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不過百余年,上千萬的滿族人,爲何卻讓滿語走向了消亡?

燭下青史 2024-05-10 22:23:54

1912年清王朝滅亡後,隨著清王朝一同被淹入曆史海洋的還有獨屬于他們的語言—滿語,其實早在清朝中期滿語就已經消失殆盡了,而到了如今滿族有差不多幾千萬的人口,但會滿語的卻只有寥寥數人。

要知道清朝滅亡距今僅僅只有不到120年的時間,滿語究竟因何逐漸走向消亡呢?

滿語的衰落

早在後金時期,即1616年前後,努爾哈赤爲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與抱負,就創造了滿文,並在族中推行,他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效仿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政權,繼任的皇太極也延續了這一理念。

但隨著1644年清軍入關,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現在的清王朝已經開始由地方政權向全國政權過渡,只依靠滿人是不行的,必須要重用漢人大臣。于是自順治開始,滿清的皇室都開始學習漢文化,慢慢的八旗子弟也將學習漢文化作爲必修課。

這種現象在多爾衮死後更甚,多爾衮作爲滿清入關的中流砥柱,他十分抵制漢文化,在他死後,順治皇帝便開始大舉推行漢文化,重用漢臣。此時官方的語言以滿漢兩種語言爲主,但漢文化已經占據了上風。

滿語逐漸消弭

到了乾隆時期,即便是滿族的大臣對于滿語也並不熟悉了,乾隆皇帝意識到滿語的衰落已是必然,但他還是在極力挽回這種頹勢,乾隆帶頭表率,在公開場合以滿語爲主要語言,乾隆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使滿語不至于立即消亡。

而且受乾隆影響後來的幾位皇帝都會在公開場合說滿語,但隨著清朝末年內憂外患的不斷侵襲,滿族大臣逐漸力有不逮,漢族的諸如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崛起,漢族大臣的受重視程度直線飙升。

到了光緒後期袁世凱把持朝政滿語更是被不斷邊緣化,不僅如此,即便是此前乾綱獨斷的慈禧,她本人的滿語也並不好,與大臣溝通基本全是漢語。所以當溥儀即位時早已日落西山的清王朝自然更沒有心思再去普及滿語了,即便作爲皇帝,溥儀也只知道寥寥數句滿語。

滿語爲何走向消亡?

滿語走向消亡實際上是一種曆史趨勢,盡管清朝的曆任皇帝都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但這種趨勢卻無法人爲的改變。滿族人被漢族同化,以及八旗子弟的腐朽,都成爲了壓到滿語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次,滿語的創立更像是一種爲政治服務的語言,並沒有推廣到全國,也無法推廣到全國,畢竟它與漢語相比差距十分明顯,更無法與流傳千年的漢文化相比。而且滿文不論讀寫還是實際應用都非常麻煩,這種麻煩是滿族人也覺得麻煩的那種。

而且清朝取得全國政權後,滿人被派往全國各地,在地方的滿人自然不會用滿語與當地交流,所以滿語的消亡也是必然。

一種語言、文字能夠流傳千年自然是有它的特點,滿語這種相較于小衆的語言,也必然會被曆史洪流淹沒。

現在唯一能夠保存滿語的方法就是設置滿語的課程,保留其曆史價值,要想讓其重回一族基本語言的榮光恐怕是不能了。

參考資料:

《全國逾千萬滿族人基本不會說滿語 面臨消失危機》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0.11.29.

《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一位滿語教師的職業憂慮》 新華網  2013.12.04.

《承德市大學老師拯救瀕危滿語》河北新聞網 2017.01.17.

《高佩璇:加強滿語人才培養 促進滿族文化發展》 東北網  2013.01.25..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