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而旅,李彥宏口中的“人人都是開發者”意味著什麽?

陸玖商業評論 2024-04-16 12:10:41

如果說一個人、一個團隊的力量永遠是有限的,那麽從百度的AI布局中不難看出,幫助開發者們找到合適的平台和工具,從訓練到部署,低門檻享受技術紅利,才是鑿開通往未來之路的關鍵。

‍‍‍‍‍‍‍‍‍‍‍‍‍‍‍‍‍‍‍金庸老先生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武俠故事需要非凡的主角,他們不一定是蓋世英雄,也未必是俠中之俠,而是令狐沖這樣有著高貴天性的人,爲了人群而獻出自己,即使在黑暗的時期之中,也照亮了人類曆史的道路。

此話放在商業世界同樣適用,每個時代自有每個時代的“擔當”。

只不過,站在大模型時代的開端,盡管極客開發者依然是衆多人心目之中的崇拜對象,但想要成爲他們中的一員,已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之事,AI技術驅動下各類開發工具的誕生和運用,讓更多人擁有了在代碼間揮斥方遒的底氣。

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所帶來的一系列最新的技術成果,不僅讓市場看到了創新之光如何穿透同質化應用的包圍,從而打開新的産業機遇;更重要的是,人人都是開發者的理念下,應用軟件的革新,正在爲大衆生活帶來更多便捷與美好。

AI狂飙後,百度仍是領路人

“未來,自然語言將成爲新的通用編程語言,只要會說話,就可以成爲一名開發者,用自己的創造力改變世界。這一天並不遙遠,我們看到,因爲有了強大的基礎大模型,有了很多低門檻,甚至零門檻的開發工具,開發者的生産力大大提高了。”

活動現場,李彥宏發表了《人人都是開發者》的主題演講,而在發布三款重磅工具“智能體開發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AppBuilder”、“各種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之前,他首先介紹了文心一言和文心大模型的最新進展。

作爲國內首家大語言模型的發布者,文心一言自去年3月16日上線以來,“用戶數突破了2億,API日均調用量也突破了2億,服務的客戶數達到了8.5萬,利用千帆平台開發的AI原生應用數超過了19萬。”

這並非只是數據上的“空談”,站在大市場的角度,不少用戶已在實際應用中真實體驗到了文心一言的能力。

“我用文心一言協助完成了一篇10萬+的內容創作”新媒體內容運營珊珊(化名)日常工作就是寫推文、寫推文和寫推文,她戲稱自己也是“碼農”碼字的碼。

“自從GPT上線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怎麽能讓大模型幫助我提高工作效率,不過畢竟我的工作語言是中文,GPT有點水土不服。文心一言推出之後,我就用得順手多了。現在我經常會用文心一言幫我寫寫導語、找選題靈感,就在上周文心一言協助我完成的一篇推文已經有十萬+的閱讀量了。”

對于文心一言叠代後的進步,珊珊感受明顯,“我是第一批試用初文心一言的,從1.0到4.0,我能感受到文心一言使用場景變得多元化,並且數據質量、理解能力都在不斷提升。這也是我越來越信任文心一言用于工作的原因。”

珊珊並不是唯一一個被文心一言征服的職場人,艾倫也非常高頻地使用文心一言來繪圖,“我是一個互聯網運營,內容排版的時候總是需要插圖,買素材的話總是被老板說預算有限,我又不可能自己去PS,所以經常用文心一言來幫助我完成任務。”

珊珊、艾倫只是今天文心一言2億用戶中的幾個小小縮影。從對話問答,到繪圖、小說擴寫、小紅書文案撰寫,文心一言推出了越來越多細分的使用場景,也加速滲透到了人們的生産生活當中。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正式發布了文心大模型4.0工具版,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就能實現對複雜數據和文件的處理與分析,還可以生成圖表或文件,能夠快速洞察數據中的特點、分析變化趨勢、爲後續的決策提供高效精准的支撐。

相比一年前,文心大模型的算法訓練效率提升了5.1倍,周均訓練有效率達到98.8%,推理性能提升了105倍,推理的成本降到了原來的1%。也就是說,客戶原來一天調用1萬次,現在可以調用100萬次。

三大“神器”的誕生

李彥宏曾 在 文心一言 剛剛發布之 時 說過 , “大模型時代,真正最大的機會既不在基礎服務,也不在行業服務,我覺得恰恰是在應用。” 這不僅是百度精耕技術的源動力,更是其 “獨創新不如衆創新”的企業價值觀。

“今天,你不會寫代碼,也可以做出一個AI應用;不用編程,也可以做出一個智能體。AI正在掀起一場創造力革命,未來開發應用就像拍個短視頻一樣簡單,人人都是開發者,人人都是創造者。”

帶著這樣的願景,百度最新推出了三款基于大模型開發各種應用的工具:智能體開發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AppBuilder,以及各種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

作爲本次開發者大會的“重頭戲”,李彥宏也爲會場內外的觀衆分別詳盡地介紹的這三款“新質”生産工具代表。

首先來看智能體開發工具AgentBuilder。作爲未來可能離每個人最近、最主流的大模型使用方式,智能體可以基于強大的基礎模型被批量生成,並應用在各種各樣的場景。

“百度剛剛升級了文心智能體平台”,李彥宏補充道,“截至目前,已經有3萬多個智能體被創建、5萬多名開發者和上萬家企業入駐。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成爲智能體的開發者,打造國內最完整的智能體生態。”

其中最爲典型的合作案例便是百度與新加坡旅遊局的智能體項目。

從打開文心智能體平台用自然語言創建“新加坡旅遊局”智能體,到在設定裏寫明需要打造旅遊方案、解答問題、提供酒店門票預訂服務等內容,再到添加高級配置和與第三方夥伴達成合作,智能體在不斷調優下變得更加精准與高效,大大節省了用戶時間。

其次是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AppBuilder。李彥宏將其定義爲“目前最好用的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最快只需三步,開發者就可以用自然語言開發出一個AI原生應用,並且能夠便捷地發布、集成到各種各樣的業務環境中。

這也是華北電力大學在提出“要爲全校師生提供一個智能化專屬服務”之後,最終選擇與百度達成合作的基礎。

僅僅通過打開AppBuilder創建頁面,點擊AI自動生成配置;通過自然語言給出具體的指令描述;然後插入各類自定義組件,結合用戶提問對助手進行調試後等三個步驟,華北電力大學的AI助理便能完成查制度、查課程、查成績、充飯卡、借書籍等各種服務。

最後就是面向專業開發者的ModelBuilder。即可根據開發者的需求定制任意尺寸的模型,並根據細分場景對模型進一步精調,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畢竟,掌握模型精調方法是用好大模型的關鍵。

教育行業是ModelBuilder得以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李彥宏以巨閑教育爲例闡述了ModelBuilder的操作步驟。

當原始數據的數量和質量都比較有限時,用戶可以通過數據清洗、數據標注和數據增強等功能優化原始數據。進入模型精調階段後,選擇一個基礎模型,然後根據平台推薦值配置參數並訓練,最後再把模型部署在平台上。

“原本老師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作文批改任務,現在借助大模型,幾秒鍾就可以快速完成,大大地提升了給學生反饋的速度和效率。目前,這一類精調後的模型,已在多個教育行業的頭部企業中應用起來。”李彥宏如是說。

鑿開通往未來的路

從嘗試飛行的萊特兄弟,到 發現 交流電的特斯拉,再到 那些悶頭鑽研的技術青年 們, 那些能夠 改變世界的技術 創新 , 無一例外,幾乎都始于 一些 微 小 但卻切中痛點 的 洞察 , 然後不斷調試,繼而不斷叠代。

然而衆所周知,在新技術、新服務尚未得以推廣和使用的時候,很多開發者們、特別是那些極具創意與膽識的開發者們,他們工作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一方面,極有可能會被無盡的重複“造輪子”的工作,以及水漲船高的開發成本,拖垮了看向“詩與遠方”的氣力;

另一方面,縱使他們有勇氣堅守著改變世界的熱情,但在迎接數據驅動智能化落地的過程中,他們往往面對海量技術,又會感到無從下手。

如果說一個人、一個團隊的力量永遠是有限的,那麽從百度近一年多來在AI領域的頻頻動作中不難看出,百度想要做的,始終都是幫助開發者們找到合適的平台和工具,從訓練到部署,低門檻享受技術紅利,一下下鑿開通往未來的路。

人人都是開發者,未來也將是一個由開發者一起創造出來的未來。

正如李彥宏所說的,“今天的中國,有10億互聯網用戶,有強大的基礎大模型,有足夠多的AI應用場景,有全球最完備的産業體系,國家也在大力鼓勵和支持‘人工智能+’,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只需要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就可以釋放無限的創造力和生産力。”

0 阅读:0

陸玖商業評論

簡介:真相無法揭露,只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