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省20地發文,分布式光伏配儲!

北極深度 2024-05-13 14:26:46

此前,曾有文章分析認爲,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電網後,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其一就是電壓越限的問題,即低壓配電線路上的電壓高于配電變壓器出口電壓。

而治理這種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配置儲能。當發生電壓越限時,啓動儲能設備進行充電,可以促進光伏發電電量消納。而當用電負荷增加時,又可以將儲能電量放出,以支撐用電需求。

早在2021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戶用光伏項目配備儲能。

2023年6月13日,國家能源局再次發布了《關于印發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著力解決分布式光伏接網受限等問題,積極評估采用新型配電網、新型儲能、負荷側響應、虛擬電廠等措施打造智能配電網,提高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能力,並選擇了6個試點省份,每個省選取5-10個試點縣(市)開展試點工作。

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9省20地發布分布式光伏配儲政策,主要聚集在山東、江蘇、浙江、河北等分布式光伏資源和市場發展較好的地區。

從政策發布的時間看,相關政策主要集中在2023年。從2021到2023年,分布式光伏配儲政策數量呈現逐年上漲趨勢。而今年以來,陸續又有多個省份文件明確提出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的相關要求,而且配儲需求也更爲具體。

如《安徽省發展改革委2024年工作要點》中提出,實施分布式光伏配儲工程(試點),擴大新型儲能電站裝機規模。

無獨有偶,江西省能源局在《關于進一步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鼓勵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儲能等手段提高調峰能力。在電網承載力評估等級爲黃色、紅色的區域,可通過配建儲能(包括租用、異地配儲等模式)、集中彙流等措施提高電網承載力。

從分布式配儲目的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促進本地區新型儲能的發展,例如金華市金東區,在要求配建儲能的同時,也爲儲能電站安排了需求響應補貼、項目建設補貼等政策,目標是使本地區新型儲能電站達到一定規模。而山東、河南等更多地方則是希望通過加裝儲能來保證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和消納。

從政策發布區域看,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光伏大省。分布式光伏雖然單個項目規模很小,但在一些省份,裝機占比已經不可小視。數據顯示,山東、河南分布式光伏累計並網容量在光伏總裝機中的占比已近80%,新能源消納問題亟需解決。

從分布式光伏配儲要求看,半數地區給出了配儲的具體要求,配儲比例在8%~30%,時長2~4小時。另外部分地區政策未明確規定配儲比例和時長。

長遠來看,分布式光伏配儲是建立清潔、安全、穩定電力系統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我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但建設儲能無疑將增加光伏項目開發投資成本,配套的儲能由誰來投資?儲能以何種模式、在哪裏建設?儲能如何獲得收益?商業模式不清晰,可能是當下配儲雷聲大雨點小的主要原因。提升分布式儲能的經濟性,或是推動分布式光伏儲能發展的重要途徑。

值得注意的,最近多地分布式光伏配儲政策推廣集中彙流等模式,實現台區和線路增容,也有部分地區的電力市場政策中開始明確,集中彙流後的光伏系統可配儲、可控、可調和參與市場。

還有部分地區提出共享儲能、雲儲能模式,建設集中式儲能、並向分布式光伏用戶提供租賃服務,或許是出路之一。

如山東德州《關于進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並網運行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積極推廣“集中彙流"“智慧透明調控”成熟的實施路徑和開發模式,積極探索“雲儲能”等創新模式。

江西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文件表示,鼓勵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儲能等手段提高調峰能力。在電網承載力評估等級爲黃色、紅色的區域,可通過配建儲能(包括租用、異地配儲等模式)、集中彙流等措施提高電網承載力。

《南甯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及,積極推廣“集中彙流+租賃儲能”光伏項目建設模式。

江蘇揚州《關于加快推進全市光伏發電開發利用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在分布式光伏項目相對集中、上網電量較大的區域,鼓勵發展建設一批集中式儲能項目。

1 阅读:291

北極深度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