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提“智”興産業——多地發展新質生産力一線見聞

海外網 2024-05-08 20:10: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各地深耕新質生産力,加快布局新賽道、挖掘新潛能。日前,記者走進企業一線,觀察多個領域,感受各地謀“新”謀“智”的新氣象。

合肥科大硅谷有一條聞名業界的“量子大道”,國盾量子、國儀量子、本源量子等一批量子科技領軍企業均紮堆于此。

走進位于國盾量子公司的合肥量子城域網總控制中心,記者看到大屏幕上,密鑰持有量、密鑰消耗量等數據實時跳動、更新。8個核心網站點、159個接入網站點織起一張覆蓋合肥主要市區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已經爲電子政務系統提供信息安全服務,未來將進一步向金融、能源、通信、民生等領域拓展。

“量子科技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産業化應用。”國盾量子副總裁周雷對記者表示,企業已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480余項,今年將在“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之上,推動量子保密通信設備技術叠代,開發創新型應用産品、推動量子安全在更多領域落地。

目前,安徽正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7+N”新領域新賽道,系統推進科技創新。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逾三成,新興産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6%。

在四川,新興産業同樣加快起勢。日前在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由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空中快遞員”正式啓用。用戶在無人送餐點掃描二維碼,可以下單咖啡、飲料、快餐,並收到無人機從天而降投遞的美食。

自獲批成爲全國首個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以來,四川憑借其地理優勢和政策支持,成爲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熱土。“我們後續計劃在世園會主會場打造6條航線、12個站點進行無人機配送,此外園區還將利用無人機配送,增加遠端購物、應急醫療等特色應用場景。”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續紅說。

這是地方加快發展新動能的寫照。今年以來,各地積極布局新賽道新産業,一批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

北京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開辟量子、生命科學、6G等新領域新賽道;上海發布2024“投資上海”政策包,圍繞三大先導産業設立1000億元産業投資母基金;江蘇一季度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突破50%……

“地方充分挖掘本地産業資源和創新資源,或依托龍頭企業,或依托科研院所,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將加快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創新發展的能量場。”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科技與標准所所長程楠說。

布局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的同時,不少地方還將著力點放在重點行業智能化升級上,助推數字技術和傳統産業融合發展。

在恒溫恒濕的工作環境下,清花、梳棉、絡筒、打包碼垛等紡紗工藝流程均由一台台高速運轉的自動化設備完成——這是福建新華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建的立華智紡項目生産車間的工作場景。

新華源科技集團總裁陳文說,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紡織大數據管理平台,爲企業裝上“智慧大腦”,實現對生産過程的全面數字化管控,智能紡紗車間生産效率提升30%以上。

目前,福建已打造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40個,爲4000多家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解決方案。“福建傳統産業占比高,我們因地制宜,聚焦傳統優勢産業,組建一批創新平台,加速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新質生産力蛻變。”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文洋表示。

此外,江西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創新提升行動,做強核心元器件、關鍵電子材料、終端制造等關鍵鏈條;陝西將在能源、化工、制造、農業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範,全面提升産業發展智能化水平……各地紛紛明確細化措施,加速“數實融合”。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地方發展勢頭來看,我國發展新質生産力前景廣闊,但未來仍需要在因地制宜上進一步下功夫。

程楠認爲,要結合地方産業基礎和發展條件,探索有地方特色的産業重點和發展路徑,同時不能把新質生産力直接等同于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忽略了傳統産業和優勢産業的巨大潛力。“需要適應數字經濟時代融合化、平台化、網絡化發展的趨勢特征,在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深化網絡協同創新、發揮應用牽引作用等方面,不斷探索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産力匹配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氛圍。”程楠表示。(記者郭倩 董建國 李力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