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現身藏南,中方代表團先行一步,與南亞國家磋商軍事技術合作

白鯨新視點 2024-03-13 17:10:17

繼此前向中印邊境增派一萬印軍駐守之後,印度又有了不安分的小動作,而這次是印度總理莫迪親自出馬,挑釁意味不言而喻。

據報道,印度總理莫迪于9日到了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出席一場隧道項目的揭幕儀式。印度國防部隨後發表聲明,稱該隧道將強化印軍戰備能力,爲達旺地區提供全天候的通行能力。

看樣子印軍是准備就這麽跟解放軍耗下去了,又是增派兵力,又是搞後勤補給,准備在中印邊境與中方“拉鋸”。

印度總理莫迪

而單單就莫迪這一舉動來說,中方就沒慣著,我外交部在回應時,還罕見的點名了印度領導人。據環球網報道,在3月11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對于印度領導人到中印邊境東段地區活動,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已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

而對于印方在我藏南地區的一些非法主張,中方堅決反對,因爲藏南地區始終是中國領土,我們從未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眼下中印邊境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印度無權擅自對中國藏南地區進行開發。

中方還指出,印方有關舉動只會導致中印邊界問題進一步走向複雜化,並對兩國邊境局勢造成負面幹擾。這實際就是在提醒印度,要清楚自己這樣做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中方在事關領土主權的核心問題上,是不可能讓步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所以莫迪政府倘若想要以此類手段向中國施壓,那就是搞錯了對象,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警告不到24小時,印度又在其他領域打起了歪心思,對中企提出過分要求。

據《印度時報》11日消息,印度政府希望OPPO、vivo、小米等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做好“三件事”,如此才有可能緩解這些企業與印度政府長期存在的“沖突”。

這三件事分別是聘用當地人出任印度分公司的管理層、二是要求提升印度經銷商在當地銷售環節中的重要性、三是要求這些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必須與印度當地公司合作共同生産智能手機。說的好聽一點,這是印度要將外資本土化,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公開“搶劫”。

中國手機品牌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

近幾年,印度政府對包括中企在內的許多外資公司下手,動不動就羅織一些罪名進行審查,然後就是開出高額罰單,不交錢這事兒就沒完,交了錢也只能保一時平安,此類行徑充分說明印度政府非常短視,最終只會損害印度的營商環境。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印度一邊在經濟層面打壓中企、一邊又在邊境問題上蠢蠢欲動,到底是在打什麽算盤?背後又有什麽勢力在推動這一切?

首先,從印度自身的角度來說,作爲南亞“霸主”,印度一貫將馬爾代夫、斯裏蘭卡、尼泊爾等國視作爲自己的“地盤”,隨著中國在地區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印度有了“危機感”,因此擺出這麽一副示強的架勢,一是向中國施壓,二是做給周邊的南亞國家看。

中國援建的中馬友誼大橋

但很顯然,印度這套策略並未奏效,有消息稱,中國軍事代表團近日訪問了馬爾代夫、斯裏蘭卡以及尼泊爾,討論軍事技術合作等議題,這些南亞國家普遍希望中國能夠幫助他們實現國防現代化,盼望著解放軍的強援,能爲他們撐起腰杆子。

這充分說明,印度長期的霸權作風已經引起了南亞國家的不滿,他們迫切想要實現發展和繁榮,不願在被印度鉗制,因此主動的尋求與中國這個從不幹涉別國內政、始終尊重他國平等發展權利的國家,加深經濟、軍事、外交等各領域的聯系。

其次,印度當前的舉動,背後也有美國的身影。前陣子印度在邊境挑事時,美國就忙不叠的發聲爲印度撐腰助威,考慮到近期南海局勢並不太平、朝鮮半島也十分緊張,美國在撺掇菲律賓、韓國對華挑釁的同時,向印度發出信號,也並不令人奇怪。

美國總統拜登、印度總理莫迪

需要強調的是,印度一貫自诩大國,但如今的行事作風卻絲毫沒有大國風範,活脫脫一個“小霸王”,這無疑破壞了此前中印雙方在處理邊境問題上達成的默契。中方的立場非常清楚,印度最好不要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底線問題上試探,否則只會重蹈覆轍,重現當年慘敗的場景。

6 阅读:583

白鯨新視點

簡介:跟著白鯨了解天下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