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答胡錫進:爲什麽這輪民間資金不入場?

海澤鈞 2024-04-19 16:16:57

曾經何時,只要國家來一個比較強大的號召;比如類似國九條這樣的強度的“銀行理財、養老金、國家隊”等等入市,再有4分之一左右的上市公司回購注銷;按照往常,早就人聲鼎沸,大衆投資者該積極入市買入才對。

可是這次,看到現在的成交領穩定在8000億到1萬億以下,情況不一樣了。

是政策有個發酵期?讓子彈飛一會兒,還是遇到了什麽別的問題?

首先講,這次和往常的不一樣的地方,我不太認爲是政策發酵期拉長的弧度;因爲當前媒體如此強大的情況下,信息差不會差距這麽長。

那遇到了什麽問題那?

個人做如下解讀的:第一、無知無畏的18歲以上開戶人口紅利的消失;代表社會中,沒做過股票沒有經曆過風險的第一次開戶人群數量已經從年18歲人數近億到現在的1580萬,人口紅利的消失,是這次沒能發酵的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海外市場的對比。說海外市場到底和國內市場的差距僅僅是漲和不漲的關系嗎?深層次,是一個利益分配的關系。這個利益分配關系,不單是我們光強調的分紅、回購。更多的是價差利潤。我國2.2億股民,絕大多數都是向要獲得企業成長的價差利潤而來;老胡也不例外。老胡不是想用股市賺錢賺一套上海的學區房嗎?所以60萬的投資,仍然不是想依靠分紅收息來的;而是價差利潤。

那價差利潤的獲得比例,就是投資者最關心的了。像老胡和我們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依靠常識來進行交易的。也就是常理。常理分析決定了常理性的價值觀。

常理性的價值觀,天然是排斥“小破爛差”的妖股的。

不敢買,因爲不單是怕出風險,更多的是跟價值觀念不一致,是直接的反向。

這導致,在A股炒妖股盛行的情況下,實際在分有價差利潤方面,價值投資者是成了中短期甚至長期的弱勢者。

這就好比,肉沒吃幾口,卻頻繁慘遭毒打一樣。簡言之,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而我們的管理層的思想是混亂的;一會扶貧上市,一會扶持小微企業;這樣的管理方式,跟大衆常識性股票價值觀念相悖;實際是擾亂了大衆投資市場的質量健康;導致資金錯配的一種錯誤思想。

再,仍然要說T+1,反複強調了幾年了,T+1是資金錯配導致妖股橫行炒作的制度性因素;不管誰沾沾自喜,認爲是監管奇迹,實際的結果看,從徐翔和甯波敢死隊的崛起時間,90年代末就已經有民間的資金團隊開始利用這一T+1制度性漏洞,收割散戶,快速發財致富。直到今天,仍然是A股相當多的遊資的標配的炒作方式。

來一輪上漲,肉全被遊資的妖板給帶走了;剩下的骨頭被高頻拿到手;實際價投能喝口湯就不錯了。而一但牛短熊長的A股下跌了;遊資跑的快,高頻去做空,價投們卻被摁在地上摩擦。A股的遊戲周而複始如此這般。累了。投入高風險大産出小收獲低,這就是交易制度性劣勢。

所以老百姓不進,是因爲,A股的理性制度太反人性,反常識,反理性了。這是明牌呀,騙不了人的。如果有人還說什麽T+1是保護散戶,那就是愚弄人和罵人了;你當老百姓是傻子嗎?一個30年前就被遊資破解的交易制度,集中打板割韭菜的制度怎麽可能是保護投資者那?所以吧,大家等的是改革措施;不像那些教授以爲的,質量因改了,就該漲了;現在漲了嗎?教授們?!按照你們要求的改了,漲了嗎?

沒漲吧!爲啥?

因爲缺動力因!交易制度不改革,A股沒有吸引力;因爲大家都知道,進來了,也不過是給遊資炒妖股做嫁衣罷了。這樣跟成熟市場一對比,巨大的反差就出來了。所以,交易制度改革是A股牛市改革的決心體現。T+0制度是牛市的發令槍。還想靠國家發個號召,帶一帶民間資金入市的招數,不管用了;太老套了,大家都視覺疲勞了。主要也是被坑怕了,都有經驗了。所以請,真刀真槍的真改,別在忽悠人進場位遊資炒妖做嫁衣了;這就是當前矛盾最大的體現“交易制度的極度落後導致的價差利潤分配不平衡的矛盾關系”。

4 阅读:526
评论列表
  • 2024-04-20 10:59

    小散一直不看好四大行,二統油[笑著哭]必須穩健引導[點贊]

海澤鈞

簡介: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