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出訪歐洲未購買空客飛機,難道我國民航機隊已飽和了?

民航觀點彙 2024-05-08 21:25:11

作者:拉上床簾

國航波音747機隊已離開法國前往塞爾維亞,媒體上出人意料地沒有宣布飛機訂單。此前曾有外媒預測說,此次訪法期間我國會與空客公司簽訂一份100架飛機的采購合同,後來又有人說不是100架而是50架。然而,最終只是簽訂了一份“MoU”……

圖:出人意料未再訂購 攝:拉上窗簾

MoU就是“諒解備忘錄”,很多人把它解釋爲“有那個意思,但是沒談攏”。例如前不久越捷航空來中國,網絡上連簽訂協議的會場照片都傳出來了,越捷空姐也與那款著名飛機合影了,但最終也只是MoU,這說明最初確實想買,但最後沒有談攏。

沒有談攏的可能性有很多,比如說價格,比如說技術轉讓,比如說付款條件,比如說要求適航證,等等。不過也有很多人說,2022年馬克龍訪問期間我國已經訂購了292架空客飛機,現在還沒消化完,此次不需要再訂購了。

訪問期間民航業宣布飛機訂單是常事,甚至可以說是國際慣例,這會爲成果“添磚加瓦”。我國曆史上的飛機訂單,無論波音還是空客,一半以上都是在訪問期間宣布的。我國是世界民航第二大國,擁有4000多架民航飛機,每年需要約200架更新換代,不然飛機越來越少,有些航線就沒辦法支撐了。

圖:老舊飛機將陸續退役 攝:拉上窗簾

我國已經很久沒有訂購波音飛機,這意味著未來飛機將以空客爲主。我國客機一般只使用20年左右,所以4000架客機的壽命會在20年內消耗完畢。2022年訂購的292架無論能夠支撐使用到何時,也無論何時才能接收,都意味著只能堅持一年半。所以趁現在再買100架,正是時候。

但爲什麽這次沒有買飛機?爲什麽不像印度那樣500架400架地大手筆采購呢?分析人士說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問題是:沒錢了!

由于疫情期間嚴格的管制措施,我國民航業損失慘重,三年虧了4000億,基本上把底褲和皮屑都賠進去了。我國大力救助民航産業,向三大航發放了很多貸款,但三大航至今並未實現盈利,所以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囊中羞澀,拿不出那麽多錢進口飛機了。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已經有C919了!

此次赴歐前夕,三大航幾乎同時宣布各訂購100架國産大飛機C919,這件事被外國飛友解讀爲“爲采購100架空客做輿論鋪墊”。國産大飛機C919的價格很貴,新聞裏說每架要1億美元。但實際負擔並不重,因爲産量很低,交付很慢,所以三大航都還買得起。

但是不是因爲有了C919,咱們的腰杆硬了,在談判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關于這個,那就不知道了。

第三個問題比較嚴重,那就是有人說我國飛機實際上已經有點兒“飽和”了。

目前在各大跟蹤網站上,我國有一些飛機“趴窩”,例如國航495中有49架很少飛行。一些飛友也報告說看見飛機長期趴在地上,例如揭陽機場停了很多南航的ARJ21。但這還不足以說明飽和,能體現飽和的重要指標,是機票價格。

圖:座位太空時肯定降價 攝:拉上窗簾

我國現在出現了嚴重的“臨期機票”價格跳水現象,比如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許多人都抱怨提前購買的節日機票比事到臨頭時的價格貴了很多很多。在民航業界,這通常意味著生産過剩,計劃的客座數太多,而實際客人太少,臨到期前不得不降價銷售。

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確實沒有動力購買飛機。不過因爲更新換代有剛性需求,所以估計最終還是會繼續訂購空客。

1 阅读:1867
评论列表
  • 2024-05-09 09:20

    屁話,跟空客原來訂的大訂單都有很多沒交付,特別是波音質量問題暴雷後跟空客追加了很多訂單,估計十年八年的飛機都有了!

民航觀點彙

簡介:駐足欣賞,專注民航熱點,了解點兒航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