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卡國家古迹文物保護標志牌

關中拍客 2024-04-20 23:42:13

目前,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總計公布76處國家古迹(National Monument)。在每一處國家古迹的旁邊,都懸挂著明顯的文物保護標志牌,成爲國家文物古迹重要曆史價值和特殊身份地位的體現——

2024年4月5日至4月13日,我在新加坡遊覽期間,按照國家古迹的名單,共到達55處國家古迹。每到一處國家古迹,我都會尋找這裏的文物保護標志牌,閱讀上面的介紹內容,並跟標志牌合影留念。其中,大部分標志牌都很顯眼,但是也有一些標志牌沒有看到。

新加坡國家古迹的文物保護標志牌均爲圓形,直徑約35厘米,表面呈金黃色。在標志牌之上,內容比較簡潔,從上往下依次爲:新加坡國徽、公布爲國家古迹的具體時間、這處國家古迹的名稱和基本情況、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標志(National Heritage Board)。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標志以一件古代陶罐爲主體,表面裝飾條帶紋,極具曆史滄桑感。在這件陶罐的口部,生長出茂盛的植物,象征著文化的生生不息。

新加坡國家古迹的文物保護標志牌以英文爲主,以華文、印度文、馬來文、阿拉伯文等多種文字爲輔,展示了新加坡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和相互包容。

在不同文化主體的國家古迹文物保護標志牌上,使用各自相關的語言文字,與主體英文介紹相互呼應。例如,在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等華人留下的國家古迹的文物保護標志牌上,使用漢字介紹,便于華人閱讀。在其他民族的宗教場所,也使用相應民族的語言文字,充分尊重這些民族的文化傳統。

1973年6月28日,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國家古迹名單,包括哈賈法蒂瑪回教堂、聖安德烈教堂、亞美尼亞教堂、善牧主教座堂、天福宮、老巴刹等八座曆史建築。隨後,每隔幾年,以《古迹保護法》爲指導,都會公布一批國家古迹名單。如今,在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網站上,可以查閱到所有國家古迹的名錄和基本信息。

除了國家古迹的文物保護標志牌外,還可以看到其他幾種不同的標志牌,包括古迹保存局(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建築遺産大獎(Architectural Heritage Awards)、2015新加坡金禧慶典(Singapore’s Golden Jubilee 2015)等不同性質的標志牌。

除了曆史價值以外,每一處國家古迹往往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價值,包括古迹遺址、建築藝術、科技文化、社會政治等。因此,這些標志牌和國家古迹的標志牌並排懸挂,共同展示了新加坡文物保護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