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讓楊振德勸鄧穎超別當共産黨,楊:蔣委員長也管不了自己兒子

曆史偉人錄 2024-02-15 11:48:32
前言

鄧穎超回憶母親時曾說:“我媽媽是一位平凡的婦女,慈祥的母親,她的一生是很曲折坎坷流離的一生。她具有獨特的性格......她對我的教育和影響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

你要把女兒送人,就先殺掉我

鄧穎超的母親叫楊振德,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仕宦家庭,在她的上面本來還有兩個姐姐,可惜,在她出生後,她的兩位姐姐夭折了,她便成爲了家中的獨苗苗,獨得父母的寵愛。她的父母不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將她送去讀書。

只是,原本平靜的日子被打破了,她的姑姑要將她抱去撫養,她的父母答應下來,只是,沒多久,楊家父母就得知,她的姑姑竟然要將他們的寶貝女兒許配人家,氣壞了,他的女兒還這般小,怎麽能輕易的就許配出去?于是,也不管外面已經月明星稀,連夜跑去妹妹家裏,將女兒要了回來。

楊父的思想比較開放,對女兒極其疼愛,就連纏足這樣的事情都不讓女兒沾染,更不用說早婚這種事了,他可見不得女兒受委屈。

可是,他們家還是一日一日的衰落了下來,走投無路之下,他只能帶著女兒前往廣西南甯謀生,雖然日子天差地別,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在一起,這已經是莫大的幸運。好景不長,養父猝然離世,這對楊振德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雳,噩耗不止于此,沒過多久,她的母親也永遠的離開了自己,世界上只留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

14歲父母雙亡的少女應該怎麽生活下去呢?這樣的事情落到誰身上都是一個難題。但是,楊振德並沒有被這些擊倒,她很快振作起來,一邊苦讀醫書,一邊學習文學、曆史、地理、珠算。

就這樣,楊振德孤身一人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活了下來,並穩穩的立足,雖然已經25歲了,她還是保持單身,但是,她有醫術傍身,終日給百姓們行醫看病,日子過得非常的充實,那些得了她恩惠的百姓們都非常感謝和愛戴她。

就在這時,楊振德的愛情降臨了。

廣西武官鄧庭忠已經成婚,只是,他的妻子中途離世,未能和他白首,還給他留下了三個兒子,面對這樣拖兒帶口的男子,很多女孩都望而卻步,可楊振德卻沒有嫌棄,而是直接嫁給了他。

在長期的生活之中,楊振德培養了自己獨立自主的人格,即便成爲鎮台夫人,卻也沒有丹玉想了,而是繼續以前所做的事情,將自己的時間留給百姓們,免費給他們治病,與此同時,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研究中醫學。

後來,楊振德這邊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她不但給百姓們,還給軍中的官員夫人他們看病。雖然楊振德已經結婚,但是她不是楊太太,而是她自己,她沒有因爲結婚喪失自己的人格。三年之後,她生下了女兒文淑。

然而,女兒出生沒多久,楊振德就打算將女兒送給別人,楊振德聽到之後目眦欲裂,她萬萬沒想到丈夫竟然是這樣的人,一個被重男輕女思想完全浸染的人,如果她今日生下的是兒子,那他還會這麽做嗎?不,不會的。

但是,不管他怎麽想的,她都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楊振德直接抄起一把菜刀,對丈夫說:你要把女兒送人,就先殺掉我!

鄧庭忠看到妻子這般模樣,知道妻子主意已定,于是,他沉默了,不知道考慮到什麽問題,最後也沒有將女兒送出去。看著在自己身邊一天天長大的女兒,楊振德高興極了,她會護著女兒,護著一輩子。

天有不測風雲,又一個三年過去了,楊振德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之中,在不久之前,鄧庭忠因爲和領導的關系不大好,偶爾會有一些摩擦,便打定主意離開這裏,于是,他找了個回鄉掃墓的借口,直接棄官走了。

一家三口來到雲南昆明後,鄧庭忠另外找了一個工作,本以爲日子可以安穩的度過,結果還是被人發現了,此人直接向朝廷告發了鄧庭忠,最後鄧庭忠被判流放新疆充軍三年。就這樣,他含淚告別了妻女。

爲了讓丈夫日子過得好一點,楊振德將家裏能還錢的衣物都賣掉了,還把自己一直以來珍藏的首飾也賣了,最後換回二百兩白銀,她將這些銀子都交給丈夫。

這一去又是三年,楊振德一日一日的算著時間,眼看著就要一家團聚了,結果又傳來噩耗,鄧庭忠在新疆暴病身亡。這一年,楊振德31歲,鄧文淑6歲。

楊振德同意周恩來鄧穎超的婚事

丈夫的離世沒有擊垮楊振德,她帶著女兒來到了北平,成爲了一名教師,在這所學校裏面,大多數的教職工都是提倡革新的社會黨黨員,她深受進步思想的印象,從此帶著女兒奔波在廣州、上海和天津這些地方。

楊振德對這個女兒傾盡了所有的心血,即便家庭困難,捉襟見肘,卻仍舊將女兒送到學校裏面受教育,受到母親的影響,鄧文淑也擁有了獨立的人格,而且成爲了天津學校運動中的一員。

之後,鄧穎超結識了周恩來,他們一起創辦了覺悟社,兩人是最好的革命伴侶。1923年,遠在國外的周恩來給鄧穎超寄來一封信,在信中他向鄧穎超表明心迹。

對于周恩來,楊振德是見過的,不管是脾氣秉性還是才能,楊振德都非常的欣賞,可是,她自己的婚姻就不幸,所以,對待女兒的婚事就更加的謹慎,萬事都等到周恩來從國外回來再說吧,萬一到時候再有什麽事情發生,也不至于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周恩來和鄧穎超不怕楊振德的這點考驗,他們已經認准了對方,他們是自己的革命伴侶,所以,不論時移世易,都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

時間證明周恩來確實是一個很好地托付對象,他會照顧自己女兒一輩子,所以,楊振德再也不堅持了,她支持了兩人的婚事。1925年,楊振德收到了從廣州發來的電報,周恩來和女兒結婚了,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個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小女孩也成家立業了。

可惜,女兒女婿相愛,但和孩子無緣。

鄧穎超第一次懷孕時,她的心中滿是慌亂,丈夫東征,母親也不在身邊,而她自己還要協助何香凝做女服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帶孩子,于是,她幹脆自作主張,跑去街上買了打胎的中藥,想要悄悄地將胎兒打下來,結果,中藥的藥性太強,她吃了之後疼的在床上直打滾,爲此請了一個星期的病假。後來,楊振德從天津來到廣州,得知這一消息後也被嚇了一跳。

心疼女兒又忍不住責備對方,“這麽大的事也不同恩來商量”。雖然生氣,但是楊振德還是給女兒調理身體。

鄧穎超第二次懷孕生産時,周恩來又不在,被派到上海工作,鄧穎超因爲要分娩,于是暫時留在廣州,楊振德更是特意從學校來到家裏照顧她,她生産那天,周恩來在上海領導工人進行第三次武裝起義,此時的鄧穎超卻因爲難産,三天三夜都沒有伸出來,當時沒有剖腹産這麽一說,醫生和楊媽媽商量,最後用了産鉗,沒成想孩子的頭顱因此受到了傷害,才剛生下來就夭折了,那是個男孩,將近10斤重。因爲生孩子時過于緊張、疲勞,子宮沒有收縮好,導致鄧穎超今後再也不能懷孕,這段痛苦的時光都是楊振德陪著女兒度過的。

蔣委員長也管不了自己兒子

1934年8月,楊振德在轉移的時候,在南昌附近不幸被俘,之後便被送到了九江反省院關押。當時法官還讓她勸周恩來和鄧穎超不要當共産黨,楊振德直言:“子女的事情我們父母管不了,即使蔣委員長也管不了自己的兒子。”她所說的蔣經國當時正在蘇聯。

沒過多久,反省院院長的侄子染上了流行傷寒病,西醫束手無策,最後還是楊振德出手才將其治好,之後,楊振德利用自己行醫的機會宣傳革命,鼓勵難友。

1940年,楊振德病倒了,她自知時日無多,還不斷地安慰女兒女婿,自己要回“老家”去了,讓他們不要難過。她是不重要的人,他們不要爲自己奔忙了。11月18日,楊振德去世,享年64歲。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點贊、評論、轉發),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信源&參考資料:

《名人的母親》:華齡出版社 ,1990版;

《西花廳歲月,我在周恩來鄧穎超身邊三十七年》: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版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