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年羹堯爲何偷著回京,才懂給邬思道送酒,以及被秋月罵的真相

卿心君悅 2024-05-05 10:37:40

文丨卿心君悅

老十四當上大將軍王後,即將晉升爲陝甘總督的年羹堯,爲何要瞞著老四偷偷回京去見八爺黨呢?

其中的真相,難道真是因爲年羹堯覺得老四奪嫡無望,所以才打算背叛老四,投入到八爺黨的陣營嗎?

同時,在此之前,年羹堯爲何會突然送給邬思道一壇百年老酒,以及在他向老四複命時,又爲何會遭到妹妹年秋月的無情辱罵?

在這其中是否隱藏著某種潛在的關聯?

這篇文章要揭開的就是隱藏在這三個謎團背後的真相。

疑點重重

康熙五十六年,前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老爺子收到戰報後決定:在諸位皇子中選出一人擔任大將軍王,出征西北。

由此,一場爭奪兵權的大戲拉開帷幕,九子奪嫡也步入了最後的高潮!

消息一經傳出,老八當即就斷言:

“不管是誰當這個大將軍王,他就是皇阿瑪的繼位人。”

就在八爺黨的內部因大將軍王一職而相互試探之時,另一邊早已看穿康熙心思的邬思道,卻勸老四打消爭奪之心:

“……王爺,如果您有這個器宇,這一次就一定會以爲朝廷的大局爲重,力保十四爺出任大將軍,而不是去爭這個大將軍!”

隨後,邬思道又針對老四心中的顧慮,提出了用糧草來挾制兵權的建議。

聽了邬思道這一番話,得知了其中內情的老四當即決定:

“對!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年羹堯做陝甘總督。”

然而,就在老十四成功當選大將軍王,年羹堯晉升陝甘總督一事也進入走程序的環節時,老四卻意外得知年羹堯竟瞞著他偷偷返回了京城。

到此,第一個疑點出現了!

注意,老四最初是通過李衛的密信得知年羹堯偷偷返京一事的,而年羹堯也知道李衛是老四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

當初年羹堯晉升四川巡撫之時,老四接受了邬思道的建議,決定派李衛去監視年羹堯,這才親自導演了一出李衛和翠兒鑽小樹林的戲。

而在年羹堯向老四告別時,當場就識破了老四的這個小心思,于是識時務地主動接受了這個安排。

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一個細節——

老四剛收到李衛傳來的密信,高勿庸就匆匆來向老四報告了同樣的消息。

這就說明了,即便沒有李衛這個眼線,年羹堯偷著回京的事也根本不可能瞞住老四!

既如此,年羹堯爲何還非要做這麽一件“紙包不住火”的事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爲年羹堯根本就沒想瞞,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向八爺黨示好投誠。

可問題又來了,即便年羹堯有投誠的心,八爺黨又真能接受年羹堯嗎?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老四家的包衣奴才,身上貼的一直都是“老四”的標簽。在這種情況下,八爺黨又豈會接受一個極有可能是“內奸”的年羹堯呢?

而且要知道,曆朝曆代對待“背主忘恩”的人都是不屑一顧的,畢竟能出賣原來的主子,就同樣可能出賣現在的主子。因此對待這樣的人,大多都是以利用爲主,很少會給予信任並委以重任。

像年羹堯這般既通人情世故又有心數的人,又豈能不懂如此簡單的道理。

什麽?

你說或許存在這種情況——

在年羹堯的升遷過程中,四川提督一職是老八當衆推舉的,這回晉升陝甘總督表面上又是老十四舉薦的,這很可能會讓年羹堯産生了一種錯覺:八爺黨或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亦或者是想通過拉攏他來變相削弱老四的勢力,因此才會對他青睐有加,屢次向他抛出橄榄枝。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要知道,年羹堯需要的是被重用,而不是被敵方利用!

在第一次老八舉薦他升任四川提督一職事時,明眼人都清楚,那就是老八的落井下石,要借機斬斷老四的左膀右臂。

而年羹堯又何嘗看不出這一點。

之所以事後他會去拜訪老八表示感謝,並不是他想借機靠近八爺黨,只是要做個姿態來迷惑老八,防止老八對他出手,同時趁機多撈點好處——

畢竟老八的目的,就是想通過這種套路來分化他和老四之間的關系。他一旦信以爲真,等老八的目的達成了,他失去了利用的價值就會被老八撇在一邊。

反之,他表現的越暧昧,老八要想達成目的就需要加大拉攏的力度。

但這一次老十四舉薦他爲陝甘總督,年羹堯倒不認爲這是對他的拉攏。

理由很簡單:在奪嫡的緊要關頭,這種敏感的職位只會交給心腹中的心腹來擔任,絕不會拿來拉攏他,從而增加受制于人的風險。

既然,他這一次晉升不是八爺黨的拉攏,而他主動向八爺黨示好又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好處,那麽他又爲何還要不惜得罪老四去做這件事呢?

這只能說明一點:年羹堯這麽做,必然有其他的目的!

年羹堯的真實目的

年羹堯明知紙包不住火,還要偷偷回京去見八爺黨的真相,究竟是什麽呢?

其實,這就是年羹堯用來擡高自己價碼的一種手段,其目的直指擡旗後,在四爺府不知以何等身份自居的年秋月。

爲了揭秘年羹堯做這件事的真實動機,我們先要明確一件事:年羹堯是如何看待自己被晉升爲陝甘總督這件事的,他是否能推測出在這其中有老四和老十四達成的交易?

若把年羹堯換成李衛,也許李衛真猜不出這其中有幕後交易,但作爲帶過兵的年羹堯,卻一定能看出這其中的虛實。

曆朝曆代,凡是帶過兵的人都清楚糧草對行軍打仗的重要性,這才有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論斷。

而在劇中,邬思道正是通過這一點,推斷出了六萬西北大軍之所以戰敗,恰恰是因爲掌管兵部的老十四鉗制了西北大軍的糧草供給;

也正是因此,邬思道才進一步推斷出了爲了西北大捷,康老爺子勢必會讓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這才有了後續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的事。

當然,年羹堯未必能准確猜出讓他出任陝甘總督是邬思道的建議,但他卻一定知道,他能出任陝甘總督,老四和老十四很可能達成了某種交易。

畢竟,若非如此,老十四斷不會同意由老四的人擔任陝甘總督,來負責西北大軍的糧草供給;而一旦老十四反對此事,康老爺子出于大局考慮,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順從老十四。

當我們明確了年羹堯能推斷出的信息,此時,我們再去揭秘年羹堯瞞著老四回京去見八爺黨的真相,也就容易多了。

爲什麽年羹堯明知瞞不住老四,還非要做出這種容易讓領導誤會他要背叛的事呢?

就是因爲年羹堯清楚此時此刻他對老四的重要程度——

老四要想限制老十四的兵權,就必須拿下陝甘總督這個位置,而在老四手底下有資格且有能力出任這一職務的人,就只有他這個四川巡撫。

而一旦老四不能通過他來鉗制老十四的兵權,老四就無望在九子奪嫡中勝出!

這才是年羹堯明知走漏風聲會惹領導不快,又明知這件事根本瞞不住領導,卻非要如此去做的原因。

因爲他知道即便領導由此對他疑心大起,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甚至于領導爲了避免他真投入八爺黨的懷抱,勢必還會想辦法來拉攏他、捆綁他,以保證接下來的事萬無一失。

而在如此關鍵時刻,老四絕不會用“空口允諾”來向年羹堯畫餅,畢竟年羹堯也不是什麽職場菜鳥,在職場混了那麽久,“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道理早就了然于胸。

因此,老四要想拉攏、捆綁年羹堯,就只能把目光放到年秋月的身上,畢竟,年家的旗也擡了,老四暫時又沒權力給年羹堯加官進爵,而能對年羹堯産生誘惑的事,也就只能是分給年羹堯一些“幹股”了——

也就是娶了年秋月,讓老四一個人的奪嫡大計,成爲他和年羹堯的共同事業。

畢竟只有這樣老四才能對年羹堯徹底放心,而也只有這樣年羹堯才能徹底安心。

否則,即便老四還能想出其他的方式來拉攏、捆綁年羹堯,可年羹堯也未必敢接受,要知道這種對領導“趁火打劫”“坐地起價”的行爲,難保領導不會懷恨在心,事後打擊報複。

這才是年羹堯瞞著老四回京去見八爺黨的背後真相。

而邬思道在老四得到年羹堯偷偷返京消息的當天,就猜到了年羹堯的真實目的。

那天,老四才看完李衛的密信,管家高勿庸就來報信:

“四爺,不知道爲什麽年羹堯突然到北京了,而且到處亂竄……現在好像又到八爺府去了。”

聽了高勿庸的話,邬思道的眼神一瞬間變得極爲複雜。

而邬思道眼中的複雜,就是因爲他從高勿庸的話中猜出了年羹堯的目的。

注意!在高勿庸的話中有一個極爲關鍵的信息,說年羹堯正在到處亂竄,既然年羹堯是偷著回京的,此時又何敢光明正大地到處亂竄。

這就說明,年羹堯此舉是故意而爲之的,其目的就是爲了擡高身價變相跟老四談條件。而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推測,邬思道當即就清楚了這件事的最終結果。

也因此,在那天晚上,邬思道和年秋月會有這段意味深處的對話——

年秋月:“邬先生,難道我們就真的沒有那一天嗎?”

邬思道:“秋月,你記住我一句話,你早晚是四爺的人。”

兩大謎團

在九子奪嫡時期,關于年羹堯有兩大謎團——

一是,在年羹堯擔任四川提督期間,尋得一壇百年老酒,爲何非要送給邬思道?

一是,年羹堯剿滅江夏鎮向四爺複命時,爲何他去看望年秋月,不僅吃了閉門羹,還被年秋月痛罵了一頓?

其實,解開這兩大謎團的鑰匙,就是我們方才得到的年羹堯爲何會瞞著老四返京的真相。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謎團,爲何年羹堯非要把那壇酒送給邬思道。

注意!在這件事發生時,熱河狩獵事件已經結束,正處于太子複位之時,在這期間,年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在熱河狩獵時,得益于邬思道“押題”成功,用弘曆使出了一招“隔山拜佛”,爲老四奪嫡成功增添了關鍵的砝碼。

事後,老四借賞賜年秋月來變相拉攏邬思道,也就是那一次,老四決定給整個年家擡旗,由鑲白旗擡爲鑲黃旗。

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年羹堯送給邬思道一壇百年老酒的事。

那麽年羹堯此舉有什麽特殊含義嗎?

如果說在擡旗之前,年羹堯樂于見到年秋月跟老四身邊的紅人邬思道喜結連理,那麽在擡旗後,年羹堯的野心也跟著膨脹了,他開始寄希望于年秋月和老四發生某些關系。

在劇中,邬思道收到年羹堯送來的酒後,在四爺府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得知有這壇酒,老十三來找邬思道:

“邬先生,你知道我今天是幹什麽來了嗎?我聽說你得了一壇藏了百年的老酒,是不是啊?趕快給我和四哥拿出來嘗嘗,怎麽樣?”

而一聽老十三的話,老四也假裝生氣地說道:

“說起這件事呀,就讓我生氣。你說年羹堯這個奴才啊,鑽山打洞在四川就弄了一壇百年老酒,帶來時候啊,指名道姓要送給邬先生,看來啊,我這個正宗主子也不要再當了。”

注意,這裏面有兩個特殊的細節——

一是,年羹堯派人給邬思道送酒的事,老十三是怎麽得到風聲的?

一是,年羹堯派人來送酒,爲何非要當著老四的面說,酒是給邬思道的?

這兩個特殊的細節,都說明一個問題:年羹堯就是故意要讓老四和老十三知道,他把一壇誘人的好酒送給了邬思道。

這件事接下來的發展是,在老十三的要求下,邬思道只好拿出這壇酒來同大家分享。

而到此,年羹堯此舉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了——

年羹堯就是想借這壇酒告訴邬思道,有些東西我即便親手交給你,你也是保不住的。

言外之意,當初我確實是把年秋月交到了你的手上,但最終你和年秋月也未必能在一起。尤其是,現在我也並不想讓你倆在一起了。

而這就是年羹堯爲何要如此轟轟烈烈送給邬思道一壇酒的真實目的!

至于當時邬思道是否意識到了這壇酒的深意,並不好說。

但可以明確的是,正是因爲有了這壇酒的鋪墊,在年羹堯偷著返京去見八爺黨的時候,邬思道猜測到年羹堯是在和老四講條件,就意識到了年羹堯最終的目的是想讓老四娶年秋月。

此時,在送酒的這件事中,我們還要注意一點,雖然邬思道當時未必清楚年羹堯的目的,但作爲年羹堯的親妹子,年秋月卻很可能意識到了年羹堯的心思。

所以,在老十三和老四議論這壇酒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年秋月臉上一度是低沉和冷漠的。

也正是因此,不久之後來向老四複命的年羹堯去看望年秋月,吃了閉門羹的他追問:

“妹子,到底怎麽了,誰給你氣受了?”

早已看透年羹堯心思的年秋月,這才會罵道:

“誰給我受的氣,關你什麽事?反正一家子的旗也擡了,你的官也升了,把個女兒撂在王府裏討主子的好,一家子指著這個飛黃騰達,我們年家可真出息啊!”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年秋月的這段話分明就是在指責年羹堯:

你別以爲我不清楚你的心思,你根本就沒把我當成你的妹子,只是把我當成你升官發財的工具。

一開始你讓我伺候邬思道,就是瞧准了邬思道會成爲老四身邊的紅人,如今你的官也升了,咱們一家子的旗也擡了,你又打起我和老四的主意了,以期憑此更進一步……

這就是第二個謎團的真相,同時也是後來老四登基之後,年秋月從不向娘家要錢的原因。

正是因此,在年秋月被冊封爲皇貴妃時,掏出了所有的積蓄,卻只能拿出80兩的賞銀……

卿心君悅,讀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溫暖你,我。

0 阅读:24

卿心君悅

簡介:情感觀察者,書評人,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