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謀反是真實存在還是被冤枉?史書告訴你答案,證據確鑿真不冤

一國之君中國曆史 2024-04-05 09:56:16

韓信當然有謀反,而且證據確鑿。

《史記 淮陰侯列傳》: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僞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爲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爲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荥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爲王!”張良、陳平蹑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甯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爲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複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爲真王耳,何以假爲!”乃遣張良往立信爲齊王,徵其兵擊楚。

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韓信降服了整個齊國,他派人向劉邦上書說:

齊國狡詐多變,反複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如果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撫,局勢就無法穩定。爲有利于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

劉邦一看到韓信的信,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爲王!

韓信

幸虧張良和陳平在一邊提醒劉邦,劉邦立即醒悟過來,便故意罵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諸侯,就要做真王,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

劉邦派張良親自到齊國冊封韓信爲齊王,並征調軍隊攻打項羽。

《史記 高祖本紀》: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爲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爲守。”乃遣張良操印绶立韓信爲齊王。

在劉邦的傳記中還記載了劉邦聽到韓信要挾封的信後,還准備發兵攻打韓信,幸虧張良勸說,劉邦才放棄。

韓信向劉邦要挾封王的行爲,讓劉邦看來就是謀反,韓信的兵、將、糧食、物資、補給都是劉邦提供的,平台也是劉邦鋪墊的,現在韓信立了功就要封王,這明顯以下犯上的行爲,在那個年代,威脅君王就是謀反,劉邦只是礙于當前的形勢不便發作,而是留到日後再算賬。

劉邦被迫封韓信爲齊王

垓下之戰前,項羽派使者武涉想說服韓信與項羽聯合,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但被韓信所拒絕。

韓信的謀士蒯通多次勸說韓信自立,韓信說道:先生暫且說到這兒吧!讓我考慮考慮。

說明韓信並不反感自立。

韓信雖然拒絕了武涉和蒯通,但也沒有懲罰他們,這說明韓信是有私心的,至少他內心深處有自立的想法,但迫于當前的形勢,自立是沒有出路的。

《史記 淮陰侯列傳》:項王亡將锺離眛家在伊廬,素與信善。項王死後,亡歸信。漢王怨眛,聞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雲夢,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遊雲夢。”實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谒上,恐見禽。

劉邦下令捉拿項羽舊部鍾離昧,鍾離昧投靠了韓信。

蒯徹勸韓信自立,韓信只是拒絕,並未追究

後來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劉邦采用陳平的建議,以巡遊雲夢澤爲由,讓韓信前來相見。

韓信曾想發兵反叛,又認爲自己沒有罪,想朝見高祖,又怕被擒。

韓信已經有叛亂的動向,只是他沒有把握而已。

于是韓信聽從他人建議,殺了鍾離昧,把鍾離昧的首級獻給了劉邦,企圖以此來取悅劉邦。

結果韓信一見到劉邦,就被武士捆綁起來,劉邦把韓信押到了洛陽,免了他的楚王爵位,改封爲淮陰侯,仍然留了韓信一條命。

劉邦命人捆綁韓信時,韓信說了句名言: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劉邦抓了韓信,改封爲淮陰侯

之後韓信相當于被軟禁起來,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並且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和周勃、灌嬰處于同等地位感到羞恥。

《史記 淮陰侯列傳》: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爲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诏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後、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後。呂後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绐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後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锺室。

韓信曾對陳豨說道:

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爲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韓信教唆陳豨起兵謀反,證據確鑿

陳豨表示贊同。

漢十年,陳豨起兵謀反,劉邦親自率軍平叛,臨行前劉邦讓韓信一起去,韓信托病不去。

韓信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裏協助您。

韓信在京城准備起兵,其計劃是:假傳诏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

韓信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

韓信的一個家臣向呂後告發了他的謀反計劃,呂後把蕭何叫來,讓蕭何欺騙韓信說劉邦已經平定陳豨歸來,要韓信來朝見。

韓信企圖傳傳诏書,發動罪犯和奴隸叛亂

韓信進宮之後,呂後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鍾室殺掉了,並誅殺了韓信的三族。

史書清楚明確地記載了韓信謀反的證據,他確實謀反了。

從韓信要挾劉邦封王開始,韓信就有了不匹配的野心,劉邦封韓信爲王時,不斷有人在韓信面前教唆其謀反自立,韓信沒有同意,但也沒有激烈反對,甚至都沒有處罰教唆他的人。

說明韓信至始至終都有謀反之心,只是他沒有把握,人性就是這樣,等到韓信真的策劃謀反時,結果因爲計劃泄露,被呂後及蕭何聯合殺死。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