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丨劉永好: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建議建立綠色溝通機制

新京報貝殼財經 2024-03-01 11:50:49

劉永好。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閻俠)3月1日,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希望集團在北京舉行兩會媒體溝通會。據悉,參加全國兩會30多年來,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已經提交了超過200份提案,主要聚焦在民營企業成長、農業發展等方面。

在會議現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今年准備了多份提案,其中之一是關于《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劉永好認爲,民營經濟活力是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他指出:“近年來,受內外部環境影響,民營經濟活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轉型換檔陣痛明顯,慣性增長方式失靈;二是一些支撐行業的增長受轉型、周期等因素影響出現業績明顯下滑,部分企業資産負債率上升,經營面臨較大困難;三是預期分歧較大,部分民營企業觀望、收縮、躺平情緒有所蔓延。”

爲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劉永好提出三點建議:重點行業頭部企業社會影響和行業帶動作用大,建議建立“一對一”“點對點”的綠色溝通機制,“一企一策”精准對接企業需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增強民營頭部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能力。對當前頭部企業面臨的特殊個性困難和問題給予幫扶和支持,在一定規範下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開辟綠色通道。例如,當前網絡自媒體發達,一些“帶節奏”“博流量”的不實網絡行爲很容易給企業造成不實輿情沖擊,並對相關企業帶來不良影響,建議進一步規範輿情管理,同時,日常建立幫助企業應對輿情的幫扶機制,讓企業安心經營、專心發展。

建議對符合條件企業給予特殊時期的金融和資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難時期抽貸,在新增貸款和發債擔保增信方面給予支持。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提升民營企業在信貸投放中的比重;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在各銀行貸款總額不減少,增幅比例不低于各銀行企業貸款增幅平均比例;給予民營企業征信保護機制,如發生展期,在不超過企業總融資額比例和期限的情況下,不在征信上體現;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在公開市場發行債券,鼓勵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國有大型增信公司等加大民營企業債券發行擔保;成立專門針對民營企業債券的投資基金,在各級市場引導投資,發揮積極的推動和支持作用。

建議在産業調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關方的意見,避免對行業和相關企業造成大的沖擊。尤其是在體量大、影響大的行業,要充分重視政策出台前的預溝通,讓相關企業和機構了解政策調整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可能會産生的積極或負面的影響,提出較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推動解決困難的合力,降低政策出台後的曲解和沖擊。政策出台後,要重視解讀引導和相關落地措施配套,定期進行政策效果評估複盤。加強各部門協同,對于重要政策要持續堅持執行。

校對 趙琳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