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韻流芳傳薪火英姿飒爽穆桂英京劇名家王怡成功上演《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門陣》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10 20:20:58

春風和暢,對廣大戲迷來說,更美的是在這春花爛漫的時節,走進戲院置身于皮黃悠揚和檀板鼓響的氛圍中,看演員是如何載歌載舞的演繹那些已然镌刻于心的曼妙的藝術形象。4月6日,北京京劇院京劇名家王怡在吉祥大戲院上演了梅派經典劇目《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門陣》,王怡,成功塑造了婦孺皆知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台上台下,戲裏戲外,觀衆與演員共情,共同完成藝術創造,博得觀衆熱烈掌聲。在觀衆的強烈要求下,她加唱了一段《穆桂英挂帥》以飨觀衆之熱情。這段唱讓穆桂英的形象更加完整,立體、鮮活,這是對梅蘭芳先生130年誕辰最好的紀念。

王怡飾穆桂英

《穆柯寨》是梅蘭芳先生刀馬旦戲的代表作。1913年,他在上海丹桂第一台“壓台”演出,一炮而紅。曆經百余年,此劇可謂千錘百煉。穆桂英深明大義,信念堅定,秉承的愛國主義精神超越時代,舞台形象經久不衰。著名戲曲表演評論家黃克寶在《戲曲表演研究》中對刀馬旦做了這樣的總結:“刀馬旦重身段功架,以氣度神情取勝。”刀馬旦專門演繹巾帼英雄,她們提刀騎馬、武藝高強,大多是元帥或大將,以氣勢見長。在表演上唱、念、做並重;重身段,強調人物威武穩重的氣質。王怡扮相俊美,嗓音甜潤,武功紮實,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中規中矩。憑著多年的舞台經驗和積累,她的表演細膩傳神,節奏把控到位,故事推進層次分明,人物表演個性鮮明,舉手投足頗有梅派風範。穆桂英之父因朝中奸佞當道,退隱上林,占山爲王,所住穆柯寨有鎮山之寶降龍木。而這寶貝是楊六郎破遼國蕭天佐所擺下的天門大陣的必用之物。爲獲得此寶演繹出一系列的故事。三關名將焦贊和孟良奉命去穆柯寨搶要不得,隨後拉來了楊宗保,不料宗寶一去被擒,並在陣前招親。其父聞訊來救,卻沒有報上真實身份,只說是副將,恰逢穆天王回山,不知情的二位親家開戰,穆天王落敗。穆桂英聞聽怒不可遏,下山就是一頓厮殺,把自己未曾謀面的公公楊六郎挑下了馬。這場面讓楊六郎,堂堂的楊元帥,羞愧難當,也讓一對小夫妻尴尬不已,頗有喜劇色彩。隨後,穆桂英獻上降龍木,允諾挂帥大破天門陣並凱旋而歸。王怡紮紅靠一出場亮相就收獲了碰頭彩,她的圓場,輕,穩、快、飄;她的氣息控制得當,手眼身法步配合妥帖,洋溢著節奏韻律的美,翎子功,把子功,樣樣精彩。起霸、趟馬、走邊、紮靠帶護背旗下腰,槍舞,刀舞,對打,充分顯示巾帼英雄的風貌,全面展現了梅派的舞台功夫。寨中傳令,飛馬射雁,威武中不失婀娜,她用的是弓箭。與孟良、焦贊交手得勝,並把二次前來放火燒山的哥倆用分火扇燒的狼狽不堪;對敵楊宗保並招親歸宋;把未曾謀面的公公楊六郎挑下馬,她用的是槍。只見一杆銀槍上下左右紛飛,在胸前身後環繞,出手時高高抛出,旋即穩穩接住,那槍花令人目不暇接,滿台生輝。殺敵時,她單槍對雙刀,對雙錘,槍對槍,虎虎生風,勇不可當,這些精彩瞬間都是王怡平素在台下辛勤汗水,甚至是傷痛的結晶,此刻方能在台上大放光彩。大破天門一百單八陣,她首次挂帥,運籌帷幄,穩操勝券,展現年少巾帼的智勇雙全,這時她用的是刀。只見她勇闖敵陣,有分火扇助力,幫夫君解圍,刀起之處,“鮮血飛濺石榴裙”,可謂一人“獨擋百萬兵,”氣勢恢宏。穆桂英生長的環境寬松自由,俏皮中有些野性;她習得超群武功,很有靈性和悟性,讓她在陰柔裏帶有陽剛的任性;她貌美如花,兩軍陣前遇到玉樹臨風,武藝高強,出身將門的楊宗保,她頓生愛慕之心,敢愛敢恨,以家國大義說服楊宗保成親,特別富有率性;她把未來的公公挑下馬,一句“哎呦,老爺子,你怎麽不早說呀”,赧然一笑,這場面著實充滿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尴尬性;她愛憎分明,有家國情懷,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連在一起,獻出降龍木,並挂帥領兵大破天門陣,威震敵膽,充分彰顯巾帼不讓須眉的血性和烈性。勇武之外,有一段新婚夫婦花廳對坐閑聊飲酒的文戲,一段溫馨的唱段凸顯梅派的雍容,裏面還帶著新娘的一絲嬌羞。她的念白,清脆流利,悅耳動聽,一派年少女兒的口吻,對楊宗保被擒不肯允諾婚事時的稱謂“我說哥兒哥兒哎”,那是京白,特別用來刻畫女子的潑辣和氣惱。另外,有孟良、焦贊和穆瓜插科打诨和現挂,亦正亦邪,有小生名家包飛出演楊宗保,全場喝彩聲、掌聲不斷。這戲劇性、幽默性和藝術性的三結合,撥動了戲迷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情結,讓觀衆情感升華,過足了戲瘾。

王怡飾穆桂英

王怡表示,她特別喜歡穆桂英這個人物,梅先生一生注入大量心血塑造穆桂英。她18歲離開穆柯寨,嫁入忠勇楊家,成爲楊家將中的翹楚。那時她是新婚的年少女帥,一席戎裝,神采飛揚,從容笃定;敢擔當,能擔當,大破天門,大戰洪州,威震敵膽。“穆”字大纛旗所到之處,無往而不勝。五十歲再度挂帥,那是知天命爲保國再度出征的剛毅裏透著穩重的母親,特別是她手托帥印從猶豫不定到決心挂帥出征的亮相,已經定格如雕塑一般巍巍然屹立于京劇藝術的殿堂之上和觀衆心中,栩栩如生,熠熠生輝。王怡一直都在努力通過自己的演出爲這形象增輝添彩,她認爲只有精雕細琢的傳承才能讓這形象更深一步镌刻在觀衆的心上,讓梅韻持久流芳。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怡目前身處北京京劇院的中堅力量梯隊,她將繼續砥砺前行,爲京劇的傳承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王怡飾穆桂英、包飛飾楊宗保

王怡畢業于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是國家一級演員,宗王派和梅派,工青衣、刀馬旦。師承華世香、閻世善、李金鴻、姜鳳山、李玉芙、吳素秋、劉秀榮、于玉蘅、楊秋玲、閻桂祥等,後拜梅葆玖、謝銳青爲師。她演出的劇目有《白蛇傳》《穆桂英挂帥》《穆桂英大戰洪州》《四郎探母》《十三妹》《花木蘭》《三打陶三春》《霸王別姬》《黛玉葬花》《女起解》《紅鬃烈馬》《虹霓關》《遊龍戲鳳》《扈家莊》《三借芭蕉扇》《宰相劉羅鍋》《嫦娥》《玉簪記》《滿漢全席》《趙子龍招親》《宋家姐妹》《屈原》《鳳還巢》《杜鵑山》等。曾榮獲1991年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秀表演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