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動鞋服品牌誰在賺錢?安踏一年淨利潤破百億,李甯下滑21.6%

新潮商評論 2024-04-06 22:55:44

2023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明顯優于社會消費品零售整體水平(7.2%)。其中,運動鞋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行業座次重新排定,頭部品牌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究竟誰在賺錢?誰在下滑?我們一起來看看:

361°錄得近十年最快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至84.2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8.7%至9.61億元;兩大核心産品——鞋類及服裝的銷量分別同比增加23.0%和9.8%。品牌先後簽約尼古拉·約基奇、阿隆·戈登等球星,不斷提升影響力。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361°是“消費降級”趨勢的受益者。其在國內的5,642個銷售網點中,有76.3%位于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産品主打性價比,主要鞋類産品覆蓋200元至600元中低價格帶。

特步業績同樣創新高,營收143.46億元,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9%和11.8%。創始人兼CEO丁水波表示:“我們于跑步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持續推動集團的業務增長。”去年12月公司宣布以6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的價格,收購 Wolverine在2019年合資公司所持權益以及索康尼在中國40%的知識産權。至此,全資持有索康尼(Saucony)和邁樂(Merrell)大中華區鞋的營運權。

傳聞即將私有化的李甯,營收同比增長7%至276億元,但淨利潤同比大跌21.6%至31.87億元,連續兩年出現下滑。這主要是受銷售費用率提升等因素影響。過去一年品牌營銷不斷,繼續與肖戰合作的同時,還與時代成年團達成合作,並舉行簽約球星吉米·巴特勒、德懷恩·韋德的中國行活動。這也導致廣告與宣傳開支猛增,同比增長9.5%至25.96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提升9%,是自2020年以來的新高。

安踏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去年實現營收623.56億元,同比增長16.2%,創下曆史新高;淨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34.9%至102.36億元。作爲對比,其營收相當于2.26個李甯、4.35個特步、7.41個361°,比這三家的總和高出上百億;淨利潤幾乎是其他三家總和的2倍,增速還處于領跑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毛利率達到62.6%,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創下曆史新高。這主要與DTC模式(Direct To Customer,指直面消費者的營銷模式)推行及折扣改善有關。

分品牌來看,安踏主品牌營收增長9.3%至303億元,幾乎占到總營收的一半(48.6%);FILA(斐樂)營收同比增長16.6%至251億元,占比40.3%;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營收同比增長57.7%至69.47億元,占比達到11.1%。

在最新出爐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安踏掌舵人丁世忠以380億元的身家蟬聯廈門首富。除此之外,他的哥哥丁世家、妹妹丁雅麗和表哥王文默同樣榜上有名,身家分別爲370億元、120億元和110億元。

國際品牌方面。主打瑜伽服的Lululemon(露露樂蒙)是近年來沖出的一匹黑馬,中國大陸已是其第一大國際市場,占比10%,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營收約9.64億美元,同比大漲67.2%。截至2023財年底(截至2024年1月28日),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達到127家,本財年有一半的新店都開在此,淨開28家新店。

盡管全球業績不佳(以歐元計算營收同比下降4.8%,31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但阿迪達斯在華營收表現亮眼,同比增長8.2%至31.9億歐元,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36.8%的強勁增幅,已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正增長。CEO古爾登表示:“2023年是阿迪達斯在中國重回增長的轉折之年”,預計2024年大中華區營收將實現兩位數的增幅。

2024財年第三財季(截至2024年2月29日),耐克大中華區實現營收20.84億美元,同比增長5%,保持六個季度連續增長。EBIT(息稅前利潤)7.22億美元,同比增長3%,是除北美市場外唯一實現盈利正增長的地區。

寫在最後

自從2021年趕上阿迪達斯中國,2022年超過耐克中國後,安踏進一步鞏固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頭把交椅。值得注意的是,安踏+李甯已超過耐克中國與阿迪達斯中國的總和,換言之,國産企業已經占據中國市場主導地位。

2024年是“體育大年”,有巴黎奧運會、歐洲杯、美洲杯等重要賽事,這也爲各大品牌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大舞台,誰能抓住機會更進一步?我們且拭目以待。

0 阅读:3

新潮商評論

簡介:追蹤科技、制造業、大消費領域最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