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測6G,發現重大缺陷,比5G更嚴重,或淪爲固網補充!

柏穎科技 2024-05-07 12:54:00

6G標准的爭奪日趨激烈,美國拉攏日韓共同發展6G技術,日前日本有機構就測試了6G,發現6G存在重大技術缺陷,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6G商用希望渺茫,甚至可能成爲固網寬帶的補充,而無法成爲獨立的移動通信技術。

日本的DOCOMO、NTT公司、NEC公司和富士通共同合作開發6G設備,依靠他們的強力投入,成功開發全球首個6G設備,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00Gbps,速度是當前5G的10倍以上,從無線數據速率方面來說無疑是重大革新。

不過日本測試發現,6G設備也存在重大缺陷,6G數據傳輸距離僅有100米,這樣的傳輸距離根本無法將6G商業化,獨立組網基本沒有希望,可能僅是個大WiFi,只能作爲固網寬帶的補充罷了。

5G技術其實就有類似的問題,當年中國和歐洲力推5G厘米波技術,而美國一意孤行發展5G毫米波技術,結果就是因爲5G毫米波的覆蓋距離實在太短了,全球只有美國采用了5G毫米波技術,而美國的運營商在壓力下采用了5G毫米波技術,僅是將5G毫米波技術當做固網寬帶的補充,用于固網寬帶接入家庭的最後一截,並未有運營商以5G毫米波獨立建網。

5G毫米波技術采用的頻段爲30GHz至100GHz,6G技術計劃采用的頻段爲100GHz以上頻段,6G頻段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它的覆蓋範圍比5G毫米波更小,如此也就不奇怪日本采用6G設備測試發現覆蓋範圍僅能達到100米了。

當前全球已建成的5G基站,大約有六成在中國,中國建成的5G基站已達到390萬座,但是運營商已發現5G厘米波同樣存在覆蓋距離過短的問題,據稱5G基站得隔500米建一個,如此高密度的5G基站建設導致運營商難以承受巨額的投資。

更讓運營商難受的是已建成的5G網絡耗電嚴重,2020年中國移動公布的業績顯示當時僅有30萬座5G基站,耗電量就增加了五成,超高的電費讓運營商不堪重負,運營商不得不選擇在空閑時段關閉5G基站以降低電費。

到近兩年,三大運營商都轉向發展低頻5G,希望依靠低頻頻段的物理特性解決覆蓋問題和降低5G投資以及運營成本。由此可見,對于運營商來說,先進的技術參數固然重要,但是投資和運營成本更重要。

其實在2G時代就已證明了類似的問題,當時美國推出的CDMA技術更先進,但是成本更高,而歐洲主推的GSM技術雖然技術落後但是成本更低,最終全球大多數運營商都選擇了低成本的GSM,如今的5G也面臨類似的問題,運營商轉向速度更慢的低頻5G,而無法承受高成本的5G厘米波。

從2G和5G的教訓可以得出結論,如果6G無法解決超高頻頻段的覆蓋問題,降低6G的成本,那麽6G很可能會如5G毫米波那樣根本無法大規模商用,而只能淪爲固網寬帶的補充,這可能會是6G的唯一用處了!

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依靠各個設備商,拿出真正具有創新性的技術,解決超高頻頻段的覆蓋問題,如若不然僅靠增加頻譜數量的方式來提供更高的數據速度,對運營商來說並無商用的意義。

1 阅读:509
评论列表
  • 2024-05-09 01:53

    固定應用還行,信號太差,5g也是這樣

柏穎科技

簡介:分享一些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