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非富即貴”新東家,“明天系”4大險企明天可期?

野馬財經 2024-05-16 20:48:46

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曾被稱作“中國民營金融28大系族之首”的萬億“明天系”崩塌之後,其重要資産均被處置用于還債。而作爲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4張保險牌照,也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

5月9日,申能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能財險”)在上海市臨港中心正式開業。申能財險爲原“明天系”旗下天安財險重組後形成,從籌建到開業,申能財險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2020年7月17日,原銀保監會依法對“明天系”6家金融機構實施接管,其中包括華夏人壽、易安財險、天安財險、天安人壽4家保險。此後,接管期限延長一年,至2022年7月16日止。

接管期結束後,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險已完成重組,重組後形成的瑞衆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瑞衆人壽”)、中彙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彙人壽”)、申能財險均已開業。

曾由“明天系”持股的易安財險,則被比亞迪(002594.SZ)收購,更名爲深圳比亞迪財産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

據公衆號“迪粉之家”消息,5月13日比亞迪財險已經出單,該公衆號簡介爲“比亞迪汽車粉絲大本營”,通過其微信後台可直達比亞迪汽車官網。不過,“迪粉之家”認證主體爲連城縣迪粉之家網絡工作室,工商資料顯示,其已于去年10月注銷。

背靠“非富即貴”的新東家,原“明天系”險企能否汲取教訓,煥發新生?

1國資援手,百億申能財險啓航

天安財險是國內第四家財産險公司,曾有一萬八千余名員工、近萬人的營銷員隊伍。

2020年,天安財險因持有的信托産品等資産到期後發生實質性違約,加之對投資持有的股權投資基金按質押股票市值重新估值,造成巨額虧損,天安財險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

當年7月,天安財險與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四家“明天系”險企,因存在違反《保險法》規定的經營行爲,被銀保監會正式接管。

到今年1月,由天安財險重組形成的申能財險完成工商注冊程序,注冊資本100億元。申能財險首位董事長爲申能集團副總裁兼東方證券黨委書記龔德雄,其擁有超30年金融行業管理經驗,去年4月辭去國泰君安副總裁職務,9月出任東方證券黨委書記。

圖源:罐頭圖庫

而曾擔任天安財險托管組組長的盛亞峰,已成爲申能財險首任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盛亞峰出生于1965年7月,曾于中國太保任職,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擔任太保産險總經理,隨後出任天安財險托管組組長,並兼任太保集團大灣區發展總監職務。根據中國太保2023年年報,盛亞峰于報告期內,在行業風險處置托管組工作,薪酬從托管費用中領取。

從股東結構來看,申能財險由申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能投資”)、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國際集團”)、上海臨港園金投資有限公司、台州市國有資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籌建。

而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能集團”)通過申能投資、申能股份(600642.SH),合計持有申能財險50%股權,成爲申能財險實際控制人。

申能集團涉足電力、燃氣、金融、戰略新興業務等領域,連續22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截至2022年底,集團系統全資和控股企業近300家,員工近2萬人。

目前,東方證券(600958.SH、3958.HK)是申能集團金融産業中最核心的資産之一。截至2024年一季度,申能集團持有東方證券30.29%股份,爲第一大股東。

圖源:Wind數據

此外,申能集團還持有中國太保(601601.SH、2601.HK)14.05%的股份,參股國泰君安(601211.SH、2611.HK)、海通證券(600837.SH、6837.HK)、光大銀行(601818.SH、6818.HK)等公司。

如今申能財險正式開業,進一步完善了申能集團的金融産業布局。值得一提的是,申能集團正在著力打造新能源業務,基于股東發展策略,申能財險也將發展重心聚焦于綠色保險。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理事長柏文喜認爲,申能財險聚焦綠色保險與當前國家推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的政策方向相契合,有望在綠色與科技保險産品領域取得突破。申能財險依托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優勢和産業特色,未來在金融創新和業務開拓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綜合來看,申能財險的前景值得期待。

圖源:罐頭圖庫

除了申能集團,入股申能財險的上海國際集團實力也不容小觑,其注冊資本300億元,主營業務爲金融控股、投資與資産經營管理以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在上海市屬金融機構國有權益總量中占比超60%,是浦發銀行(600000.SH)、國泰君安、上海農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也是中國太保的主要股東之一。

2“國壽系”被免高管掌舵瑞衆人壽

申能財險開業之前,2023年6月28日,天安人壽重組後形成的中彙人壽也已獲批開業,接受北京銀保監局的屬地監督管理。

中彙人壽注冊資本金332億元,其中中央彙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彙金公司”)出資265.6億元,持股比例80%;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保險保障基金”)出資66.4億元,持股比例20%。中彙人壽成立後,中央彙金旗下已彙聚兩塊壽險牌照。

與中彙人壽同日獲批開業的還有瑞衆人壽。值得一提的是,瑞衆人壽注冊資本達到565億元,一躍成爲中國壽險業注冊資本第一位,比退居第二位的平安人壽高出逾200億元。

瑞衆人壽的前身華夏人壽一直是明天系的核心金融資産。截至2023年9月底,華夏人壽累計總保費2292.6億元,在市場排名第三。而被接管前的2019年,華夏人壽總資産高達5873億元,並在2019-2020年連續兩年挺進世界500強。

圖源:罐頭圖庫

這也意味著,要接盤華夏人壽,資金儲備需要十分充足。2017年,前“貴州首富”羅玉平(又被稱爲“羅半城”)麾下的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金融”)欲“鯨吞”華夏人壽,交付了70億元定金。

中天金融的收購之路並不順利,該公司2016年的淨利潤不到30億元,高達70億元的定金給公司造成了流動性壓力,此後業績持續下滑,債務問題凸顯。

到2020年,華夏人壽還經曆了接管與重組。2023年6月30日,由于股價連續低于1元,中天金融正式退市。5月9日,中天金融又發布公告稱,收購華夏人壽股權已無法達成,公司將面臨損失定金的重大風險。

如今,華夏人壽由瑞衆人壽接盤,其背後股東九州啓航(北京)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九州啓航基金”)出資339億元,持股比例60%;保險保障基金出資226億元,持股比例40%。

九州啓航基金由11家國資控股壽險公司出資,其中中國人壽出資比例最高,占總股比達33.33%。

值得關注的是,瑞衆人壽近日發生重要人事變動。5月6日,瑞衆人壽公告稱,公司指定副總裁俞德本爲臨時負責人,代行總裁職權。按照慣例,待董事會決議通過、國家金融監督總局核准之後俞德本或將正式接棒總裁一職。

俞德本出身“國壽系”,于2024年3月7日任瑞衆人壽副總經理。曾擔任中國人壽江蘇省分公司的總經理,並且也是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海外”)的負責人。

不過,據“財新”旗下“金融我聞”報道,2022年7月27日,國壽海外召開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分析會之前,公司主要負責人俞德本已被免職。業內人士透露,其調整原因系在巡視檢查中被發現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存在公款買入茅台的行爲。

柏文喜表示,企業高管的行爲往往與公司的治理結構和企業文化密切相關,對于瑞衆人壽來說,如何確保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和規範性,修複可能因此受損的公衆形象,並建立起更加嚴格的內部管理和監督機制,是其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圖源:罐頭圖庫

俞德本之外,瑞衆人壽董事長趙立軍、副總經理李英建、總精算師田今朝均來自“國壽系”。趙立軍曾任中國人壽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等職,2020年成爲華夏人壽托管組組長,後出任瑞衆人壽首任董事長。

2023年,瑞衆人壽實現總保費2691億元,同比增長6%,在市場排第三位。原保費收入爲1947億元,同比增長7%,新單保費達1544億元,同比增長9%,續期保費爲1146億元,同比增長3%。“國壽系”領導班子能否帶領瑞衆人壽更上一層樓,仍需時間驗證。

3命途迥異,易安財險變身比亞迪財險

作爲“明天系”戰略布局的互聯網保險的易安財險,雖然規模比前三家都小,但最終命運並不差。

2017年,“明天系”喊價100億元轉讓易安財險,雖手握珍貴的互聯網保險牌照,但被擔心有債務黑洞,無人接盤。曾經與衆安保險、安心保險、泰康在線並稱爲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易安財險,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令人唏噓。

不過,易安財險苦盡甘來,如今已由新能源車企“一哥”比亞迪入主。2023年5月,比亞迪耗資36億元收購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易安財險由此更名爲比亞迪財險。

同年11月,比亞迪財險業務範圍新增“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

圖源:罐頭圖庫

近日,比亞迪的車險事業再有進展。國家金融監管總局5月6日已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等地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

此外,據公衆號“迪粉之家”消息,5月13日比亞迪保險已經出單,涉及車型爲24款海豚榮耀版420km自由版,目前該車型指導價爲11.28萬元。據介紹,此單保險出自山東威海,爲海豚新車首次上險,目前該車保費共計3900元,其中商業險2950元、交強險950元。

兩個月前,比亞迪補齊高管空缺,任命王勇擔任公司總經理。王勇在車險業務上有著豐富的經曆,此前在擔任中華聯合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財險”)車輛保險部總經理、個人客戶車險運營部總經理、電子商務部總經理、新渠道業務部總經理。

圖源:罐頭圖庫

2023年車險數據顯示,64家財險公司經營車險,合計保費8779億元,正增長5.6%,總體承保利潤減半,且只有16家承保盈利。

柏文喜認爲,作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掌握大量車輛和駕駛數據、可以爲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擁有忠實的消費群體,其進軍車險擁有一定優勢。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包括專業性不足、合規成本較高、風險定價和精算方面的短板。

此外,新能源車險市場的特殊性,如出險率高、維修成本高、賠付率高等問題,也是比亞迪財險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比亞迪財險2024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保險業務收入0.11萬元,淨利潤1242.47萬元。2023年第3季度及第4季度,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均爲B。

圖源:比亞迪財險償付能力報告

對比2023年全年保險業務收入-6857.87元、虧損1991.51萬元的情況,比亞迪財險的業績已經初見改善。

昔日“明天系”四家險企,已經一一重整開業,你更看好哪家的發展?評論區聊聊吧。

0 阅读:20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