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穆俊傑要交夥食費給宋時輪,宋:不厚費者不多營

冰點曆史 2024-04-07 09:12:05
前言

長期與宋時輪同桌就餐的工作人員,沒有地方交夥食費。原因是宋時輪不讓交,這是多年的老傳統。

後來,隨著物價的調整,戰士的津貼費、夥食費增加,經過大夥的多次請求,宋時輪才勉強同意每人每月交10元錢。

作爲宋時輪的秘書,穆俊傑認爲,不管在哪兒,吃飯交錢天經地義。可宋時輪卻給他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宋時輪表示:“不厚費者不多營。”

與宋首長相處的3年時光,穆俊傑感慨萬分。

宋時輪說:毛主席講過的“損壞東西要賠”

1988年9月,穆俊傑第一次邁進宋時輪的家——程家花園。

值得一提的是,程家花園是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的老宅院,宋時輪是1958年調到北京軍事學院工作後,一直住在那裏。

穆俊傑進去之後,映入眼簾的陳設,大多與毛主席有關。

家中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東西書櫃陳列著,馬、恩、列、斯、毛等著作。屋子裏挂著一幅精美的毛主席湘繡像,以此表達他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敬。

沒來多久,穆俊傑就體會到這個老首長,生活中是何等簡樸。

1989年冬的一天,宋時輪多年的肝病複發,到上海華東醫院進行治療。不看病的時候,穆俊傑陪著宋時輪說話解悶。

這時,穆俊傑看到首長身穿的棉衣,兩個胳膊肘以下直到袖口的棉花,都露出來了。他趕忙說:

“首長,你的棉衣要更新了,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做一件新棉衣用不了多少錢?”

宋時輪表示,社會上把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思想不一致,稱爲“代溝”。這方面是年輕人和他們多年養成的習慣,的確不大相同。

接著,宋時輪講述了在剛入朝鮮作戰時候,大部分的部隊沒有配發冬裝,不少官兵被凍死,凍傷。

宋時輪去看傷亡人員時,止不住地落淚。

既然袖子破了,那把袖子剪掉,補個新袖子就可以了。這就是宋時輪給出的解決方法。

穆俊傑聽後,沉默不語。

1990年初夏的一天,宋時輪的興致頗高,邀請穆俊傑陪他聊天。說著說著,話題引到了宋老家裏的沙發。

宋時輪說,他家的沙發一大兩小,並配著兩個小茶幾,那是當年孔祥熙二小姐的臥室用具。

宋時輪來南京任職後,組織就將沙發劃撥給他使用。

這套沙發一用就是幾十年。期間,沙發壞了修,修好了又壞,到最後,維修的工人都很爲難。

就是這樣,在宋時輪去世前,穆俊傑向他彙報工作時,宋依然坐著本應早該被淘汰的沙發。

在穆俊傑看來,宋老使用東西,只要能用就行,不在乎外表如何。

有一年夏天,宋時輪打電話給穆俊傑,叫他到營房處請個幹部來家裏。穆俊傑放下電話後,就去找了營房處的祝玉廣副處長來宋老家。

宋時輪說,昨晚停電了,宋百一(他的小女兒)點蠟燭學習,可她太困了,忍不住就睡著了。等蠟燭燃盡,桌子上的玻璃板燒裂,導致下面的墊布和桌面都燒壞了。

宋時輪讓營房處購買一塊玻璃,錢由他來出,從下一個月的工資裏扣除。墊布從中間剪開,沒燒壞的就縫起來,還能用。

祝副處長走後,穆俊傑對宋老說,玻璃板這項開支,可以從院辦公費裏支出。

宋時輪非常厲聲地斥責道:

“報銷,好大的口氣,毛主席講過的‘損壞東西要賠’,你懂不懂?……軍人,無論職務高低,凡是損壞了東西,只要這東西不是自己的,按照紀律規定都必須賠償,任何人不准違反紀律,我也不例外。”

宋:不厚費者不多營

在宋時輪身邊工作期間,穆俊傑經常聽到宋老說:“現在社會上大吃大喝之風盛行,我決不能帶這個頭。”

1990年6月,宋時輪的同鄉好友蔡升熙的弟弟蔡升傑,從台灣來大陸,要去拜訪宋老。

基于統戰工作的需要,宋時輪決定會見蔡升傑。他給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說,宴請就不必來,到時候在他家吃頓飯就行了。

蔡升傑來的那天,宋時輪就叫炊事員多加了幾個菜。

宋時輪這種私款公請,早在戰爭年代就開始了。據原山東省委老書記譚啓龍回憶:

“宋時輪來京就職後,仍然對華東地區懷有深厚的感情,每次華東的同志到北京開會,宋時輪總是請同志們到家中請客,他自掏腰包款待大家,從不花公家一分錢。”

穆俊傑知道,類似這種事情還有許多。

在與宋時輪一起吃飯的工作人員,很長時間都沒花過錢。只是後來隨著物價的調整,經過工作人員的幾次請求,宋老才答應他們每月交10元錢。

當秘書穆俊傑說,吃飯花錢,天經地義。工作人員吃了飯,就應該給錢。

對此,宋時輪不緊不慢地給他講了個故事。

宋時輪出身貧寒,早年讀過私塾,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地主的剝削,萌生出了反抗的意識。

1923年底,宋時輪、左權、蔡升熙等人商議後,決定報考陸軍講武堂。在去考試的途中,由于戰事頻發,交通中斷,他們走了一半,盤纏就所剩不多了。

當時,宋時輪就提出,把剩下的錢集中在一起,由左權帶其他的人繼續南行,他自己返回湖南老家籌款。

幾經周折,宋時輪終于帶著籌來的款,趕去了廣州。

當時,左權等人已經畢業了。

宋時輪講這個故事,主題就是錢,他說:“不厚費者不多營”。

宋時輪表示,他很感謝組織的關心和愛護,派幾個工作人員到他身邊,爲他服務,他沒有任何報酬,于心不安。

他曾經也是戰士出身,知道戰士的津貼費很少,而他全家的收入加起來,是幾個工作人員收入的幾十倍。

20歲左右的娃娃,初出家門,手頭總要有點零花錢。

這就是宋時輪不叫工作人員上交夥食費等費用的緣由。他真誠地表示,他家就是工作人員的家,哪有長輩向晚輩討債的道理?

這番話給穆俊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1年9月17日,宋時輪去世了。作爲曾經的秘書,穆俊傑聞訊後悲痛不已。

他表示,在宋老身邊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懂得了不少珍貴道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