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死後醜聞曝光:私生活混亂不堪,收養的孫女竟是親女兒?

陋室文史 2024-05-07 17:26:58

來源:中國知網 原創稿

1986年的時候,艾芙琳·愛因斯坦將祖父愛因斯坦生前的大批情書公諸于世。

這些情書讓世人對愛因斯坦這位“站在物理學之巅”的天才,有了全新的認識,愛因斯坦一直受人诟病的私生活,再次被大衆提起。

因爲此事,世人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愛因斯坦雖然登上了物理學領域的神壇,但他的私生活卻是非常地混亂,甚至可以用糟糕透頂來形容。

那麽,愛因斯坦的私生活究竟混亂成什麽樣子?艾芙琳作爲愛因斯坦的孫女,又爲何要曝光祖父的大醜聞呢?

三心二意的花花公子

提起愛因斯坦,我們就不得不說起他在物理學領域的成就。

出生在1879年的愛因斯坦在物理學與數字方面,都有著很高的天賦,這兩方面的天賦,讓愛因斯坦在孩童時期就非常擅長學習。

正因爲如此,愛因斯坦得以在1896年成功地進入蘇黎世理工學院的物理數學學院進行學習,與他同一時間被錄取的還有另外四名學生,其中的一位學生,便是愛因斯坦後來的妻子米列娃。

米列娃出生在塞爾維亞的一個富裕家庭,她比愛因斯坦大了四歲,因爲熱愛鑽研物理數學方面的知識,她努力考上了有名的蘇黎世理工學院,此時剛剛入學的米列娃絕不會想到,她會在這裏遇到一個讓她愛了一生也恨了一生的男人。

這個令米列娃愛恨交加的男人,自然便是三心二意的花花公子愛因斯坦了,愛因斯坦的情史是非常豐富的。

早在17歲的時候,愛因斯坦就喜歡上了補課老師的女兒瑪麗。

少男少女正是情窦初開的年紀,這時候的愛因斯坦與瑪麗說著海枯石爛的誓言,他們發誓對方會是自己鍾愛一生之人。

然而,愛因斯坦卻背叛了自己的誓言,在許下誓言沒過多久,愛因斯坦就來到了蘇黎世理工學院學習,這裏的一切令愛因斯坦感到無比新奇,他很快就忘記了那個在家鄉等著自己的姑娘瑪麗。

到了蘇黎世之後,愛因斯坦自然是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段愛情,而班上唯一的女同學米列娃就成爲了愛因斯坦的目標。

爲了追求米列娃,愛因斯坦經常會與米列娃一起學習,米列娃在最初並沒對愛因斯坦産生感情。

但隨著相處時間的變長,米列娃漸漸發現了愛因斯坦的天賦異禀,發現他的不拘泥成規,這也讓米列娃對其産生了興趣。

在這之後,興趣慢慢地變成了好感,又從好感發展到了愛意,從艾芙琳後來曝光的信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在戀愛期間的活動。

比如,在一封日期爲1899年10月2日的信件中,愛因斯坦這樣寫道:我不習慣這裏的氣候,我明白自己如今應當去工作,但我對此卻産生了負面的想法,其實,我只是想念有你的日子了,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在我身邊親切地指導我,我的思緒便不會到處遊蕩了。

從這封信中我們便不難看出,此時的愛因斯坦還是對米列娃有感情的,而米列娃能讓多情的愛因斯坦如此著迷,她在這段戀情中的付出可想而知。

1900年,隨著大學課程的結束,愛因斯坦順利地拿到了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學位,然而,米列娃卻因爲口語成績不過關而沒能畢業。

對米列娃來說,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爲糟糕的是,愛因斯坦的父母強烈反對她與愛因斯坦相愛。

因爲米列娃既不是猶太人,也不是德國人,愛因斯坦的父母對她充滿了偏見,更不用說米列娃還比愛因斯坦大了四歲,愛因斯坦的母親態度最爲強硬:“等你三十歲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太婆,我絕不會允許我的兒子娶一個大了他四歲的女人。”

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是直言:“你要先找到工作,然後再去結婚。”

因爲父母的反對,愛因斯坦只能推遲自己與米列娃的婚姻,他決定等到自己事業有成以後,再與米列娃結婚。

而在這一期間,米列娃對愛因斯坦始終不離不棄,不僅如此,她還在愛因斯坦的研究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1900年的12月13日,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共同完成了一篇關于毛細血管的文章,雖在文章的署名只標注了愛因斯坦一人,但米列娃對這篇文章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1901年的3月27日,愛因斯坦在自己寫給米列娃的信中這樣說道:“當我們一起合作讓相對運動得到他人認可的時候,我是非常高興與自豪的。”

由此可見,愛因斯坦有關相對論的研究,也離不開米列娃的幫助。

然而,米列娃一心一意地幫助愛因斯坦,最終換來的結果卻是一個悲劇。

苛待米列娃,移情別戀

在陪伴愛因斯坦一起做研究期間,米列娃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時的她迫切地想與愛因斯坦結婚,她不願意自己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將孩子生下來。

然而,愛因斯坦爲了自己科學事業的發展,再一次拒絕了米列娃,無奈之下,米列娃只能回到自己父母身邊,將自己的這個孩子生了下來。

這個生下來的女孩叫做麗瑟爾,此後沒有人知道這個孩子的具體情況,而愛因斯坦也從未見過自己的這個女兒,她可能是被領養,也可能已經夭折了。

愛因斯坦一直到1903年1月6日的時候才與米列娃結婚,而在結婚以後,米列娃才發現婚後的生活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好。

自從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結婚以後,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夫妻倆相處的時間可以說越來越少,有的時候,愛因斯坦甚至會工作到深夜才回來。

當然,這個時候的米列娃還能忍受這樣的生活,她認爲愛因斯坦如此忙碌,也是爲了兩人的家庭,所以她也沒去抱怨什麽。

不僅如此,因爲愛因斯坦忙于專利局的工作,所以他許多有關物理方面的研究都是由在家的米列娃收集數據。

拿狹義相對論的論文發表來說,愛因斯坦耗費了七年的時間對相對論進行了研究,接著又投入了五個星期的時間來完成介紹相對論的論文。

而這篇文章之所以能五周完成,不僅在于愛因斯坦多年的研究投入,還在于米列娃不厭其煩地收集與整理資料。

在論文完成以後,米列娃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對文章進行了檢查,之後才將論文寄了出去。

可以說,愛因斯坦的許多研究與論文都離不開米列娃的幫助,可他最後回報給米列娃的,卻只有一段破碎的婚姻。

1912年的時候,愛因斯坦愛上了自己的表姐艾爾莎,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裏,愛因斯坦不顧深愛自己的妻子米列娃,一直在與艾爾莎秘密通信,兩人寫給對方的信件,現在都還在愛因斯坦的論文集之中。

雖然愛因斯坦已經盡力隱瞞此事了,但紙終究包不住火,他們的奸情被米列娃發現了,米列娃憤怒地向愛因斯坦提出了離婚。

可愛因斯坦卻無恥地說道:“爲了我們的兩個孩子,我們還是不要離婚了,若是這個家沒有我,你們肯定是過得非常艱難,我答應你,會與艾爾莎一刀兩斷。”

最終,愛因斯坦以兩個孩子作爲借口挽留住了這段婚姻,可他在這之後,竟給米列娃提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一日三餐必須送到我的房間;每天都要仔細收拾我的書房,不能留下一點灰塵。

愛因斯坦的這些條件非常地過分,完全是將米列娃放在不平等的角度去對待,要知道犯錯的可不是米列娃,而是愛因斯坦自己,在自己移情別戀以後還想要米列娃服侍自己,愛因斯坦此舉可以說是非常無恥。

在這種不公的對待下,米列娃終于在1919年的時候再次向愛因斯坦提出了離婚,她與愛因斯坦的這段婚姻最終以悲劇而告終。

對此,愛因斯坦並不感到可惜,他在將兩個孩子交由米列娃撫養以後,便繼續與自己的表姐艾爾莎談情說愛去了。

誠然,艾爾莎對愛因斯坦非常體貼,但她與米列娃一樣,也無法拴住愛因斯坦那顆脫缰野馬般的心。

在與艾爾莎結婚以後,愛因斯坦先後與秘書諾依曼、花店老板乃至名媛貴妃都有過關系,艾爾莎見阻止不了,也就任由愛因斯坦而去了。

艾爾莎並沒能陪伴愛因斯坦太久,她在1936年的時候就因爲生病而離開了人世,而愛因斯坦在艾爾莎離世以後,身體也是每況愈下。

終于,愛因斯坦的人生在1955年4月18日的這一天走到了終點。

令人不敢置信的是,愛因斯坦在臨終前,將所有的手稿與遺産都捐贈給了自己參與創立的希伯來大學,至于他的家人,則是一分錢都沒能得到。

曝光醜聞,爭奪遺産

在最開始的時候,愛因斯坦家族的成員們並沒有就此事發表過不當的言論,他們還爲愛因斯坦的做法而感到自豪。

但隨著愛因斯坦的稿子爲希伯來大學帶來越來越多的經濟收入時,愛因斯坦家族的成員紛紛眼紅了,因爲無論這些收入有多少,他們都得不到一分錢,而這些錢,本應該是有他們一份的。

因此,圍繞著愛因斯坦的遺産一事,愛因斯坦家族的成員們發生了許多爭端,而其中最受外人關注的,便是愛因斯坦的孫女艾芙琳了。

其實艾芙琳並不是愛因斯坦的親孫女,她只是愛因斯坦兒子漢斯抱養的女兒罷了,因爲漢斯與父親愛因斯坦的關系並不是很和睦,所以艾芙琳甚至都沒有與愛因斯坦見過面。

雖然並非愛因斯坦家族的血脈,但外人仍然將艾芙琳視爲愛因斯坦家族的人。

因爲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智商,艾芙琳經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更是爲了愛因斯坦的名聲而接近她。

愛因斯坦這個姓氏,給艾芙琳帶來的只有生活上的不便以及充滿惡意的嘲諷,至于實際的利益,艾芙琳是沒有得到過的,畢竟這些全都落入了希伯來大學的手中。

爲此,艾芙琳也與其他家族成員一樣,參與到了與希伯來大學爭奪愛因斯坦遺産的行動之中,但是,並非愛因斯坦親孫女的她其實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就在這個時候,一則既令艾芙琳感到不敢置信,又給她爭奪遺産增添了籌碼的醜聞被曝光了出來:艾芙琳其實是愛因斯坦的親女兒,她之所以會被漢斯收爲養女,其實都是愛因斯坦一手組織的。

那麽,這則醜聞究竟可不可信呢?

當事人艾芙琳爲了找到事情的真相,來到了愛因斯坦曾經的住所,在這裏,艾芙琳驚喜地發現了一些愛因斯坦未公開的信件,這些信件中便有著愛因斯坦寫給一些女孩的情書。

通過這些情書,艾芙琳發現愛因斯坦在與米列娃結婚之前,曾經與一個旅店老板娘以及一個芭蕾舞演員都發生過關系,若是傳言屬實的話,那她很有可能就是這兩人其中之一生下的女兒。

可惜的是,線索到這裏便戛然而止了,此後艾芙琳雖然想請求盜取愛因斯坦大腦的哈維醫生讓自己進行一次基因對比,但終究沒有成功,而艾芙琳的身世也就此成爲了一個謎團。

雖然自己的身世無法確定,但艾芙琳仍然沒有放棄遺産的爭奪。

晚年的她與家族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甚至控訴家族摧毀了自己的人生,想要從家族的手中拿到賠償。

當然,一直到2011年4月份艾芙琳去世的時候,她仍然沒有達成自己的這一目的,而這起愛因斯坦家族內部最大的爭鬥,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結語

我們不可否認愛因斯坦的偉大,但他將科學與成就置于一切之上的做法,還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在愛因斯坦的世界裏,在意的東西從未包含過親情,這對他的親人來說,是多麽可悲的一件事情。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愛因斯坦的愛情生活》——天豐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CNKoHtoL3REq7VpZ834FLQP19_VcFPQn6lbOiNgLsOFc2RpiPbXXdmkWacTa21Vw2A-ALrEY65Zrz38kVUfMF14xI8DInzfcRU5PXscx5ExYs_ONx90ylQiL9yy7SP95yqpKAh_pQX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國知網《愛因斯坦私生活曝光》——許步曾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CNKoHtoL3RHf4u533p24rRQ4WlCQgRoPkGRxQku_Iv3Kovy9VfjYLUXPRfJwKo2p0EeEq_iYTqoxQPWE9ouTDGxDGZ5b0c3Lpbpa1WsCnvRSYrmVKFoydwbLoCzu1DIOkmbquinJWX8=&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16 阅读:10353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2:06

    愛情多資多彩,又能對科學深入研究,這樣足見他更偉大,只有低層人,愛情才專一。

  • 2024-05-19 22:46

    猶太人自私自利的本性

  • 2024-05-26 14:00

    所以說造神是很危險的,世界上本沒有神人和聖人,本人或別人非把他造成神,當然是贻笑大方了

  • 2024-05-09 10:44

    那時候還沒有蘿莉島呢。

  • 2024-05-13 03:20

    我覺得“醜聞”兩個字應該去掉

  • 2024-05-11 10:27

    猶太人有最光鮮的一面,也有最黑暗一面

  • 1217 1
    2024-05-12 19:53

    和愛潑斯坦是一家人

  • 2024-05-12 18:00

    猶太人的本性[無奈吐舌]

  • 2024-05-13 09:51

    這就是猶太人[笑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