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爲何出兵硬剛俄羅斯?最難受的是美國,普京反而竊喜

虎哥說航天 2024-03-22 14:20:42

俄烏戰爭一直在持續當中,在歐盟很多國家以及美國都不斷的削減軍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卻不斷的強調要派兵支援烏克蘭,就像給俄羅斯下戰書一樣,不論俄羅斯對烏克蘭做出什麽舉動,擺出一副法國都將奉陪到底的姿態。

在戰爭初期,馬克龍持著對俄羅斯的和平立場,主張西方不應該羞辱俄羅斯,強調法國將在戰爭中扮演調解者的角色。然而,經過兩年的戰爭,馬克龍卻改變了立場,宣稱自己是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准備向基輔提供全力支持,甚至願意派遣軍隊前往,這種轉變讓他從鴿派變成了鷹派。

法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獨立思想的代表。相比之下,德國雖然在工業方面表現出色,但卻缺乏獨立性,無法擺脫戰敗國的包袱。英國選擇離開歐洲,與澳大利亞、印度和加拿大等國家合作,搞英聯邦去了。而美國國內則陷入了混亂之中。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前,法國又怎能錯過呢?

法國是歐盟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是歐盟唯一的五常,它的選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歐洲的選擇。自冷戰以來,法國一直奉行獨立外交政策,堅持走第三條道路,即在美蘇兩極之外尋求自身利益的選擇。盡管蘇聯解體後,法國仍然堅持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展現出獨立自主的外交立場。因此,在國際事務中,法國雖然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上,但在具體行動上總是刻意與美國保持一定差異。

法國一直渴望成爲歐盟的領導者,但過去歐盟的領導地位一直由美國把持,每當法國有所作爲時,往往會受到美國的幹預和制約。馬克龍一直致力于推動歐盟實現戰略自主,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並通過積極參與俄烏沖突來加強法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然而,如今美國現在真的忙不過來了,歐盟誕生一個新領袖的機遇窗口被打開了。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沖突實質上是歐美猶太資本集團和俄羅斯本土資本集團之間的利益爭奪戰。在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處于被動地位,但兩年後的今天,歐美猶太資本集團卻成爲了處于被動的一方。這導致了中東局勢的變化,美國內部的分裂。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態度,中國多次呼籲歐洲獨立自主,這對于未來世界的走向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個背景下,法國站了出來。與之前歐美猶太資本集團試圖侵吞烏克蘭東部資産的目標不同,現在他們的目標已經轉變爲維護自己在烏克蘭西部的利益。因此,只要能夠抵擋俄羅斯即將展開的4月攻勢,法國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爲歐洲的領頭羊,逐步取代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這將推動世界走向一個新的格局,一個由亞洲中國、歐洲法國和美洲美國構成的三角形世界格局。相比于雙方對抗,這種三角形的世界格局更加穩定,對所有人都有利。

其實深入研究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可以看出保住烏東已經不再是問題,而對烏西和向中東滲透並不是俄羅斯的主要戰略方向。未來俄羅斯的目標可能將集中在波羅的海東岸,並繼續在亞歐沖突緩沖地帶發揮重要作用。由于中國不采取軍事擴張作爲全球化手段的政策,俄羅斯未來面臨的壓力將會減少很多。支持法國在歐洲的崛起也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

那麽如果法國真下場,最難受的可能就是美國了。

一方面,如果在法國的動員下,北約在沒有美軍參與的情況下戰勝了俄軍。成功將普京逼到了談判桌前,那麽擁此軍功,法國就是實實在在的歐洲老大。至少這件事是它帶頭做的。美國在關鍵時候沒有派兵,或只派了小股部隊,而歐洲憑借自己的力量就對抗了俄國,那麽美國在歐洲的聲望、地位將會大跌。很簡單,至少在軍事安全方面不需要你了。

而另一方面,如果法國不停地動員,大家都不下場,美國也不下場,又或者美軍以及其它北約部隊下場依舊打不過俄羅斯。俄軍依舊平推了烏克蘭。那麽這同樣說明北約組織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存在也打不過俄羅斯。不如共同組建歐洲軍,這樣壓力依舊到了美國這邊。

所以,北約下場打贏了俄羅斯,法國占據領頭之功。北約下場輸給俄羅斯,或根本不下場輸給俄羅斯,那麽北約無用,老大美國也無用,還是自己組建軍隊靠得住。不論怎麽樣俄羅斯離法國還遠得很,法國本土非常安全,成敗與否法國都不會虧。

3 阅读:314

虎哥說航天

簡介:迷彩虎,軍迷的忠實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