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多年前的古人吃啥穿啥?穿越回商朝看個究竟

澤霖文史 2024-03-30 08:34:38

據《詩經·商頌》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這是關于商族人起源的一則傳說故事,講的是一個叫作簡狄的女子,因爲吞食了一顆玄鳥的蛋而受孕,生下了一子,取名爲“契”。契長大後,因爲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封于商地。所以說這個契正是商族人的始祖。

玄鳥生商

商族是東方夷人的一支,活躍在黃河中下遊,是一支古老的部落。夏朝傳至夏桀時,王朝的危機已經格外突顯。桀的暴虐終于引起了子民的反抗。商國君主湯率領各方國在“鳴條之戰”中打敗了桀,夏朝覆滅。湯以“商”爲國號,在亳建立起商朝。從此,一個縱跨五百多年的嶄新王朝登上曆史舞台,開啓了中華文明新的篇章。

鳴條之戰

人類文明發展到商朝時,生産力水平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上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也展現出了明顯的階級差別。

穿衣這一基本需求,已經不僅僅是爲了禦寒和保護,從材料到款式開始明顯地因爲階級不同而産生了巨大差異。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商代王室貴族的衣著普遍華麗精美,面料多以絲綢、皮革爲主,也有麻布,但比平民所用的麻布更爲細軟。絲綢華服上多刺繡或彩繪著精美的裝飾圖案,這些圖案往往與青銅器上的紋飾相一致,如饕餮紋、蟠螭紋、雲雷紋等。

婦好墓中出土的玉人

平民或小奴隸主的衣著則要更爲素淡一些,上面大多沒有紋飾做裝飾,但總體也比較考究,多爲上衣下裳。奴隸的衣服則非常簡陋,僅起到簡單的遮身作用。

商代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水平已經非常高,軍隊所穿的多是銅盔皮甲。皮甲是用犀牛皮制作而成,最初是用整塊皮材裹在身上,後來將皮材切割成小塊,再根據身體不同部位所需縫合在一起,使皮甲更加貼身。這種皮甲雖然沒有後世的金屬铠甲防護力強,但也足以應對當時戰爭中木石類武器的攻擊。

商代獸面紋青銅冑

商代時,種植業已經在社會經濟中占有主要地位,相應地人們的飲食也以糧食作物爲主。此時常見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粟、麥、稻、豆、梁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吃到麥、稻這種細糧的。因爲這兩種糧食當時種植量並不多,所以自然也是奴隸主貴族這一特權階級的專享。

絕大多數平民還是以粟作爲主要的糧食,貧困的人則以豆、梁和蔬菜充饑。而作爲社會底層的奴隸,只能啃食草根或者帶殼的谷物。考古人員在奴隸陪葬坑中,曾發掘出土過當時奴隸的牙齒,正是因爲長年食用這種難以咀嚼的食物,而磨損十分嚴重。

商代的農業生産(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商代飲酒之風盛行。農業産量的提升,使得人們有了更多的余糧用于酒的釀造。此時的人們,上至貴族,下至平民,均嗜好飲酒,整個社會飲酒之風蔚然。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占了相當的比重,且種類多、功能全,有盛酒器、溫酒器、飲酒器等等。

種類豐富的青銅酒器商朝堪稱是一個彌漫在酒香裏的王朝。當然,在西周人眼裏,商朝因酒誤國,說是一個溺死在酒缸裏的王朝恐怕更爲貼切。對此,你怎麽看?咱們評論區見。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