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書頁裏的心跳——三門峽市第一小學第37期讀書交流會

星耀見聞 2024-03-05 14:42:24

閱讀,是一種修爲,分享是一種深邃,讓知識翻倍的方法就是將知識分享給他人。2024年3月3日,三門峽市第一小學的老師們開展第37期線上讀書交流會,捧著心愛的書,一起用手慢慢摩挲粗糙的紙頁,一起傾聽書頁裏的心跳……

1.《愛的教育》

唐劍紅老師:《愛的教育》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情感教育的寶典。它通過真實、細膩的筆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愛的力量。愛不僅僅是對家人的關愛、對朋友的友情,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正是這種愛,讓我們能夠克服困難、面對挑戰,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宋磊波老師:《愛的教育》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情感的書。在現代高度發展的社會裏,這些樸素的、源于自然、發乎內心的“大愛”與“小愛”尤其顯得彌足珍貴!世界在進步、科技愈發達,但人類的愛永遠是可以戰勝一切的、無堅不摧的力量。

2.《做最具成長力的教師》

李曉瓊老師:教師的成長是一個由迷茫到澄澈、由混沌到練達的過程。教師的成長力是教師潛心鑽研和自主成長的能力,而具有成長力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執著曆練的教師。

魏海燕老師: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師的責任,以及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重要性。我會將這些理念和原則運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並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3.《從平凡到卓越》

朱旭瑞老師:讀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從平凡到卓越的過程需要立足現實、認真做事,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積極思考問題,並且培養自律的習慣。

郭鳥峽老師:優秀的教師絕不是一名教書匠,他必須是一位教育教學研究者,要培訓,要收集材料、積累資料,寫論文,經常上研討課或公開課,才能成就優秀教師的成果。

4.《家校溝通,你沒有痛過你不會懂》

薛拴麗老師:學生在知識學習上教師起著更大的作用,但在孩子的成長中永遠離不開家長,我們要想辦法讓家長成爲我們教育學生的同盟軍,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王雪燕老師:在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應當信任彼此,攜手同行,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密切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5.《我這樣做老師》

劉輝蘋老師: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生活;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調整需要,善于比較;善于堅守快樂的陣地——不快樂多因自尋煩惱。面對繁重的工作安排,學會放松,不自尋煩惱,是做一名快樂老師的密碼。

趙秀梅老師: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千差萬別的。我們要想把教育工作做好,就要有充分的創造性,最終我們也就根據學生的差異,培養出來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人才。

6.《重讀蘇霍姆林斯基》

景潇老師:李鎮西老師在書中寫道:“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我們要守住自己樸素的教育心。”雖然我目前尚未成爲一名真正的教師,但是我希望、渴望在追求“真教育”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教育心。

張海東老師:教育應是有意思的,應是站在孩子們的角度說的:好玩的、妙趣橫生、其樂融融、心花怒放、歡呼雀躍......,或是教室裏教師講的一個跌宕起伏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師生之間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讓風筝在藍天寫詩。

7.《教育,可以這麽生動有趣》

王敏老師:在教育中,我們要射中育人的靶心,不能單憑用力,更重要的是優化思維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優化思維方式是教師成長的最佳路徑。

李敏老師:讀著鄭老師的文字,仿佛走進了她的內心,與她並行這條教育路。她用美好的心態告訴我們,教育路上,拾起師生間散落的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鏈,輕輕撫摸,那一顆顆珍珠的故事,會讓我們感受到教育之路會有聲有色,生動有趣……

感受文字的力量,汲取文字的精髓。交流活動中,老師們用樸實而充滿智慧的語言,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與工作實際相融合,充實自我,重塑閱讀曆程,碰撞出許多別出心裁的教學創意和育人心得。

開卷有味,閱讀有光。在教師們的分享與思考,交流與感悟後,組長們對各組的讀書情況也一一進行了總結。

與書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質量,有生機。三門峽市一小的老師們將會繼續與書同行,傾聽書的聲音,記錄閱讀的時光,也會繼續教育生涯的心靈之旅,讓我們的

教育一路書香,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厚重深沉。

0 阅读:2

星耀見聞

簡介:發現生活點滴,傳播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