逃被嘲笑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老手,發現自己讀這麽多書,學這麽多專業策略,竟然沒有隔壁大媽一哄而上管用,此時,他們也會抛棄所有的知識,轉頭跟著大媽們沖進去。這是人性。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淺見,成交量是買賣的重要輔助指標,人性在成交量的變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成交量只能是輔助,告訴我們當下可能發生了什麽,投資的本質永遠是公司基本面和股價趨勢。

以上,與君共勉!

0 阅读:11

王志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