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九龍城寨:香港的傳奇與記憶

祝伊迪說娛樂 2024-05-03 18:34:19

九龍城寨,這個名字對于關心和喜愛香港電影的影迷來說,肯定不會感到陌生。作爲香港地區重要組成部分、容納著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九龍,亦伴隨著上世紀香港電影的勃興燦爛,成爲當代香港城市文化、景觀文化中帶有標識性意義的名稱。“一座九龍城,半部香港史”,九龍曆史與整個香港近現代、當代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九龍城寨長期以來被視作九龍地區的一個地標,凝縮著幾代香港人、九龍人的時代記憶。

曆史沿革:從軍事要塞到三不管地帶

九龍城寨的曆史最遠可追溯到宋朝,朝廷在這裏設立官富場,專門負責海鹽的采集和曬制。到了明清時期,香港周圍的海盜活動日漸猖獗,政府在城寨裏設置了多座炮台,九龍城寨也逐漸成爲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鴉片戰爭時期,九龍城寨成爲抵禦英軍的前沿陣地。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九龍城寨的位置變得更加重要。1898年,清政府又將九龍半島和新界割讓給英國,但九龍城寨的主權仍舊歸清政府所有,這爲九龍城寨成爲三不管地帶埋下了伏筆。

社會現象:人口密度極高的貧民窟

1930年左右,由于國內局勢動蕩,很多廣東人逃難來到了香港,九龍城寨成了難民的首選落腳地。隨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繼續,越來越多的難民進入城寨,同時香港的房價節節攀升,普通老百姓買不起甚至租不起房子,所以大量的香港本地人也開始湧入城寨。九龍城寨的占地面積僅爲0.028平方公裏,最多的時候容納了5萬多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米就有2個人居住,這個人口密度絕對是世界之最。

經濟活動:繁榮的市場與黑幫的控制

盡管生活環境惡劣,九龍城寨內部卻非常繁榮。據統計,城寨內的工廠和商店有600多家,包括食品加工廠、紡織廠、塑料廠、五金廠等。由于房租便宜,商品物美價廉,吸引了大批香港老百姓。九龍城寨還有另一張享譽全港的名片,那就是牙科診所,城寨內的牙科診所常年維持在100家左右。此外,九龍城寨還是黑幫的地盤,從50年代開始,來自東南亞和香港本地的犯罪分子紛紛湧入城寨,最終“14k”和“新義安”兩股勢力控制了城寨。

文化影響:影視作品中的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在拆除之前,很多日本人專程來這裏考察,並繪制了精細的結構圖。在拆除之後,美國漫畫家特洛伊.博伊爾感歎道:“我甯願被拆掉的是金字塔”。九龍城寨的故事在影視作品中被廣泛傳播,如電影《功夫》中的豬籠城寨靈感來源就是九龍城寨,在《追龍》這部電影中,導演專門複刻了很多九龍城寨的場景。九龍城寨已經成了賽博朋克、烏托邦和後現代建築的代名詞。

拆除與重生:從城寨到公園的轉變

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聲明,中國政府將于1997年對整個香港地區恢複行使主權。1988年,香港政府著手拆遷工作,花了數十億港元,用了五年時間才完成拆遷。九龍城寨被拆之後,港府在原址上修建了九龍城寨公園。對于很多居民來說,九龍城寨就像一個烏托邦式的家園,他們不用面對香港的高物價和高房價,也不用面對殘酷的社會競爭。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傳奇敘事與香港精神

鄭保瑞導演的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以九龍城寨爲背景,講述了八十年代香港的故事。電影中的動作與打鬥場面融合了日式格鬥與器械的使用,兼具漫畫的淩厲風格,讓影迷們再次感受到了港式動作片的激情與爽感。電影記錄的是幾個人、一座寨的記憶,卻在更宏闊的維度裏透視著城市的時代曆史。《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出現,讓人看到了一種新的平衡,這個已經有雛形與藍本的傳奇敘事爲鄭保瑞的影像填補了“意”的部分。

九龍城寨,這個名字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的標識,它代表了一段曆史,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縮影。無論是作爲曆史中的軍事要塞,還是現代社會中的貧民窟,亦或是影視作品《省港旗兵》《A計劃》《阿飛正傳》《追龍》《城寨英雄》中的傳奇場景,九龍城寨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香港乃至世界的記憶。雖然九龍城寨已經不複存在,但它的故事和精神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祝伊迪說娛樂

簡介:歡迎大家給我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