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發現3只“蜜狗”,身體嬌小卻凶猛異常,常聯手追捕獵物

動物速遞 2024-04-15 17:25:34

雲南保山市施甸縣,坐落于雲南省的西部邊陲,緊鄰怒江東岸,這片土地自古以來便以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而著稱。這裏,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更因其長期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使得全域的生態環境得以完好地保留。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上,植被繁茂,覆蓋率高,爲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

施甸縣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堪稱自然界的寶庫。衆多珍稀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不乏國家重點保護的對象,這些“奇珍異獸”的存在,爲這片土地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近日,在施甸縣善洲林場及其周邊區域的密林中,紅外相機捕捉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的珍貴影像。這一發現不僅證明了施甸縣生態環境的優良,也體現了當地在生態保護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黃喉貂的優雅身影,在鏡頭中展現出它的靈動與野性,爲這片土地增添了更加豐富的生態色彩。

畫面中先是一只黃喉貂快速跑到了鏡頭前的的一棵大樹下,只見它左顧右盼,仔細地偵查了四周,發現沒有任何異常之後,才放松了警惕。接著這只黃喉貂竟四腳朝天睡起了覺。不過這份甯靜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被另外兩只黃喉貂的出現打破了。

過了幾秒鍾,附近的一棵樹上先是跳下來了一只黃喉貂,在它下地之後,就迅速跑走了,一下子就消失在了鏡頭前。緊接著,第二只黃喉貂也從樹上跳了下來,追著第一只就迅速跑了出去。

睡覺的這只黃喉貂也發現了這一情況,然後它擡頭瞥了一眼,就迅速起身,也往同一方向追去了。從這一情形來看,這三只黃喉貂應該是一夥的。雖然它們經常單獨行動,但偶爾也會聯合起來。尤其是面對大型獵物的時候,黃喉貂更是經常合作狩獵。

黃喉貂,這一鼬科的小精靈,盡管體型嬌小,卻擁有著修長而矯健的身姿。成年後,它們的體重雖輕,僅約2至3公斤,但體長卻能長到56至65厘米。它們的耳朵短小而圓潤,腦袋則呈現出優雅的三角形,頭部尖細,仿佛凝聚了自然的精華。

黃喉貂的身體線條流暢,呈圓筒狀,盡顯其柔韌性。雖然四肢並不修長,卻異常強健有力,爲其在森林間穿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使其行動速度極爲迅捷。它們的毛發色澤獨特,以黑色和黃色爲主,交織成一幅自然的畫卷。

腦袋和身體後半部呈深邃的黑色,而身體中間部分則閃耀著明亮的黃色,喉胸部更是毛色鮮黃,猶如鑲嵌了一顆璀璨的寶石,這也是它們得名黃喉貂的原因。在民間,黃喉貂有著豐富的別稱,如青鼬、黃猺等。

黃喉貂對環境有著非凡的適應能力,所以它們能夠在我國衆多地方生存下去。它們偏好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各類森林,無論是茂密的針葉林還是郁郁蔥蔥的闊葉林,都能成爲它們的家園。

受限于其嬌小的體型,黃喉貂的主要獵物多爲小獸類,如活潑的松鼠、靈動的鼯鼠等。然而,當它們集結成群,協同狩獵時,卻能展現出驚人的力量,捕殺一些中大型的獸類,如矯健的小麂、優雅的林麝,甚至是強壯的野豬。

在長青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曾幸運地捕捉到了兩只黃喉貂合夥追捕林麝的精彩瞬間,這一幕充分展現了它們的智慧與團結。除了捕食動物性食物外,黃喉貂也樂于品味野果、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對蜂蜜情有獨鍾,每當發現蜂巢時,都會展現出無比的興奮與專注,因此,黃喉貂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爲“蜜狗”。

別看黃喉貂的體型只有幾公斤那麽一丁點大,但是它們可是一種十足的猛獸,即便是面對體型比它大數倍的對手,它們都敢直接面對,二話不說沖上去就是咬。現實中也有許多黃喉貂戰勝大體型對手的案例,比如黃喉貂打贏猴子,甚至傳聞有黃喉貂甚至重傷過一只名叫“坪坪”的大熊貓。

單個的黃喉貂可能在對付大型獵物時難以招架,但它們十分聰明。單挑不行,那就合起夥來狩獵。所以在面對小麂、斑羚、野豬等獵物時,黃喉貂通常不會單獨行動,它們會三兩只合作,一起追逐獵物。在追捕獵物的時候,它們行動非常迅猛,有著超越它們這個體型的霸氣。

合夥狩獵的黃喉貂幾乎是無敵的,包括野豬、林麝、毛冠鹿在內的諸多體型較大的獵物,都會成爲它們的盤中餐。黃喉貂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0 阅读: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