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當選,會給美國情報界來場大清洗"

觀察者網獨家視頻 2024-03-01 00:20:17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目前在共和黨初選中的不敗之勢,不僅讓北約盟友瑟瑟發抖,也讓此前指控他“通俄”的美國情報界人心惶惶。 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2月26日發文稱,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的多名前高級情報官員警告稱,如果特朗普再次上台,他可能對美國情報機構進行全面改革,這場可能到來的清洗將導致美國情報界的政治化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僅“損害美國情報部門的可信度”,還會破壞與盟友的合作。 這些前高級官員認爲,在美國及其盟友都依賴美國情報部門應對烏克蘭和中東危機之際,特朗普可能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聯邦調查局(FBI)安插有爭議的領導人,將曾對自己政治議程不利的人趕下台,只聽自己想聽的信息。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4日,美國馬裏蘭州國家港灣,前總統特朗普在蓋洛德國家度假村和會議中心舉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上發表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政客新聞網采訪了18名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的美國情報官員、安全官員和分析人士,其中包括來自兩黨的被特朗普任命的官員和職業情報官員。 許多前官員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接受政客新聞網采訪,是因爲他們認爲盡管媒體進行了大量報道,但特朗普重塑情報界的程度仍然“被低估了”。他們稱,特朗普對“忠誠”的要求——通常被解讀爲要求扭曲調查結果以符合他的政治議程,這種要求並不局限于情報部門,但在情報界,這些要求帶來了特別可怕的風險。 特朗普的批評者們認爲,特朗普在上一個任期內就試圖改革情報部門,若其當選,可能會重新實施這些計劃,並致力于用“沒有經驗的忠誠者”取代“那些被認爲對他的政治議程懷有敵意的人”。 文章稱,美國情報部門從未完全脫離政治,但在美國及其盟友都依賴美國情報部門應對烏克蘭和中東危機之際,特朗普預計將嘗試的這種全面改革可能會“損害美國情報部門的可信度”,還可能剝奪情報界“進谏”能力——情報部門本可以勸阻美國總統做出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的決定。 這些官員認爲,特朗普如果開啓第二個總統任期,會試圖將情報界“武器化”。曾在特朗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歐洲和俄羅斯事務高級顧問的菲歐娜·希爾(Fiona Hill)稱:“他不能只挑自己想聽的,因爲有那麽多美國的對手和國家不希望美國好……如果他在一件事上取消情報,他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被蒙蔽。” 曾任特朗普政府的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Dan Coats)是特朗普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他警告稱,如果特朗普上台對機密信息和材料的處理不夠認真,還會危及那些緊急情報的提供者,“人們可能會丟掉性命。”

2019年7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將離職。(圖源:視覺中國) 特朗普競選團隊發言人史蒂文·張(Steven Cheung)表示,這位前總統自2016年宣布參選以來“一直受到攻擊”,他提到了美國情報界一系列有爭議的操作,包括斯蒂爾檔案。 斯蒂爾檔案是一份關于特朗普與俄羅斯關系的私人調查報告,由前英國間諜克裏斯托弗·斯蒂爾撰寫。該文件中部分內容曾被媒體披露,包括所謂特朗普招妓、以賄賂爲目的的房地産交易,以及與俄羅斯情報機關合作攻擊民主黨等行爲。2016年秋天,斯蒂爾的部分備忘錄被交給了FBI和記者,當時FBI已經在調查特朗普與俄羅斯的關系。2017年10月,媒體曝出,希拉裏競選團隊贊助調查團隊完成了這份“斯蒂爾檔案”。 “一直充滿敵意” 文章稱,特朗普與美國情報界的關系是出了名的緊張和對立,這位美國前總統指責情報界官員企圖摧毀他,是秘密控制美國的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頻繁使用這一概念)的組成部分。 特朗普在任期內與FBI的關系惡化,將未經證實、現在已基本被揭穿的斯蒂爾檔案的泄露歸咎于FBI。當時許多民主黨人和特朗普的對手抓住這份檔案攻擊特朗普,激怒了他。 在FBI的督促下,情報部門還將斯蒂爾檔案列爲有關“外國幹預2016年選舉”的報告的附錄。 時任FBI副局長安德魯·麥凱布(Andrew McCabe)辯稱,該局認爲有必要遵守時任總統奧巴馬的指示,彙編美國情報官員掌握的有關“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的所有情報。他稱,將斯蒂爾檔案列入報告的附錄就是爲了說明該文件“是原始的、未經核實的,並不代表我們評估的基礎”。 但幾位近期接受政客新聞網采訪的人士認爲,FBI當初的決定是個錯誤,從一開始就破壞了特朗普對FBI和整個情報界的看法。一位前情報官員稱,FBI在這件事上“自掘墳墓”。 2020年8月,由共和黨主導的美國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有關“俄羅斯幹涉2016年大選”的調查報告,其中介紹了特朗普競選陣營成員“與俄羅斯情報人員接觸”等證據,但並未認定特朗普競選陣營與俄羅斯政府“勾結”。這被《紐約時報》視爲“通俄門”調查的官方定案。 此外,文章提到,特朗普經常公開或私下裏質疑美國情報部門工作的公正性。 2018年7月,特朗普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後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他找不到俄羅斯幹預2016年美國大選的理由,而且普京也已經予以否認。此番言論讓美國朝野震動,尤其在情報部門中掀起軒然大波。 文章稱,在此之前,從未有一位美國總統如此公開地否定該國情報部門的工作。一天後,特朗普收回了他的言論,稱自己接受美國情報界關于俄羅斯幹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論。 “努力重建的盟友信任將在一夜間消失” 一名仍與特朗普及其團隊關系密切的前白宮高級官員稱,特朗普執政時,不止特朗普本人,其他關鍵的國家安全官員也認爲,美國情報部門是政治機構,是臃腫的官僚機構,經常誤判關鍵問題。 另一位仍與特朗普有交流的前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官員稱,如果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他有必要試圖在各機構安插他信任的人,並將那些曾試圖破壞他形象的人趕走。其他人則擔心,如果特朗普任命“有爭議的”人物,可能導致有能力的下級官員和工作人員辭職。 政客新聞網稱,盡管任命流程將使有爭議的人擔任機構一把手不那麽容易,但特朗普並非無招應對,他可以采取其此前執政時用的策略——用“代理”官員填補空缺職位。他還可以讓自己的心腹在情報界和五角大樓擔任不需要參議院批准的關鍵職位。 許多前官員表示,如果特朗普開啓第二個任期後對情報界進行全面改革,可能會讓情報部門的努力打水漂,後者試圖恢複在特朗普執政時期失去的信譽和盟友的信任。大部分重建的信任可能會在一夜之間消失——尤其是如果特朗普在競選時繼續主張讓俄羅斯對“ 欠費 ”的北約盟國“爲所欲爲”的話。 一位前官員稱,特朗普既然說了這樣的話,那以後北約盟國“爲什麽要與美國政府和情報部門分享有關俄羅斯的敏感信息呢”。 這位官員補充稱,情報合作是雙向的。如果特朗普將其視爲一種交易,或以扣留美國情報共享爲籌碼,那麽世界各國都可能會收回合作,“如果各國不信任我們,我們可能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盲目。”

來源|觀察者網

0 阅读: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