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結束後,超10萬美貌的越南女兵無人敢娶,三大原因令人心酸

文史達觀 2024-02-04 12:02:53

越南女兵,是越南戰爭時期一支令人矚目的存在。

相關資料顯示,當年參戰的越南女兵占比總兵力10%左右,越戰結束後,至少有10萬女兵走下戰場開始新的生活。

越南戰爭之所以會選擇女兵參戰,核心原因有兩個:

1、效仿當年蘇聯衛國戰爭,不少女兵參戰,並在戰爭中表現出了很多男兵所不具備的能力。

2、越戰時間持續較長,到了後期男兵數量銳減,補充困難,只好女兵出戰。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越南女兵作戰異常勇猛,甚至表現出了不遜色男兵的戰鬥力。她們在長達20年的戰火歲月中,以堅韌和英勇的姿態爲保衛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等到越戰結束後,那些曾經勇武的“铿锵玫瑰”卻面臨了嫁人難、社會認同度不高的窘境,她們與蘇聯女兵的境遇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

究其根本,核心有三大原因,今天文史君爲大家進行解讀。

一、男女比例失衡

越戰帶給越南的不僅是創傷和沉痛,還有更爲嚴重的人口失衡,尤其是男女比例的失調。

據估計,越南在戰爭中死亡的士兵和平民總數達到了驚人的360萬,其中絕大多數是男性。這一現象導致了越南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甚至達到了驚人的1:7.

爲了解決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戰後越南政府特意實施了“一夫多妻”制度。這種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女性的婚姻問題,但也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

在越南,本來女性的地位就比較低下。實施“一夫多妻”制後,越南女性的地位更加不平等,這對婚後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這樣的制度實施後,使得原本就想解決越南女兵的問題更加凸顯。

由于越南女兵在戰爭中經曆了種種艱辛,她們的外貌和身體狀況都有了一定的影響。這時候,她們與傳統的沒有上過戰場的女性相比,本來就處于不利的局面。

再在“一夫多妻制”的加持下,男性有了更加獨立和廣泛的選擇權,越南女兵的境況更加岌岌可危,立下赫赫戰功的越南女兵成爲“剩女”也就成了曆史的必然了。

二、心智和身體遭到摧殘

戰爭是殘酷的,參加過戰爭的人一般都會發生心態和性格上的變化,女性亦不例外。

越戰中的女子,有很多都是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武裝部落,她們經曆過多場戰爭,見過各種流血犧牲事件,這些都會給年輕稚嫩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創傷。

比如,戰後很多女兵都變得脾氣很暴躁,有很多變得心狠手辣,這一下子失去了女性原本的溫柔,這樣的情形很難被男性接受,多少令人心酸。

同時,除了心智上的摧殘外,身體上的摧殘也是不可避免,難以接受的。

首先,當時生活在叢林中的女兵們,既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也沒有合適的衣服和藥品,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不利于身體的發育和成長,原本的青春和美貌也被無情剝奪了。

其次,有的女兵被俘後,遭到了殘忍的虐待和侮辱,或者有的女兵在戰鬥中負傷,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樣的情形,對于女兵來說著實過于殘忍了。

再者,有時候在特殊的情況下,或爲了生存、爲了獲得秘密情報等,通常女兵爲了國家大義,也會犧牲自己的小我。但這樣的情形,在戰後通常會遭到男性的歧視。

三、容貌被磨難剝奪

越戰結束後,其實很多女兵還算年輕年齡不大,但實際呈現的容貌卻與年齡很不相符。

只因她們在戰爭中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摧殘,同時因爲戰爭中的惡劣環境,導致了她們本來只有20多歲或者30歲的年紀,戰後卻俨然成了四五十歲的老阿姨了。

粗糙的皮膚,深陷的皺紋,不再俊俏的容顔,成了很多男性難以接受不遠選擇的理由。

同時,在越戰期間,美國爲了盡可能地掌握主動權,他們甚至使用了生化武器。其中,橙劑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橙劑”,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除草劑,這種物品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當時越南多以遊擊戰爲主,越軍多隱藏在叢林中,美國噴灑大劑量的橙劑,不僅破壞了大片林木,也給隱藏期間的女兵們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相關資料顯示,越戰後,很多越南女兵身上普遍都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甚至影響到了面部,對容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無論怎麽說,越戰後越南對待越南女兵的態度確實不夠,還有社會歧視、心靈和身體上的傷害,也是越南女兵難以愈合的傷痛。

與之相對應的蘇聯女兵,在戰爭結束後卻得到了很好的歸屬。她們的經曆和身份,讓她們成了社會的英雄和楷模。

她們被人們贊美和敬仰,被認爲是優秀和獨立的女性,有人願意娶她們爲妻,有人願意和她們做朋友,她們能夠自由地生活。她們的榮譽和貢獻,都被人們記住和肯定了。

至此,我們只能對越南女兵表示遺憾,同時也惟願世界和平,沒有戰爭,全民安居樂業。

讀者們,關于“越南女兵戰後悲慘命運”,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0 阅读: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