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萬箭穿心》的評價統一了,男女矛盾就不存在了

Idlemovie 2024-04-24 20:40:18

《萬箭穿心》看的人很揪心。

但它不是一部宣揚堅強女性的電影,而是一部警示家庭關系的反面教材,以三個視角來解構。

一是馬學武的視角,他爲什麽跳江?

他的人生已經暗淡無光,再繼續下去只能重複昨日的悲劇,無法迎來明日的希望,結束生命是他當下的最優解。

馬學武自身懦弱膽小怕事,對妻子李寶莉唯唯諾諾,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助長了對方的脾氣,覺得他沒種可以隨便拿捏。

搬家時不給丈夫一丁點面子,當著工人的面將馬學武的尊嚴撕的粉碎。

與馬學武的相處一直是俯視的高姿態,自己是城裏人,當年長得漂亮不缺人追,而馬學武是鄉下人低自己一等。

李寶莉始終帶著這種觀念,夫妻之間就不可能有溫柔與寬容,偶爾的親熱也會被認爲是上對下的施舍。

太自私、戾氣重、暴脾氣,只圖自己之快,不管他人感受,逼也就成了他們家的主旋律,正如李寶莉的發小小景所說:“寶莉,馬學武是被你逼到這條路上頭的。”

李寶莉是怎麽逼的?逼的馬學武連親情都要不了。

馬學武老家的房子拆遷了,母親沒地方住,便把她接到城裏來,可李寶莉見到後直接甩臉子,怒斥馬學武的這種行爲。

從後面的劇情看,母親並不是惡婆婆,對李寶莉也有理解和體貼,知道她外出工作辛苦,小寶要跟她斷絕關系時還在一旁勸阻。

即便如此,李寶莉依舊容不下這麽一個無家可歸的老人,馬學武又是家裏的獨子,她讓他連孝道都盡不了,極致的利己讓家庭陰雲密布。

逼的馬學武裏子面子都丟了。

男人有兩件事最重要,事業與臉面,如果這兩樣東西都沒了,任何時候他都擡不起頭,行事就會走向極端。

馬學武在家得不到該有的老婆的愛,壓抑常伴他身,在外出軌尋求慰藉,但李寶莉發現後一個報警電話讓馬學武廠辦主任的職位丟了,外邊可以裝一裝的尊嚴也丟了,他的精神與肉體都被踩的粉碎,再也難以愈合。

開頭馬學武平和的跟李寶莉談離婚,李寶莉堅決不同意,說明她還是想過下去。

可她太自我的性格毀掉了家庭,馬學武也就堅持不下去了,凡事都是別人的錯,自己肯定沒問題,遇到這類人,不盡早切割,傷害不會消除。

她報警把馬學武抓了後還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讓馬學武心存愧疚,可當馬學武得知真相,再加被下崗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究還是來了。

俗話說人死爲大,然而李寶莉在馬學武母親痛哭流涕地趴在兒子屍體上悔恨莫及自己不該來時,冒出的話竟然是都說你莫來莫來。

兒子沖上來打她,哭著讓她還爸爸,直到這時李寶莉依然不認爲自己有錯,與她結婚那一刻,馬學武的跳江就注定了,宿命不可違。

二是馬小寶的視角,他爲什麽與母親斷絕關系?

馬學武在世時,小寶和母親的關系還能勉強維持,不至于撕破臉皮,畢竟家是完整的,母愛盡管少,但總比沒有強。

但父親一走,天平就傾斜了,李寶莉對兒子的關心僅僅是口頭上的“作業寫完了沒”以及物質上的供吃供喝供上學,情感上幾乎沒給予。

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她不滿意就發脾氣,也不管孩子在不在身邊,不懂得克制收斂,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兒子與母親必然不會親。

她與馬學武鬧離婚,想要求得馬學武的諒解,讓兒子出面出話,馬學武冷臉相待,李寶莉轉頭就開始罵兒子,在她心裏面小寶似乎只是工具。

小寶本不用經曆單親家庭的苦難,也不用心裏壓著事,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開心快樂,但李寶莉親手毀了這一切,卻反過來怪兒子不孝順。

兒子高考前,在閨蜜小景有事顧不上時,其實她的去處還有很多。

如何嫂那裏,結尾她提著行李要去的地方就是何嫂那裏,既然長住都行,短住又怎麽不可以。

但她的選擇卻是到前兩天在車上強行上了她的建建那裏,還脫了衣服在床上給光著身子的建建擦背,這擊垮了小寶心中尚存的幻想。

原來母親的個性強,脾氣差也是看人下菜,父親唯唯諾諾,她重拳出擊,老混混重拳出擊,她百依百順。

假如母親當年對父親稍微軟一點,自己也不必受這麽多罪,親眼看到這一幕,小寶脫口而出的“惡心,不要臉”更加堅定了他斷絕母子關系的決心。

酒桌上,小寶提出斷絕關系,李寶莉的反應是你跟你父親一樣沒良心。

天台上,李寶莉痛斥兒子,情緒異常激昂,罵他是白眼狼,仍舊把責任全部推給他人,自己就是受害者。

最後,她把房子留給了兒子,自己搬出去住,以爲這樣就跟兒子兩清了,可知她還是不明白母子不連心,問題出在哪。

不會換位思考,不懂知錯就改,控制欲、占有欲、表演欲、自我欲極強,跟她繼續一起生活,馬小寶就是下一個馬學武。

三是李寶莉的視角,她真的很慘嗎?

從工作屬性上看確實不如意,幹著扁擔的營生,風裏來雨裏去,爲了省下仨瓜兩棗,不買新衣服,不敢吃太好,十余年如一日。

可在情感上看,這都是李寶莉的咎由自取,自始自終都沒有悔改,也沒有醒悟,不僅如此,還把所有不幸都歸結于命不好。

馬學武去世後,她不再怼天怼地怼空氣,本以爲她變了,可她還是老樣子。

只不過在用繁重的苦力來抵消現實的不堪,仍舊髒話不斷,把關心當成給錢就夠了,將付出等同于勞累。

她以爲天天很幸苦就能亡羊補牢,卻不知道童年的創傷不是靠“我很幸苦”就能修複的,何況她還不是真正的回心轉意。

她總覺得全世界都欠她的,從不肯承認錯誤。

老是在找借口,找背鍋,拼命爲自己開脫,明明退一步就能萬事大吉非要雞犬不甯也不願罷休。

她的不自省讓當初的萬箭穿心都成了如今的回旋镖,她的慘也就不值得同情,活了幾十年,依然小仙女。

當然,《萬箭穿心》的解讀不限于此。

這部電影好就好在很割裂,站在男性角度是一番解讀,站在女性角度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兩方的觀念大相徑庭,各自爲營,誰也說服不了誰,認爲對方是錯的,未來某一天,關于該片的評價統一了,男女矛盾也就不複存在了。

0 阅读:75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