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物志】“貴陽金線鲃”科研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

天眼新聞 2024-05-17 12:00:17

5月14日,長江流域盲金線鲃新種——貴陽金線鲃(Sinocyclocheilus guiyang)的科研成果發表于《動物系統學與進化》(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雜志。這是繼三峽金線鲃(S. sanxiaensis)之後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二種盲金線鲃。

洞穴魚類貴陽金線鲃有眼盲特征。周佳俊 攝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漢同濟醫院、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及黔仁生態相關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曆時5年共同努力完成這項科研成果。

貴陽金線鲃,這種來自貴陽境內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地下河支流的獨特金線鲃,除了眼盲(部分個體高度退化)外,還可通過“須較短,後伸達眼眶後緣;背部隆起但無角狀結構;胸鳍後伸達腹鳍起點”這一系列組合特征與同屬其他種類進行區別。

金線鲃的生存環境。曾之晅供圖

洞穴地下河的金線鲃。陸小龍 攝

貴陽金線鲃的産地,屬于既往已知“多斑—駝背”組金線鲃(包括多斑金線鲃S. multipunctatus,斑點金線鲃S. punctatus,駝背金線鲃S. cyphotergous,以及三峽金線鲃)主要分布區域,進一步的分子分析也證實了該新種屬于這個種組。

令研究小組專家驚奇的是,貴陽金線鲃並不與同屬長江流域、形態最接近的三峽金線鲃,以及跨越長江-珠江分布在相鄰區域的多斑金線鲃關系最緊密,而是與産自廣西-貴州交界處的珠江流域非盲的斑點金線鲃有更近的關系。

研究小組分析,這也暗示了可能有多個來源的金線鲃地表種(或不典型洞穴魚種類)生活在從珠江擴散到長江流域的地下河內,分別演化成現在類似形態的盲金線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劍

編輯 張警

二審 金秋時

三審 幹江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