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要變天,中國一年前的警告應驗了,尹錫悅終究自食其果

慶彬有理 2024-04-16 09:20:58

韓國國會選舉已經落下帷幕,盡管尹錫悅領導的國民力量黨在選前雄心勃勃,打算扭轉“朝小野大”的尴尬局面,但最後還是以慘敗收場。

【韓國國會選舉,李在明領導的在野黨大獲全勝】

國會300個席位,執政黨只拿到了108個,而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以及衛星政黨,總共拿下175個,至于剩下的席位,則是被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黨派瓜分。

對于尹錫悅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或許是,他至少沒讓在野黨拿到超過200個席位,從而在國會占據“絕對多數”。要是國民力量黨的席位跌到100以下,他這個總統連最基本的“一票否決權”都失去了,別說幹滿剩下3年的任期,能不被彈劾,就已經是萬幸了。

執政黨的慘敗,本質上是尹錫悅內外政策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不過我們這裏不過多贅述,只提一個細節,那就是國會選舉前國民力量黨最後一次集會,黨魁韓東勳還煞有介事地渲染說,要是共同民主黨獲勝,“美韓聯盟”將被推翻,韓國也會變得“親近中國”。

但這份足以讓韓國政壇變天的選舉結果已經充分表明,國民力量黨顯然高估了尹錫悅的親美政策,在韓國選民心目中的分量。

【執政黨黨魁韓東勳敗選後鞠躬】

這就讓人想起,當初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有一次跟李在明見面,就意味深長地表示,那些賭中國輸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

雖然我們那時候沒有具體點名韓國究竟是誰在賭中國輸,不過尹錫悅政府自己就很主動地對號入座了,甚至扣過來一個“幹涉內政”的大帽子,生怕別人不知道,韓國政府已經不再掩飾自己對中國的惡劣態度,就是要在中美博弈中“賭中國輸”。

更何況,尹錫悅上台以來,對美韓關系是什麽做派,對中韓關系又是什麽態度,我們都心裏有數。

而且這段時間,尹錫悅政府多次就台海、南海問題說三道四,試探中國的核心利益,而且在半島問題上,不聽中國好言相勸,對自己的北邊鄰居喊打喊殺,再以此爲借口,繼續強化美韓防務關系。

【當初我方大使對李在明表示,賭中國輸一定會後悔】

雖然這讓尹錫悅成了美國和日本的座上客,但這種無底線的外交姿態,以及在內政上走出的一系列昏招,都加劇了選民對他的失望情緒。

選舉前,執政黨還在兩者之間玩對立,這就是不清楚韓國的地緣政治定位了。美韓同盟關系固然重要,但中國這個大鄰國,也是不能隨便疏遠的,因爲這等同于得罪韓國內部的理性派,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認同尹錫悅對華強硬那一套。

如今國民力量黨在國會選舉中慘敗收場,也算是求仁得仁。

至于後不後悔,就見仁見智了。但可以確定的是,尹錫悅政府在外交政策上走了極端,疏遠了中國這麽一個重要的鄰國,同時還是經貿上的主要合作夥伴,等同于把這方面的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在野黨。

【國民力量黨慘敗,是求仁得仁】

相比起來,李在明在中韓關系中,就表現得更務實。選前他還警告說,韓國需要和中國的核心利益保持距離,不要過分地迎合美國。明擺著是在批評尹錫悅政府在中美之間拎不清輕重。這番言論,還是有不少選民買賬的。

如今李在明帶領在野黨取得大勝,政治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之後的地方選舉和總統選舉,共同民主黨也能走得更紮實。

選舉結束後,在野黨就開始“誅心”了,說這次選舉結果,是對尹錫悅政府的“審判”。不過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倒也是個貼切的形容。

這次韓國國會選舉,本質上就是選民用手中的選票,爲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的表現打分。而席位的多少,就是分數的直觀體現。國民力量黨還能保住108個席位,全是靠保守派以前的基本盤吊著。但當初幫助尹錫悅在總統選舉中勝出的支持者,已經流失得差不多了。

結果一出來,韓國政府高層集體請辭,其中不乏尹錫悅的貼身心腹,還有總理韓德洙,也不知道是以這樣的方式,爲選舉失利承擔責任,還是說見大事不妙,緊急跳船,免得日後被在野黨上眼藥。

【尹錫悅心腹都在請辭,只有他硬著頭皮接受結果】

只有尹錫悅還在硬著頭皮表示,自己會“謙虛接受”選舉結果,但不會因此辭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尹錫悅這個“跛腳鴨”總統,是當定了的。

至于接下來,韓國的內政外交基調,會不會因此出現重大調整,就有待觀察了,但可以預見的是,尹錫悅往後再想推動什麽政策,國會這一關只會更難過,如果不能作出重大讓步,只怕在野黨會很難松口。

這就更需要尹錫悅好自爲之。而同樣的話,中方之前也對他說過。在國會選舉遭遇了一輪滑鐵盧過後,尹錫悅政府如果不能調整戰略,務實地處理中韓關系,那麽這樣的失敗,可能還會經曆很多次。

4 阅读:3701
评论列表

慶彬有理

簡介:拓展思維世界,給廣大讀者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