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爲何很少發火的朱老總大發雷霆?字字千鈞力挺毛主席

董卓坐景觀天 2024-04-24 02:42:46

遵義會議可以說是我黨乃至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點,這次會議中朱德扮演了一個極其關鍵的角色,一向待人平和很少發火的他大發雷霆,據理力爭。

【遵義會議】

而且痛批會議上提出的一些錯誤思想和政策,字字千鈞力挺毛主席,支持由毛主席負責紅軍的軍事指揮,朱德在遵義會議上究竟說了什麽呢?

長征前期的路線錯誤

紅軍早期的軍事指揮權一直在共産國際手上,王明、博古、李德三人是共産國際在紅軍中的代表,他們對紅軍的實際情況了解不足,以至于在錯誤的軍事鬥爭路線上走了很久。

【紅軍作戰油畫作品】

1952年甯都會議後,毛主席在紅軍中的話語權幾乎降到谷底,一向坦蕩磊落的主席都不得不感歎,連鬼都不來我家。可見當時主席的境況已經惡劣到什麽程度。

而遵義會議就是這一錯誤情況的轉折點,博古和李德制定的長征計劃是一路向西,最終會在湘鄂西根據地和賀老總會師,重新整編後創建新的紅色根據地。

當時中央紅軍的總規模達到9萬人,博古放不下中央紅軍過去取得的建設成就,居然打算帶著如此龐大的隊伍上路。

【博古】

我們都知道長征是戰略轉移,但如果什麽都不舍棄,隊伍行進的負擔會很重,當時紅軍的一些軍事領導人已經意識到長征路線出現重大問題,王稼祥就曾向毛主席袒露心聲,說這樣走下去,紅軍肯定不行的。

主席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但當時李德他們掌握著軍權,毛主席在革命隊伍裏並沒有什麽話語權。

紅軍突破敵人3道封鎖線後,包括朱老總、周總理在內的我黨領導人都意識到革命隊伍選擇的道路有問題,所以他們找到了博古和李德要求召開碰頭會。

【毛主席等人開會】

朱老總的意見是,隊伍要抛棄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和物資,全軍立即強渡湘江,周總理也支持朱老總的看法。

沒想到博古居然依舊固執己見,不願意丟掉紅軍前期建設得來的瓶瓶罐罐,還將其稱爲革命的本錢,一向好脾氣的朱德聽博古這樣說,語氣也嚴厲起來,說人才是革命的本錢。

紅軍帶著這些死重上路,會讓很多戰士無謂的犧牲。但博古和李德說什麽也不同意,碰頭會就此不歡而散。

【博古】

博古和李德的堅持最終造成中央紅軍在此後的第五次反圍剿戰鬥中元氣大傷,部隊規模銳減到3萬多人,損失了一半以上的有生力量,才到達了遵義。

如此巨大的損失讓朱德下定決心,要召開一場意義重大的會議,徹底扭轉紅軍錯誤的軍事鬥爭路線。

遵義會議上的交鋒

會議一開場就火藥味濃重,博古率先發言,但卻避重就輕,不談自己的指揮不當和路線錯誤,反而是將鍋都扔給了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上。

【遵義會議】

周總理再也無法忍耐博古胡言亂語,第二個上台發言,直接將紅軍反圍剿作戰失敗的矛頭指向博古和李德,強調主觀因素才是紅軍失敗的罪魁禍首。

有了周總理開頭,早就對共産國際瞎指揮十分不滿的紅軍將領也都站起來批評博古、李德等人的指揮錯誤。

毛主席也站起來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毛主席的發言一針見血,說博古在進攻階段犯了冒險主義錯誤,防禦階段又犯了保守主義錯誤,在轉移階段則犯了逃跑主義錯誤。

【毛主席】

聽了毛主席的發言,不少紅軍領導人茅塞頓開,連共産國際勢力的那些人也不說話了,博古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毛主席,只能宣布暫時散會,明天繼續召開會議。

當晚博古和李德就開始商討如何處理目前的危機,有人建議就從毛主席軍事資曆下手,論證主席沒有接手軍事指揮的資格。

于是第二天,共産國際首先發難,他們不反省作戰中暴露的問題,反而開始指責毛主席沒有在蘇聯接受過軍事教育,沒有資格對博古和李德的軍事指揮指手畫腳。

【遵義會議繪畫作品】

共産國際這邊的發言還沒結束,突然被一聲巨響打斷,所有人都看著一向寬仁的朱老總拍案而起。

朱老總看也不看發言的小喽啰,直接對著李德質問道:什麽本錢打什麽仗,沒有本錢打什麽洋仗?

朱德的意思很簡單,中國不是蘇聯,共産國際罔顧中國國情瞎指揮,這才導致了軍事鬥爭的失敗,現在反倒指責其主席的軍事資曆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德】

朱德在發言的最後表明了自己對紅軍現狀的最終態度,他說如果繼續這樣領導紅軍,我們就不能跟著走下去了,作爲革命軍隊的創始人,朱德這一表態堪稱絕殺。

遵義會議很快就得出了結果,毛主席恢複了軍事指揮權,並開始負責紅軍的主要指揮作戰,這讓武裝革命鬥爭重獲新生。

其實朱老總在革命過程中一直都是這樣一個有著關鍵作用的關鍵角色,在很多個決定革命成敗與否的關鍵時刻,朱德都挺身而出,及時糾正了革命方向。

【朱德】

這也是爲何朱德雖然並無任何享譽海內外的經典戰例,但卻被公認爲新中國元帥之首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沒有朱德就沒有紅色軍隊,更沒有革命成功,他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夠替代。

資料來源:

【1】長征中的會議——遵義會議.中國政府網 [引用日期2020-03-16]

【2】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35年--中國共産黨新聞--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引用日期2021-03-10]

0 阅读:6

董卓坐景觀天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