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推全托管新模式迎戰抖音和拼多多,“低價三國殺”誰能勝出?

闫躍龍 2024-03-25 17:59:26

2024剛開年不久,電商行業的低價戰場,已是硝煙彌漫。

據媒體報道,抖音電商將“價格力”設定爲2024年優先級最高的任務,確定了49個低價格帶重點類目以及87個絕對低價類目,以樹立在消費者的低價心智。

京東在低價上也有新動作。

據京東內部人士爆料,京東從去年11月開始試水一種新模式:京喜直營。該模式源于京東集團旗下的特價購物平台——京喜平台。該平台一直高舉低價大旗。

目前,京喜直營模式已經有幾百款商品在售,銷售火爆,以一款襪子商品爲例——它將低價做到了極致,每雙襪子均價不到1元,目前已累計銷售1000萬雙。

加上另一電商巨頭拼多多,可以看到,電商行業正在形成京喜直營、抖音電商與拼多多之間新的“低價三國殺”。

如今的問題是:到底誰能勝出?這場來勢洶洶的低價大戰,又將給消費者、品牌、商家乃至行業帶來哪些震蕩與變革?

電商價格戰,殊途不同歸

在許多人看來,打價格戰的方式很簡單:看誰的商品價格更低。但事實上,電商實現低價的過程,往往決定了其低價的極致程度以及是否可持續,甚至是未來可能到達的高度。

抖音電商和拼多多的低價實現路徑,大體類似。這兩家電商的低價策略屬于平台模式,也就是平台以低價爲指揮棒,驅動商家比價,更低價的商品才能獲取更大的流量、補貼。

其中拼多多做得最極端,在流量分發上,幾乎只考慮商品價格這個因素。

相較而言,京喜直營比較獨特,既不是京東賴以起家的自營模式,也不是平台模式,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了第三條路:一站式全托管模式。

京喜直營模式,來源于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提出的十節甘蔗理論。這一理論將消費品行業的價值鏈,分爲創意、設計、研發、制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十個環節。

在京喜直營模式中,京東承擔了定價、營銷、交易、售後的環節,占據了更多的甘蔗節數,而廠家專注于生産和發貨。

“我們每周開3次選品會,中心議題是洞察用戶需求,選對商品,然後摳成本,把商品價格打到最低。原材料多少錢,工人工資多少錢,包裝多少錢,客服、廠房成本多少錢……毫不誇張地說,是一分錢一分錢地在摳。” 京喜直營采銷負責人這樣說。

換言之,京喜直營團隊和廠家的工作重心,在于通過爆款模式來降低成本,並且不斷優化整個商品鏈條,從而實現商品的極致低價。

這具體是怎麽做到的?

一方面,京喜直營的商品都是和工廠直接合作,商品直接從工廠到消費者手裏,最大程度削減了中間環節,省掉了中間流通成本。

另一方面,京喜直營瞄准下沉市場月收入1000元的人群,從需求出發,重新審視産品設計、包裝、物流等各個鏈條,最大程度優化成本。用京喜直營采銷負責人的話來說,“滿足最核心的需求,而去掉那些花裏花哨、可有可無的溢價。”

以上面那款襪子爲例,就能清晰地看到這種理念帶來的成本優化。

一般而言,襪子多是用盒子甚至比較高級的禮盒包裝,僅此一項,成本就高達2元。實際上,如果不是送人而是自用,這種包裝對于消費者並無實際用處。

在京喜直營采銷團隊的建議下,這款襪子的廠家采用了塑料袋包裝,僅此一項就節省了75%的成本。

這種成本優化,甚至是不走尋常路,敢于顛覆傳統。

長期以來,包裝襪子的方式是打卷,並用標簽粘合。但是,京喜直營采銷團隊在調研中發現,這種做法對消費者無太大意義,很多消費者反饋是“多此一舉”。

相反,在工廠端,這些做法增加了工序,也提升了成本。最終,京喜直營采銷拍板,打破了襪子産業這麽多年固有的包裝方式。這個改動看似很小,但進一步優化了成本。

這種成本優化也包括物流。京喜直營物流負責人介紹,京喜直營會深入到工廠,圍繞生産、存儲、配送的全環節,對工廠的産能、存儲效率、作業效率等進行全面的診斷分析,識別改善機會。例如,通過優化工廠的流程和布局,減少商品的無效搬運。

筆者發現,京喜直營目前在售的幾百款商品,價格都足夠低。如Type-C 6A超級快充數據線僅售3.18元,10000毫安大容量充電寶僅售29元,16包四層加厚抽紙僅售9.99元。並且所有商品都一件包郵。

抖音電商和拼多多在低價大戰中,是“裁判員”角色,不斷推動商家卷低價,但是這種做法也在招致商家反彈。例如,有商家在接受采訪時稱,某電商平台的比價工具有時候給的建議價非常離譜,“我的出廠價7.9元,它要我賣2.9元。” 相比起來,京喜直營躬身入局,主導全鏈路的成本優化。

在低價的實現路徑上,抖音電商、拼多多與京喜直營已經分道揚镳。

低價,是否一定意味著低質量?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曾經表示,電商平台大打價格戰,可能引發惡性競爭。如爲了爭奪訂單,平台和商家可能會采取各種手段,包括虛假宣傳、犧牲品質等,損害消費者權益。

這等于是給電商低價大戰敲響了警鍾。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商家表達了擔憂,如某平台商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平台讓我們卷低價,價格低的一般質量是比較差的。”

低價是否一定無法避免低質?

京喜直營采銷團隊負責人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其透露,京喜直營每個品類都有具體的品控標准,不僅在價格上比價其他平台,同時也會把控商品生産的流程標准。同樣在服務上,筆者注意到,京喜直營的商品會走京東客服,目前有實時應答、閃電退款、上門取件等服務,確保服務不打折。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平台或者一種模式,是否能在實現低價的同時避免低質,基因也是重要因素。

事實上,重視品質是京東的基因。在劉強東提出的倒三角戰略模型中,商品的購物體驗包括産品、價格和服務三個維度,這意味著京東的任何模式,都不只是從一個維度出發,而是更注重用戶的綜合體驗。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京喜直營兼顧低價與品質,也與其全托管模式有很大關系。

某些平台之所以會有商家爲了低價犧牲品質,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按照平台規則,商家如果不能實現更低的價格,就很難獲得流量。

這種做法是雙刃劍,好的方面是可以推動商家賽馬,低價者勝出;副作用是,有的商家爲了攫取流量,會不惜犧牲或者誇大商品品質。相比起來,在京喜直營全托管模式,京東擁有定價權,會在把控價格的同時把控品質。

例如,在襪子品類中,筆者注意到,有的平台上的商家標注了純棉,但打開商詳頁,實際只有50%的棉含量。而在很多消費者的意識裏,所謂純棉,應該是100%棉。

再比如,虛標和以次充好,在有的平台上很常見。聲稱2萬毫安的充電寶,實際只有1萬毫安;標注320張的抽紙,其實是偷換概念,只有80抽。到手數一數發現,竟然只有40抽。

因此,低價大戰打的不僅僅是價格,實際上也是一場綜合體驗之戰。那些忽視品質的平台,雖然短期有可能實現更低價,但也會因爲犧牲品質,而最終丟掉用戶。

不要讓“低價”成爲“代價”

電商的低價戰打得熱火朝天,消費者也沉浸于“薅羊毛”的狂歡中。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這場戰爭的另一個角色:中小商家與工廠們。

“以前我們還能靠著利潤過活,現在只能爲了銷量而拼命。”某商家這樣無奈的話語,很有代表性。

在平台模式下,很多中小商家和工廠們,爲了爭奪流量苦苦掙紮,京喜直營的全托管模式則旨在探索一條平台與工廠間合作的新路徑。

全托管模式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情。擅長生産發貨的工廠,就專注在生産發貨上,而不擅長的營銷、運營,交給擅長此道的京東。

這種模式解決了工廠在電商賣貨上的諸多痛點。

以往工廠開網店,需要自己組建運營、營銷團隊,這不僅意味著較高的人力成本,還有很高的門檻,因爲電商運營並非工廠的優勢所在。而且,在一些電商平台,工廠初期靠低價可以獲得高訂單,但是隨著價格越來越卷,流量也變得忽高忽低,導致訂單量變得極不穩定。

而在營銷上,京喜直營也有一套的專業打法,讓工廠獲得穩定的訂單。工廠也就專注在生産上,“背靠大樹好乘涼”。這種模式,讓京喜直營和工廠成爲利益共同體,勁往一塊使,將真便宜的好貨提供給消費者。

在電商低價戰如火如荼之時,中小商家和工廠們也應該受到關注。低價不應該成爲平台和商家們之間的生死博弈,莫要讓低價,成爲中小商家和工廠們承受的代價。

京喜直營、抖音電商和拼多多之間的低價三國殺,到底誰能勝出?

知名的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了一個概念:價值鏈。他認爲,一個企業的價值鏈由一系列價值創造活動組成。“只有對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實行有效管理的企業,才能真正獲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由此看來,勝出的,應該不是那些只知壓榨商家、工廠的平台,而是與商家、工廠合作的平台。不是那些只追求低價而忽視品質、服務的平台,而是以低價爲中心、兼顧消費者綜合體驗的平台。

京喜直營、抖音電商和拼多多之間的低價大戰,看似是價格戰,實則上是價值戰。這場低價三國殺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1 阅读:584

闫躍龍

簡介:剖析“互聯網+”行業大變局,尋找其中的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