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聞道閣》的軍人風骨海軍魂

京都聞道閣 2024-04-24 13:14:13

文丨管善建

只要有空,逢周一、周三、周五,我就會閱讀《京都聞道閣》當天發布的文章,有時還連帶翻看某作者前期的作品。

給我的感覺是,《京都聞道閣》的優秀作家很多,相對而言,勤于發表的,軍人出身的作家居多,特別是海軍出身的作家,例如崔桂忠、楊德振、吳剛,他們都是高産作家。

崔老師差不多每周三篇,幾無間斷!文章緊扣時事和熱門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楊德振老師,思維快,文路廣,已有多部作品集問世。他還是我利用平台發表作品的引路人。

警官吳剛,厚積薄發,據他自己文中所講,也是受到楊德振老師的感染,才在《京都聞道閣》平台上源源不斷地發表文章。

王成倫大校,數量不多,但質量上乘,感情充沛,文章富有節奏感和張力,發表後影響廣泛。

羅華忠老先生,性格耿直,文章真情實感,直抒胸臆,毫無遮掩,頗有特色。

鄧先許,也曾是一位水兵,從他近期發表的數篇作品看,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重親情、惜友情,好學上進又風趣愛家的人。

鄧志春大哥,近期發表作品不多,但經常在群裏搖旗呐喊,加油鼓勁,或殷勤問候。我特別欣賞他的爲人。

廖惠堯老師的作品,我之前也拜讀過幾篇,每篇都讓我感受到海軍的威嚴與親切,軍人的鐵骨與柔情。

彭化義大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一寫就是一個系列,我還有待一一細讀。

上面提到的都是海軍,另有一位作品數量頗豐,但出身于陸軍的,他就是師利國老師。他的文章,很合我的胃口,也許同是在山村出生長大的原因吧,都親曆過以前農村的苦,也享受著今日生活的甜。鄂西北,他眷戀摯愛;鄂東北,我魂牽夢繞。讀他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家鄉的人和事。

明天是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紀念日,編輯老師在“京都聞道閣作家群”裏征稿以志紀念,我不是海軍,也不是軍人,但我很敬佩群裏的海軍作家,還有其他軍人出身的作家!

夜深人靜,思緒萬千,時間所限,手機錄入文字,只能表達內心情感十分之一二。

籍此,向軍人作家們致敬!

祝願我們的海軍越來越強大!

2024年4月22日 寫于江門

☆作者簡介:管善建,籍貫湖北麻城。某合資企業管理人員,江門市政協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