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後美國航天器首次登月,NASA已歡欣鼓舞,但是尚無視頻、圖像

光電科技君 2024-02-23 12:31:16

時隔52年,美國終于“重返月球”,私營公司“直覺機器”“奧德修斯”美東時間22日在月球著陸,一舉打破此前“遊隼”月球著陸器失敗的陰霾,伴隨著“奧德修斯”從月球表面發出信號,NASA悲喜交加,網友們質疑爲何至今沒見登陸視頻或者圖像。

美國宣布要在2030年前先于中國航天登陸月球,但是接連不斷的狀況讓NASA頭疼不已,按照計劃美國登月之前,要發射無人探測器登陸月球,因此“奧德修斯”被寄予衆望,因爲1月份另一家私企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開發的“遊隼”月球著陸器失敗,印度、日本都實現了探測器月球著陸,美國卻未能成功,讓美國登月淪爲笑柄。

美國東部時間2月15日1時05分,美國“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從美國佛羅裏達州發射升空,開啓登月任務。22日晚間,美媒體宣稱“奧德修斯”在經曆通訊信號故障之後,成功在月球南極附近的隕石坑著陸,並向地球傳回信號:“歡迎來到月球。”

但是,著陸器的狀況尚不明確,網友質疑其是否未能實現軟著陸,有摔壞的可能,否則應該早就拿到了登陸後的畫面資料。

“奧德修斯”著陸器是一個六邊形柱體,高4米,寬1.57米,有6個著陸腿,攜帶美國航天局多種科學儀器及商業載荷。NASA爲這次任務向“直覺機器”公司支付了1.18億美元。

據NASA介紹,本次無人登月就是爲了研究著陸器精准著陸技術及通信和導航能力,研究著陸器的發動機羽流與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等能力,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如果一舉成功,無疑給萎靡不振的美國登月計劃帶來了希望。奧德修斯任務也被視爲對美國最新月球著陸能力的一次測試。美國最後一次登月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任務。正在進行中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寄予著美國人重返月球的願望。

但是,要實現月面軟著陸並不容易,迄今爲止,只有中國航天100%成功,即便剛剛宣布在月面實現軟著陸的印度和日本,在登陸過程中就差點翻車,日本探測器更是翻了個底朝天。

月面軟著陸之所以難度極大,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月球表面重力極小,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約六分之一。這意味著月面軟著陸需要更強的推進系統和制導控制系統。

2. 月面環境惡劣,有著很大的溫度變化和強烈的輻射。因此,要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必須要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如在著陸器上增加一個懸停階段,以便規避表面的不利地形,確保實現安全著陸。

3. 月球表面地形複雜,坑窪和溝壑衆多,不同區域的硬度和穩定性也不同。此外,月球表面的灰塵和岩石也容易影響著陸器的運行。

4. 月球的軌道運動也給月面軟著陸帶來了難題。由于月球與地球的潮汐鎖定關系,月球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導致月面朝向總是不變。這使得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需要考慮月球軌道的影響,並采取相應的軌道規劃和控制策略。

5. 另一個挑戰是,到目前爲止,只有蘇聯、美國和中國成功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表面的軟著陸。因此,實現月球軟著陸需要極高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月面軟著陸具有極高的挑戰性,需要在技術、工程和組織等多個層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和解決。

現在“奧德修斯”著陸器即便成功測試了美國軟著陸能力,但也並不意味著NASA的主線任務獲得了成功,相反幾經推遲後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NASA宣布將原定于2024年進行的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推遲至2025年9月。而原計劃2025年底實現載人登月和月面行走的任務也將遙遙無期。

1 阅读:530
评论列表
  • 2024-02-23 20:50

    美國佬在幾十年以前人都上了月球,一個航天器上了月球就這麽興奮了?按理說應該無感啊。

    開天眼 回覆:
    漂亮國幾十年前在好來汙攝影棚裏實現了載人登月
  • 2024-02-24 08:00

    黴國是造假高手,離載人登月差得太遠…

  • 2024-02-24 15:53

    我在想美國這次成功登月有沒有參考印度與日本的登月經驗呢?

光電科技君

簡介:關注科技進步,解析行業發展,深度科普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