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布十大文物主題遊徑|尋繹齊魯文脈遇見“詩和遠方”

文旅中國 2024-05-09 13:38:41

▲ “五一”假期,山東沂南常山莊紅嫂故事情景劇吸引大批遊客觀看。 鄭樹平 攝

“五一”前夕,山東博物館上新“走近考古”展覽,從“考古是什麽”“考古怎麽做”“考古做什麽”3個部分向觀衆科普考古學發展曆史。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看展中了解海岱考古成果,通過互動裝置體驗“修文物”,近距離觸摸文明的脈動。

海岱蘊齊魯。以山東爲中心的海岱文化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區域。如今,山東博物館、滕州崗上遺址、大汶口遺址博物館等被納入“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遊徑,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通過一處處遺址、一件件文物看見“何以中國”。

文物主題遊徑,是以價值突出、展示條件較好的不可移動文物爲主幹,以特定主題爲主線,有機關聯、串珠成鏈,集中展示專題曆史文化的文化遺産旅遊線路,分爲中國文物主題遊徑、區域性文物主題遊徑和縣域文物主題遊徑。4月25日,在2024山東省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期間,山東發布“文潤海岱 遊讀齊魯”十大文物主題遊徑,包括“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遊徑、“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遊徑、“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題遊徑等,開啓了山東區域性文物主題遊徑建設新篇章。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介紹,目前,山東有不可移動文物3.35萬處、世界文化遺産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各級各類博物館796家,富集的文物資源是文物主題遊徑建設的優勢條件。“十大文物主題遊徑跨越山東16市、73個縣(市、區),涵蓋文物資源232處,展現了海岱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海洋文化的交相輝映,是山東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出新出彩、賦能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名片。”王磊說。

與一般旅遊路線不同,文物主題遊徑更突出文物屬性,涵蓋古文化遺址、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迹等資源類型。在以厚重積澱和深刻內涵吸引公衆遊覽的同時,文物主題遊徑如何更好地滿足當代年輕人求新、求奇的需要,爲“熱”起來的“文博遊”“古迹遊”再添一把火?

爲此,山東著力在凝練主題上下功夫,推動因路成徑、因時成徑、因物成徑、因人成徑,不斷完善文物主題遊徑體系,實現了相關資源的有效整合,也讓曆史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以“百年膠濟”膠濟鐵路文物主題遊徑爲例,該線路串聯濟南、青島膠濟鐵路博物館及黃台車站德式建築群、坊子德日式建築群等多個文保單位及舊址,是“因路成徑”的典型代表。“五一”假期,在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許多遊客來這裏集章“打卡”,在“上遊”蒸汽機車前留影,或到“膠濟檔案:消失的寶藏”實景解謎遊戲中扮演角色,通過多種玩法了解膠濟鐵路的“前世今生”。據介紹,“五一”期間,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一山一水一聖人”特色專線列車,聯通山東“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並推出膠濟鐵路博物館免費講解等多項優惠,推動特色資源“活”起來、文旅市場“熱”起來。“以膠濟鐵路爲軸線,膠濟鐵路文物主題遊徑在把曆史遺迹、文化景觀等串珠成鏈的同時,還將進一步豐富演藝、文創、研學等新業態,讓人們穿越百年曆史,沉浸式體驗中國鐵路與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壯闊曆程。”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張志強說。

此外,山東統籌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注重創新利用方式和價值闡釋展示,一方面,以文物講好山東故事、中國故事;另一方面,以主題遊徑爲依托,不斷豐富産品業態和特色活動,爲遊客提供兼具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感的新場景,打造“文潤海岱 遊讀齊魯”品牌。

山東是孔子故鄉、儒家文化發源地,有儒家文化遺産110多處。孔府舊藏、孔府檔案彌足珍貴,世界文化遺産曲阜孔府、孔廟、孔林等聞名中外。“以儒家思想産生、傳承與發展爲脈絡,我們規劃打造了‘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遊徑,並根據‘源、魂、流’三方面核心價值,開發體現孔子思想來源的‘禮樂尋根’、體現孔子思想和主要行迹的‘齊魯聖迹’、體現儒學傳承發展的‘洙泗流韻’三大線路板塊。”據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續兵介紹,“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遊徑通過梳理相關不可移動文物形成核心資源,將有關非文物資源和文化場館納入支撐資源,把尚不具備開放遊覽條件的資源點納入候補資源,既形成了完善的主題闡釋體系,也帶動了部分文化遺産走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局面。“在推動文物資源有序開放的同時,我們引入餐飲、文創等特色項目和夜經濟等新型業態,推出深度研學修學旅遊産品,構建基于文物主題遊徑的文旅融合新局面。”劉續兵說。

一條主題遊徑往往反映出某一區域“一張圖”的規劃布局和前瞻能力。近年來,山東淄博以不可移動文物爲主體,串聯起具有代表性的古遺址、古建築、博物館、曆史文化名鎮名街,規劃了“博覽齊迹”——稷下尋蹤、琉光陶韻兩條文物主題遊徑。以琉光陶韻文物主題遊徑爲例,線路串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顔神古鎮等10余處資源點,已成爲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張“金名片”。“五一”期間,每天有上萬名遊客慕名來到顔神古鎮。這裏結合修複後的古窯、老廠房等,開展琉璃燒制等非遺展示活動,打造巡遊表演等沉浸式體驗場景,通過把曆史與現實巧妙融合,展現了文化魅力,增添了消費活力。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五一”假期首日遊客量達2.6萬余人次,刷新單日客流最高紀錄。

據了解,下一步,山東將繼續完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落實保護責任,確保文物安全;與此同時,加強縣域文物主題遊徑建設水平,引領遊客通過更多途徑探源文明、觸摸曆史、對話先賢、感知新時代脈動。

責編:武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