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任河南省委書記,周總理口中的老實人,73年因何被開除黨籍

茶閱史記 2023-07-27 10:55:26

1933年,正值革命思潮盛行之時,中國共産黨迎來了一位飽讀馬列著作,一心要加入革命的山西大學高材生,他便是李雪峰。入黨時他26歲,從基層工作開始做起,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成長了起來。

此後多年裏,曆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炮火連天的危機之下,他更堅定了跟隨黨的領導,爲革命而奮鬥的決心。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被委以重任,依然保持著爲國爲民的初心。但就在1973年,正值他入黨40年之際,他卻被開除了黨籍,甚至遭隔離審查長達八年之久。

李雪峰何以至此?

實際上,回顧他過往的曆程,有過不少輝煌時刻。他是首任河南省委書記,爲帶動地方發展有過不少卓越貢獻。被開除黨籍之前,他是周總理信得過的老實人,也是毛主席器重的幹部之一。他的遭遇,與當時特殊的時代原因脫不了幹系。

革命功臣

李雪峰,1907年生于山西永濟。他出生時尚且處于晚清統治下,幾年後帝制坍塌,國家迎來巨變,他的幼年便經曆了社會的許多重大變革。

時局動蕩之下,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也面臨困難。好在日子雖不容易,李雪峰的父母還是傾盡全力供他上學,希望他日後能有所成。李雪峰也十分爭氣,于1925年考入太原國民師範學院,也正是在學校裏,他接觸到了進步思想,積極地參與到學生運動中去。

完成學業之後,李雪峰決心加入到黨的工作中去,並在26歲那年成功入黨。幾年之後全面抗戰爆發,李雪峰在黨的領導下廣泛發動民衆、組織抗日武裝,將民間力量也號召了起來。他在太行山工作了10年之久,建立起來的太行山根據地威名遠揚,對敵軍有著極大的威懾力。

而後,李雪峰又跟隨劉鄧大軍轉戰大別山,曆經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爲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他受命組建第一屆中共河南省委,並成爲首任省委書記。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曆任中共中央工業工作部部長、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爲早期我國工業發展、農業經濟恢複做出了重要貢獻。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擔任河北省革委會主任、軍區第一政委。但是,不久後便遭遇了人生的巨大轉折,使他一度跌落谷底。

被除黨籍

在多年的政府工作中,李雪峰和周總理也多有交集。對于李雪峰同志,周總理的評價是“老實人”。黨內一些人評價李雪峰,太過有知識分子的傲骨,卻缺少圓滑變通,這也讓他在特殊時期吃了不少苦頭。

李雪峰入黨後幾十年裏一直在地方擔任領導,沒有經曆過內部“鬥爭”,以至于當特殊時代浪潮來襲,他的老實與“不懂變通”成了大禍患,一度被開除黨籍,也失去人身自由長達八年時間。

自1966年開始,李雪峰的日子便不太好過。偉大領袖原本十分器重他,而後卻因懷疑他站在林總集團那邊,是個“黑幹將”,便與他生了嫌隙。第三次廬山會議之後,李雪峰的危機開始露了苗頭,直至1973年被開除黨籍。

對于這樣的罪名,李雪峰始終不願接受。作爲一個老實人,他面對批判缺少圓滑斡旋,最終讓自己背負了更多罪狀。被隔離審查的八年裏,他無比渴望平反之日的到來。這一等,便到了1982年。

平反之後,李雪峰重返工作崗位,當選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後又入選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對于坎坷艱辛的過往,李雪峰曾整理過回憶錄,試圖講述昔日發生的種種。于他而言,雖後續得以平反,但真實發生過的不公對待,與自己被扣上的“帽子”,終究是難以真正摘下的。

盡管如此,李雪峰對于黨和國家的初心未曾改變。他終其一生,都是在爲革命事業做貢獻,這樣有能力、有定力的革命家,值得後世人的尊重與懷念。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