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不愧爲中國西部電影的代表作——評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4-06 13:15:18

張藝謀善于在電影中凸顯中國農村特有的,甚至是西北特有的元素。《秋菊打官司》也是如此。影片中的年畫、對聯、窗花等元素在這部以灰色爲主調的影片中除了給人視覺沖擊之外,還印證了春節這個傳統節日。食物中,“面”的多次出鏡也是西北人飲食文化的體現。

寒冬,家裏煮食、擡秋菊去醫院的犒勞是面,能暖身也能飽腹,是西北人的樸實;滿月酒時,面是開席,寓意長壽健康。這些元素讓一個反映中國農村生活的電影中,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西北地區,黃土、起伏的山路、灰蒙蒙的天有別于江南水鄉的溫婉,導演在電影中也以暗色爲主,拍攝熙熙攘攘的人群、灰黑色的村落和莊稼地、山村裏的房屋,房檐挂著的黃燦燦的玉米,紅紅的辣椒,秋菊身上的紅棉襖和綠頭巾。明亮的色彩是灰色背景中的點綴,舒緩著暗色帶來的壓抑。

秋菊是個倔人,向村長討要說法,一級級上訴。村長也自認沒錯,因爲萬慶來的辱罵戳中了痛處。這是農村人、北方人的性格——執拗但是善良。秋菊眼裏,是非不能模糊,所以不願與局長對峙法庭,不貪圖賠償只要求道歉。村長眼裏,幫助村民是職責,官司是另一件事,所以在秋菊難産的關鍵時刻出手相助。電影中,秋菊一次次去村長家理論,村長的母親、妻子熱情招呼她烤火暖身,村長的小女兒也滿口叫著“姨”,似乎村民之間的感情並不因沖突改變。

新時代的標志在影片中也時時出現,縣裏的明星海報、登記結婚的夫妻、新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市裏新潮的服飾發型,這些新鮮的事物與山村裏的新舊沖撞中慢慢影響著舊的人們的思維,卻也讓他們無所適從。

八九十年代,改革的影響、法律體系的建立滲入鄉村;西北的山溝裏,村民一知半解地讀著新時代的政策,可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與新潮流的不適無法掩蓋。重男輕女與計劃生育,法律程序與村民對法律理解的偏差,即使現在來看,也並不過時。

影片中的政府的代表可能是現在政府無法做到的,村長王善堂、李公安、縣公安局、嚴局長,他們在解決群衆難題的方面是讓人信服的,秋菊和民衆是相信依賴政府的,這也是現在的人民公仆需要學習的方面。

《秋菊打官司》的情節跌宕起伏,出乎我的意料。萬慶來受傷,以爲會嚴重到致殘,可是沒有;看著秋菊懷有身孕奔波,以爲會在顛簸中流産,可是沒有;秋菊和妹妹在市中被騙,以爲妹妹會走丟,可是沒有;秋菊難産沒人幫忙,以爲會因難産而死,可是沒有;這才是尊重生活,一切在曲折中歸于平靜尋常。

相比于現在的作品,太多的“意外”而讓觀衆感到“不意外”,這也是現在的影視劇需要學習之處吧!在一切都重歸于好的滿月酒上,村長被拘留,秋菊的“要說法”的本意被扭曲,電影在秋菊尴尬愧疚疑惑的神情中落幕。對于這個不圓滿的結局,即使心有遺憾,也只能歸結于性格和時代共同造就的必然結果,是新與舊在法律實踐中的沖突結果。

總之,秋菊一次次上訴不滿中體現出的犟脾氣,村民之間的關系,農村與城市不同的生活狀態,政府、法律的功能以及其中體現的時代感糅合在一起,有張力地诠釋了《秋菊打官司》作爲中國西部電影代表作的內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