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爲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對清朝動手?而且最終也沒能分割清朝

陋室文史 2024-04-30 16:18:32

近代以來,亞非拉各地區的小國弱國,都慘遭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壓迫,很多國家直到現在都沒能恢複生機。

然而,西方列強在全世界大打特打殖民戰爭爭奪利益和市場的時候,分割的都是非洲,印度,東南亞等弱小的農業國的領土,卻沒人敢對清朝先動手。

按理說,當時市場潛力最大,人口最多,國土最廣闊,資源最富饒的中華,理應是最讓列強垂涎欲滴的一口肥肉。

而且當時的中國處于晚清末期,內憂外患極其嚴重,根本不是列強的對手。

但爲何列強快把全世界所有的殖民地都分割殆盡之後,才開始了對清朝的蠶食呢?列強到底在顧慮什麽?

被轟開的國門

要是說這幾百年來中國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什麽,那無疑是清朝中後期施行了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這讓中國失去了認識外界的機會,也封死了中國趕上國際變革的可能。

滿清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知資産階級革命在歐美各國如火如荼的進行,不知新興科技引發的工業革命,把生産力提高到了多驚人的程度。

腐朽的清政府傲慢的鄙夷著西方的一切,直到西方蠻夷用堅船利炮炸開了大清的國門後,滿清才徹底慌了神。

在短短的幾十年裏,英國人來了,法國人來了,德國人俄國人等列強像一群無窮無盡惡鬼,從中國身上撕扯啃食一切財富和血肉。

在這個過程中,清政府被迫簽署了不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失去了大片領土,從主權國家變成了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爲何列強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沒有像侵略印度,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那樣建立自己的傀儡政權,獲得在殖民地的絕對統治權呢?

顯然不是因爲列強“心太善”故意給清政府留條活路。

帝國的余威

我們現在以上帝視角考察百年前的近代史,當然能認清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和滿清的實力有多大的差距。

但在當時,無論是大清自己還是列強,其實都高估了中國的真實實力。

滿清從乾隆時期開始閉關鎖國,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裏,西方和東方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東方沉浸在唯我獨尊的優越感中,西方也沿襲了數百年前的觀念:東方的巨龍非常可怕,軍事力量極其強大,絕對不可小觑。

西方人對東方的敬畏,那是刻在他們老祖宗DNA裏的。

早在羅馬時期,大漢和羅馬就知曉對方的存在,雙方極爲互相欣賞對方的強大和繁榮,可惜天高路遠,沒能建立外交關系。

到了黑暗的中世紀,歐洲各國被教皇和神權壓得喘不過氣,而此時的中國依然保持著強盛,這導致很多西方人對中國懷有一種狂熱的崇拜。

因爲中國沒有教廷,中國越繁榮就越能反襯神權的無能。甚至啓蒙運動時期,伏爾泰都以宣揚中國的強大來攻擊教廷。

因此,直到鴉片戰爭前夕,歐洲各國對中國的認識仍然是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武德充沛的東方巨龍。

這種先入爲主的錯覺導致帝國主義列強在進行殖民戰爭的時候甯可先捏軟柿子,比如印度,越南,非洲等地區,都不敢去招惹中國。

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大英帝國的議會裏的主流意見,都是盡力避免和中國人敵對。只有最極端最激進的主戰派,才敢叫囂著要主動和中國開戰。

列強間的傾軋

兩次鴉片戰爭讓列強認清了,大清早已不是當年的強漢盛唐,于是其他國家才敢蜂擁而至。

大清屢戰屢敗,割地賠款,一塊又一塊領土變成了洋人的租界。

但是列強在殖民中國的過程中發現,想要徹底統治中國是癡心妄想,因此只能和清政府合作,讓清政府作爲自己在中國的利益代理人,維持著對中國的統治。

列強做出這種判斷的理由很簡單。

中國和印、非、越等地不一樣,自秦王掃六合,統一全華夏開始,中國千百年來就一直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制的大一統國家”。

到了晚清時期,中國更是已經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巅峰,已經成爲了一個堅固的、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無論民族、血統、身份地位,所有百姓都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意識,骨子裏就有著屬于中國人才有的團結和自尊。

因此,清政府雖然腐朽無能,但是中國的廣大人民充滿了民族自尊和反抗意識,想要打垮四億中國人,這是任何列強都做不到的事情。

雖然當時大清是落後的農業國,列強是先進的工業國,但是列強畢竟是小國,中國是大國。

中國的人口,資源,戰略縱深等優勢,就決定了單個國家絕對無法維持對中國全境的絕對統治。

歐洲某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對議會彙報時宣稱:“……即使我們把帝國的所有兵力連帶著其他海外殖民地的軍隊一起派往中國,都填不滿一半的戰線……”

此外,列強和列強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

帝國主義的殖民戰爭本質上是輸出資本,爭奪市場,傾銷商品。

因此別看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列強能團結一致,但分贓的時候列強們都巴不得隊友趕緊死。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列強之間的戰爭,德國輸了,山東殖民地被日本搶走。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日本接手俄國在東北的殖民地。

這些案例都說明了,資本主義的本質決定了列強之間,注定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全世界的利益就這麽多,你多分一點我就少分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這塊巨大的肥肉,誰都不能容忍被一國完全吞下去。

因此列強之間只能達成脆弱的平衡,讓清政府維持對中國的統治。

總結:

西方列強長期以來都高估了大清的實力,大清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西方世界一直認爲中國保持著大漢大唐的強盛。

在這種誤解的影響下,西方列強遲遲不敢入侵中國。

而中國的戰略縱深,人口數量和多方面優勢,決定了單個國家的資源和兵力無法完全統治中國,而其他國家也不允許一家獨大。

因此列強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放棄徹底瓜分中國,而是讓清政府維持統治。

6 阅读:2007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8:46

    咋的。我是的。我謝了。