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智己L6有感,2秒級破百性能不是噱頭,城市NOA有槽點?

讀賣車型問 2024-05-17 15:08:43

智己L6上市已經有好幾天了,來自官方數據,新車上市48小時鎖單突破6000台。就個人而言,6000台不算少,但是對于智己L6,以及這麽接地氣的價格(限時權益價19.99萬起),我認爲這款車未來在銷量上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就沖一點,看中技術主打體驗,這是選擇了很好一個方向。

說回新車,在智己L6上市之前,我們有幸受邀參加了智己L6的全球首試,包括場地和道路。之前的文章我們針對場地體驗聊了很多,今天主要是道路方面的體驗,不想講太多技術,說說感受才是最真實的。

當底盤科技化,體驗自然也不同

首先說說靈蜥數字底盤,這是智己L6一大産品力,它能直接提升一款車的舒適、安全、操控三個維度。從技術來看,這套系統包括智慧四輪轉向系統、電控減震器、空⽓彈簧、電驅等多系統控制模塊融合,並由同⼀套算法中央集控。其中,四輪轉向這項功能很是實用,一款近5米長的車,轉彎半徑僅4,99米,這使得智己L6在路口掉頭、過彎等場景下,開起來更加靈活。加上電控減震器、空氣彈簧這樣的裝備,讓懸架有韌性的同時,支撐性還不錯。

都知道,在過去的燃油車時代,三大件其中之一的底盤調教很考驗技術。因爲在同樣固定的硬件下,你很難實現軟和硬的兼顧,最後就變成要麽舒適要麽運動。問題就來了,在不同場景下,必然會出現短板。而靈蜥數字底盤的加持,就很好解決了問題。

再比如舒適制動這一塊,電車的加速本身就快,需要制動的頻率自然也高,如果一刹車就“點頭”,那坐在車上的人得多難受。得益于從橫向到縱向的多維度調校,讓智己L6不僅是刹車,還有激烈駕駛下也能做到最大化的平穩。開車的人和坐車的人都能感到安穩,這就是我認爲技術存在的價值。

關于電車性能這塊,2秒級破百的智己L6到底在什麽場景下能夠帶來爽點呢?我在紅綠燈路燈排第一位等綠燈,試了下獵豹彈射模式。說真的,在限速之下,你很難去發揮這種強悍加速力,但是開啓模式那個過程,還真有點開飛機要起飛的那種儀式感,當然,更難忘的還是起步瞬間那種快感。雖然不是以快爲尊,把它當作是適當的發泄也不爲過吧。就像真正的高手擁有神兵利器,你要懂得如何去駕馭。

Carlog一鍵成片,還要男票做什麽?

相比加速性能,真正能給我帶來樂趣的還得是City Drive以及多視角Carlog這樣的創新功能。先說City Drive(城市漫行)吧,這是和火山引擎在模型應用及算法領域的一次深度合作,有點像刷視頻的感覺,比如當你開車經過某個大樓或者某個有意思的地點時,車機會實時推送一些信息,比如這個地點的介紹,還有周圍一些網紅打卡地,包括停車的指引。再比如你剛鍛煉完身體,當系統捕捉到這一信息後,它會推薦周邊一些適合的餐廳,當然還包括優惠和福利推送。

而Carlog的出現,更是有趣。在開車的過程中,把你認爲值得留戀的美景記錄下來,並且系統幫你成片,你僅需停好車,等待結果,這是不是懶人必備利器?讓出行變得便利且惬意,這或許就是智己汽車理解的人車交互,也是智駕和智艙融合的新玩法。

最後說說IMAD,也就是去高精地圖NOA,重點是城市NOA。根據官方消息,去高精地圖的城市NOA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全國開放,這個值得期待。在本次試駕體驗中,我也簡單試了試智己L6的城市NOA。講真,無論是智己還是其它品牌,對于這樣的功能,我不排斥,但是個人還是更願意去相信自己掌控方向盤。所以,無論你認不認可它,把它當作是駕駛的一種輔助,當作雙保險才是正解,而不是完全交給它。

在功能上,智己L6這套城市NOA已經是足夠強大,在開啓功能後,無論是跟車還是變道,都很平穩且順滑,不會像個新手一樣顯得突兀。相比過去我體驗過其它品牌的車型,我認爲智己L6這套系統更像老司機的行車思維,比如當遇到前車慢行擋道時,系統會判斷換道超車是否合適,如果滿足條件,它會選擇果斷超車,並且回歸到設定車速。

可能很多人理解的是超車要慢要看准時機,實際上猶豫不決反而更危險,因爲路上情況是動態的,當你慢一步,別人就快一步,安全和危險就在一線之間。再一個,短暫的體驗,我還能感受到的是系統對路況的判斷,比如地面的劃線,還有大車、小車、行人等等的判斷,及時顯示在屏幕上,並且有警示功能。

當然,實際場景的功能遠不止這些,比如連續躲避行人、遇到施工道路路障、複雜路口的通行、夜間連續極限避讓這樣的場景,智己L6也是能夠應對。所以,這套NOA到底有沒有槽點,我認爲還得深度體驗後才能下結論。還是那句話,不管它有多先進,關鍵還得看人,不能完全依賴系統。

堅持走技術路線,是立足之本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開過的電車已經不少了,很多人會說,電車開起來無趣,都一個樣。我想說,你試試智己L6的獵豹彈射模式後,還能鎮定自如,再說無趣吧。當然,這只是玩笑,說正題,想到官方一些話,智己L6是一款將智駕域、智艙域、底盤域跨域融合的一款車型,或許這是首次嘗試,它也確實給人帶來了創新體驗。就如同靈蜥數字底盤,把底盤做成一項科技配置,這本身就是具有顛覆性。

從産品而言,智己L6不缺産品力,更不缺技術,但是面對內卷的市場,消費者有理性的,也有盲目的,市場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我相信,堅持走技術路線的産品是能夠立足的,而這個過程,認可需要時間和一些輔助,比如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網絡時代如何掌握流量密碼等等。此外,我認爲還有一點很重要,任何所謂的創新技術都需要市場的驗證,這也是一個過程。

0 阅读:13

讀賣車型問

簡介:買車用車,你問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